分类
关键词网

现在,进行视频录像编辑还需要编辑机吗?

现在,进行视频录像编辑还需要编辑机吗?

现在用电脑和PR、AE软件可以进行视频、录像编辑,还需要“编辑机”吗?为什么?

夏***
2022-02-14
    在回答问题之前,让我们大家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编辑机”,准确地说:什么是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编机)? 简单地说:非编机其实就是一个主流配置的PC加了一块压缩卡而已。
   而压缩卡是用于采集音视频并对其进行编辑压缩(常见的MEPG格式等)的硬件,对于电视台所使用的都为广播级标准的压缩卡,对于编辑音视频可以达到很好的质量和速度,当然也有廉价的民用压缩卡价格和性能都大大缩水。
     随着DV的流行,普及,非线性编辑一词越来越被大家熟悉,那么什么是非线性编辑呢?有人说这一概念是从电影剪辑中借用而来,事实确实如此,但今天的非线性编辑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非线性编辑是指剪切,复制和粘贴素材无须在存储介质上重新安排它们。而传统的录像带编辑、素材存放都是有次序的。  你必须反复搜索,并在另一个录像带中重新安排它们,因此称为线性编辑。
  从广义上讲,非线性编辑是指在用计算机编辑视频的同时,还能实现诸多的处理效果,例如特技等等。 1 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成 非线性编辑的实现,要靠软件与硬件的支持,这就构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
    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从硬件上看,可由计算机、视频卡或IEEE1394卡、声卡、高速AV硬盘、专用板卡(如特技加卡)以及外围设备构成。为了直接处理高档数字录像机来的信号,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带有SDI标准的数字接口,以充分保证数字视频的输入、输出质量。
  其中视频卡用来采集和输出模拟视频,也就是承担A/D和D/A的实时转换。  从软件上看,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非线性编辑软件以及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等外围软件构成。
  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视频编辑处理对专用器件的依赖越来越小,软件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因此,掌握像Premiere Pro之类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就成为了关键。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出现与发展,一方面使影视制作的技术含量在增加,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也使影视制作更为简便,越来越“大众化”。
  就目前的计算机配置来讲,一台家用电脑加装IEEE1394卡,再配合Premiere Pro就可以构成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由此,每个人都可以将感性的DV编织成一部部理性的数字作品,成为自己表达情怀、审视社会、挥洒想象的一种新手段。
     2 非线性编辑的优势 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作用来看,它能集录像机、切换台、数字特技机、编辑机、多轨录音机、调音台、MIDI创作、时基等设备于一身,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传统后期制作设备。
  这种高度的集成性,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更为明显。因此它能在广播电视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点也不令人奇怪。  概括地说,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信号质量高、制作水平高、节约投资、保护投资、网络化这方面的优越性。
   使用传统的录像带编辑节目,素材磁带要磨损多次,而机械磨损也是不可弥补的。另外,为了制作特技效果,还必须“翻版”,每“翻版”一次,就会造成一次信号损失。最终,为了质量的考虑,你往往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一些很好的艺术构思和处理手法。
    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这些缺陷是不存在的,无论你如何处理或者编辑。拷贝多少次,信号质量将是始终如一的。当然,由于信号的压缩与解压缩编码,多少存在一些质量损失,但与“翻版”相比,损失大大减小。
  一般情况下,采集信号的质量损失小于转录损失的一半。由于系统只需要一次采集和一次输出。  因此,非线性编辑系统能保证你得到相当于模拟视频第二版质量的节目带,而使用模拟编辑系统,绝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信号质量。
   使用传统的编辑方法,为制作一个十来分钟的节目,往往要面对长达四五十分钟的素材带,反复进行审阅比较,然后将所选择的镜头编辑组接,并进行必要的转场、特技处理。  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机械重复劳动。
