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键词网

发动机异响如何判断与排除?

发动机异响如何判断与排除?

发动机异响如何判断与排除?

刘雯Lyn
2021-12-17
    (1)活塞敲缸响判断与排除。)现象与特点。活塞敲缸响是一种清脆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在怠速或怠速稍高时响声更为清晰,转速提高后响声减弱或消失,敲缸严重时,在中速偏下轻抖油门时也将出现连续敲击声;活塞敲缸响随发动机温度变化而不同,发动机温度低时,响声明显,随着发动机温度升高,响声减弱或消失。
    2)原因。①活塞与气缸壁配合间隙过大,活塞上下运动时发生摆动,敲击缸壁而造成。②连杆弯扭、活塞反椭圆或气缸中心线纵向偏斜,从而破了活塞与气缸的正常配合。③小修保养时,个别连杆轴承或连杆衬套过紧,引起运动协调而造成。
  3)判断。①将发动机转速固定在敲击声最响的位置上,逐缸做断火试验(对于柴油机,一般称为断油试验),若某缸断油后响声减弱或消失,则说明该缸敲缸响。  ③用螺丝)9抵在缸壁一侧,将耳朵贴在螺丝)9把上,如抵触某缸外侧时听到有较强的震动敲击声,则说明该缸活塞敲缸响。
  ③由于敲缸响与活塞销响相似,为了进一步区别和判断,可以从火花塞孔用长嘴油壶向活塞顶部加入少量机油,摇转曲轴数圈后,再起动发动机,起动后瞬间若响声减弱或消失,而过不久响声又重新出现,则说明该缸为敲缸响。
    ④若活塞顶碰击缸垫响,断火试验时响声应无变化,用螺丝JJ抵在某缸气缸盖侧面上,如感到该缸处有震动,则说明是该缸活塞顶碰击缸垫响。当发动机温度较低时(一般指45℃以下)出现活塞敲缸响,而温度升高后(一般指70℃以上)响声消失,可继续使用,不予排除;若温度升高后仍有敲缸响,有可能引发事故性损伤,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2)活塞销响判断与排除。1)现象与特点。活塞销响是一种较尖锐清脆的金属敲击声,怠速稍高时响声明显,抖动油门转速升高的瞬间尾随几声更清脆的响声,随转速提高响声频率加快;发动机温度升高响声基本不变,活塞销座孔磨损过大时,响声更为清晰。
  2)原因。活塞销与衬套及活塞销座孑L磨损严重,使其配合间隙过大,活塞销在运动中与衬套、销座孔或锁环撞击发出的响声。  3)判断。①怠速转人中速时,响声明显。②将转速定在响声明显的位置,进行断火试验,若某一缸在断火后响声增大并有节奏感,恢复点火后瞬间会立刻出现一声明显的复合声,即为该缸销子响。
  ③在点火时间提前时,响声较明显。④发动机温度升高后,响声一般不减弱,有时还会明显些,这是与敲缸响的不同点。  活塞销响不仅加剧活塞销座孔或衬套的磨损,而且还会引起活塞破碎或锁环脱落,而造成拉缸事故。
  该故障发展较快,一旦发现应及时排除。(3)连杆轴承响判断与排除。1)现象与特点。连杆轴承响是一种较沉重而短促的金属敲声。在中速范围内响声明显,异响随发动机负荷的增加而加剧。2)原因。  ①轴颈与轴承磨损严重,使径向间隙过大。
  ②轴承过长或过短,造成轴承断裂或转动。油道和油孔堵塞使轴承烧蚀或合金脱落。轴承盖螺栓松动。3)判断。①在中速时响声明显,在突然加速或减速时,有短促而连续的“当当”的敲击声,响声随转速的升高而变大,严重时在车周围即可听到。
  ②汽车重载爬坡时响声加剧,加速、换挡加大油门时,响声变大。  ③“断火”后响声会明显减弱或消失,恢复点火后响声即可重现。连杆轴承响可能造成烧瓦、抱轴或捣缸事故,故一旦发现连轴承响应立即排除。
  (4)曲轴主轴承响判断与排除。1)现象与特点。曲轴主轴承响是一种沉重发闷的金属敲击声,随转速、负荷加大响声变大,常伴随有机油压力降低,机体抖动的现象。  其原因同连杆轴承响。
