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键词网

1997亚洲经济危机是怎么一回事?

1997亚洲经济危机是怎么一回事?

1997年的经济危机的起因,经过,结果,请详细地说一下。

hillc
2022-01-21
    很多人在研究:为什么以经济增长迅猛著称的东南亚,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 人们已经认识到,引发这场金融危机,国际投机集团扮演了一个狙击手的角色,但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共同问题,其中包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健全的金融体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作更深入的分析,必须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尽管起因于外部的货币投机冲击,但是从根本上讲是一次自源性的危机,它是货币危机、银行体制危机、债务危机、清偿力危机的综合表现。 1997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德·斯旺对导致金融风险特制国际银行系统”;第二条是“控制全部硬通货”;第五条是“掌握国际资本市场”。
    这也是美国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过程中采取的重大战略步骤。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其战略意图更加明显。最近美国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的银行兼并、合并浪潮很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他们的目的就是组建金融业的航空母舰,抢占制高点,打一场金融战争,尽量扩大其在全球金融版图中的地盘。
    而东南亚国家为解决金融危机举债借贷,则必须接受苛刻条件,付出昂贵的代价。这一惨痛的教训应该认真汲取。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如何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各国金融危机已经反复证明,如果一国在防范金融风险问题上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就会威胁到自身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而一国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就可能会演变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甚至国家危机。
  正因为如此维护金融安全,已成为各国金融洁对金融收经营的一个基本要求。许多国家法律都明确规定:国家利益要求有一个安全与稳定的金融体系。   1997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德·斯旺对导致金融风险特别是信贷风险的成因的精辟分析,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他认为第一类主要成因是宏观经济的不稳定。通胀率居高不下,在宏观经济周期的顶峰期,银行往往过度乐观而超量放贷,进而引发泡沫经济,这是导致近几年日本银行业衰弱的主要原因。   第二类主要成因是未成熟的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从长远看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加剧了金融业竞争。然而金融管理者、经营者目前缺乏足够的技能去有效控制伴随金融自由化产生的金融风险。金融自由化带来的系列不良影响在90年代初的墨西哥、巴西相继发生。
  当局者已从金融危机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即金融自由化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管理系统作保障和支持。   第三类主要成因是政府介入。国有商业银行经常被用来为政府支出提供低息贷款,一些私有银行也被迫对特定地区、特定行业发放贷款,从而具有了半财政性质。
  这些活动从中长期都削弱了银行的实力。 第四类主要成因是不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最后一个主要成因是不健全的市场基础构架。  他强调,不完善的会计系统、不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滞后的法规建设都阻碍银行业的有效监管和市场规则的运行。
   人们已经注意到无论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但是,必须指出,亚洲金融危机还存在深层的法律原因,德·斯旺分析的五个成因不向程度地都和金融法制有关。  从各国发生的金融危机看,金融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市场性风险,它纯粹由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也就是说,即使是成熟的市场、规范化的经营也不可能避免的正常风险,如利率和汇率风险等;另一类则属体制性或机制性风险,它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或尚未建立,规则不清,内外监督不力,不确定空间增大而导致的风险,如信用风险、犯罪风险、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等。
    这类风险恰恰都与金融法制不完善有很大关系。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于1998年4月发表的“亚太地区经济社会调查”年度报告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受冲击国家的金融部门的许多严重缺陷。
  这些缺陷不仅体现在金融机构方面,而且体现在监管这些机构的法规方面。报告特别强调防范金融危机重在健全机制。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