  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大量的素材都存储在硬盘上,可以随时调用,不必费时费力地逐帧寻找。素材的搜索极其容易,不用像传统的编辑机那样来回倒带。用鼠标拖动一个滑块,能在瞬间找到需要的那一帧画面,搜索、打点易如反掌。
  整个编辑过程就像文字处理一样,既灵活又方便。  同时,多种多样、花样翻新、可自由组合的特技方式,使制作的节目丰富多彩,将制作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非线性编辑系统对传统设备的高度集成,使后期制作所需的设备降至最少,有效地节约了投资。
  而且由于是非线性编辑,你只需要一台录像机,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录像机只需要启动两次,一次输入素材,一次录制节目带。  这样就避免了磁鼓的大量磨损,使得录像机的寿命大大延长。 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总是对设备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这一矛盾在传统编辑系统中很难解决,因为这需要不断投资。
  而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非线性编辑系统所采用的,是易于升级的开放式结构,支持许多第三方的硬件、软件。  通常,功能的增加只需要通过软件的升级就能实现。
   网络化是计算机的一大发展趋势,非线性编辑系统可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地传输数码视频,实现资源共享,还可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协同创作,对于数码视频资源的管理、查询,更是易如反掌。目前在一些电视台中,非线性编辑系统都在利用网络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3 非线性编辑的流程 任何非线性编辑的工作流程,都可以简单地看成输入、编辑、输出这样三个步骤。当然由于不同软件功能的差异,其使用流程还可以进一步细化。
  以Premiere Pro为例,其使用流程主要分成如下5个步骤。 (1) 素材采集与输入 采集就是利用Premiere Pro,将模拟视频、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或者将外部的数字视频存储到计算机中,成为可以处理的素材。
    输入主要是把其它软件处理过的图像、声音等等,导入到Premiere Pro中。 (2) 素材编辑 素材编辑就是设置素材的入点与出点,以选择最合适的部分,然后按时间顺序组接不同素材的过程。
   (3) 特技处理 对于视频素材,特技处理包括转场、特效、合成叠加。  对于音频素材,特技处理包括转场、特效。令人震撼的画面效果,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而非线性编辑软件功能的强弱,往往也是体现在这方面。
  配合某些硬件,Premiere Pro还能够实现特技播放。 (4)字幕制作 字幕是节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包括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  Premiere Pro中制作字幕很方便,几乎没有无法实现的效果,并且还有大量的模板可以选择。
   (5)输出与生成 节目编辑完成后,就可以输出回录到录像带上;也可以生成视频文件,发布到网上、刻录VCD和DVD等等。 大家应该都知道,做VCD/DVD的一般流程是先视频采集,接着是视频编辑,然后是生成输出,最后是刻盘,那在这几个环节当中哪个环节才是影响我们视频质量的最大杀手呢?现在的DV机都带有1394接口,通过1394数字接口把DV中的影像文件传输到电脑里基本都是无损的,所以采集这一环节我们就可以排除在外,视频编辑无非就是加些字幕,背景音乐,转场以及菜单等等对最后的视频质量并没有关系,刻盘只是纯粹地把自己制作的视频文件写入到光盘中让普通的DVD播放机能播放而已与最终的视频质量也搭不上钩,通过以上的分析问题基本明朗化,最终生成视频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生成输入这一个环节。
    下面我们就对症下药,为视频生成输入这一环节把把脉! 有过做VCD/DVD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视频生成输入其实就是把在软件中编辑好的视频压缩生成MPEG1或MPEG2格式。
  视频压缩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软件压缩,二是硬件压缩,硬件压缩需要硬件支持也就是需要专门的压缩卡,好的压缩卡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未免成本太高了,我们用得比较多的会声会影软件所生成的MPEG文件就是软件压缩的,像会声会影此类家用级软件编辑方面还不错,但是它压缩生成的MPEG文件却比不上专业的压缩软件(如小日本,PROCODER等),所以我们想做品质好点的MPEG文件一般的做法就是用会声会影等软件进行编辑然后输出高品质的AVI格式文件,接着用小日本等压缩软件把AVI转换成MPEG格式的文件,最后进行刻盘,当然,这样做最大的缺限就是用的时间太长,会声会影生成AVI文件时间比较长,用小日本把AVI转换成MPEG格式文件的时间也不短。
    就我个人的经验,认为:如果没有压缩卡,那首要的缺陷是:一是时间、二是质量。而且就像你提出的,用PR或AE等软件来完成,有些是不能现实的,也些是用时间的堆积才能实现的。

l***
2022-02-14
一个premiere几乎能包揽一切操作,本着简洁干练的原则,我们还需要其他的什么吗?当然有专门需求的除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