  2)判断。①响声比敲缸响、活塞销响和连杆轴承响更有沉重发闷的感觉。②发动机转速或负荷急剧变化时,响声明显。轴承合金烧熔、脱落时,发动机有抖动现象。若轴承与轴颈间隙过大,机油力会明显降低,驾驶室有震动感。
  ③单缸“断火”(除最前和最后一道轴承外)响声无明显变化,而对轴颈的相邻两缸同时“断火”时,响声减弱或消失。  主轴承响是比较严重的故障,一经发现应立即排除,防止造成抱轴或断轴恶性事故。
  (5)气缸窜气响判断与排除。1)现象与特点。怠速稍高时发出有节奏的敲击声,严重时声调特征类似敲缸响,是做功气体从缸壁窜人曲轴箱而发出的响声。同时,在加机油口有脉冲冒烟的现象。2)原因。①活塞环背隙、端隙过大,活塞环开口重合,活塞环弹力过弱。
    ②气缸壁磨损严重或拉出沟槽,活塞环卡死在环槽内。3)判断。①怠速稍高时响声有节奏感,加机油口处随响声出现有脉动的气体冲击。②“断火”时或从火花塞孔加入少量机油,响声会减弱或消失。
  轻微窜气允许使用,严重窜气将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应及时排除。(6)正时齿轮响判断与排除。  1)现象与特点。正时齿轮响是一种连续而均匀的辗击或咆哮声,怠速或怠速稍高时响声明显,常伴随有正时齿轮盖的震动。
  2)原因。①正时齿轮啮合间隙过大,而产生一种无节奏的辗击声。②正时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或凸轮轴与曲轴中心线不平行,而发出连续不断的呼啸声,而且发动机转速越高,响声越大。  ③正时齿轮牙齿损坏,齿轮齿毂松动或破裂。
  牙齿损坏将引起周期性发响,响声随转速升高而加重。④正时齿轮固定螺栓松动或凸轮轴轴向限位装置失效,将引起正时凸轮轴轴向窜动响。3)判断。①在发动机前面和凸轮轴一侧查听,响声明显,不受温度和“断火”的影响。
  ②因啮合间隙过大造成的响声,是齿轮传动时牙齿碰击的噪声,加速时响声较明显,啮合失常所引起的响声,类似“呼啸”声,其音调随转速变化而变化;个别牙齿损坏,会随发动机的运转而产生有规律的撞击声。  ③怠速稍高时响声明显,用金属棒抵在正时齿轮盖上查听最清楚。
  齿轮牙齿损坏,齿毂松动或破裂,应及时更换。7)气门挺杆响判断与排除。1)现象与特点。怠速时,气门挺杆发出一种清脆而有节奏的“嘎嘎”金属敲击声,转速提高,响声频率加快,类似活塞敲缸响,但声音较杂乱些。
  2)原因。  ①挺杆与导孔(或衬套)配合间隙过大;挺杆球面出现沟槽或凹面。②挺杆在导孔(或衬套)内卡滞,转动不灵活,凸轮有磨损,顶动挺杆时有跳动现象。 3)判断。①怠速或怠速稍高时响声明显,响声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加快其频率。
  ②“断火”试验,响声无变化。③在挺杆一侧查听,响声明显。  挺杆球面与凸轮接触不良时,是一种无节奏的响声。挺杆有轻微的响声,可允许继续使用;响声严重时,应更换挺杆。(8)气门脚响判断与排除。
  1)现象与特点。气门脚响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从外部均能听到有节奏的清晰的“哒哒”声,而且随发动机转速提高而加大,但由于其他声音干扰,在怠速和中速时比较清晰。    2)原因。
  气门脚间隙过大,在工作中摇臂脚与气门杆端面相互撞击而发响。②气门杆端面、调整螺栓球面凹陷与偏位或调整螺栓松动甚至脱落。3)判断。①“断火”试验,响声无变化。②用塞尺插入气门脚间隙中,如响声减弱或消失,则为该门脚响。
  由于调整不当而出现的轻微响声允许使用,响声严重时,将影响气门开度,应调整排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