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键词网

请问:如何区分自由诗体、无韵诗体和散文诗体?

请问:如何区分自由诗体、无韵诗体和散文诗体?

千***
2022-04-27
     自由诗是中国新诗的主要体式,中国新诗的研究和批评经常使用自由诗这个诗体概念,却未加以历史和理论的检讨。本文从中国早期自由诗理论的反思出发,联系新诗接受自由诗的过程,认为中国新诗在语言与形式“求解放”的进程中,精神与内容的考虑显然优先于美学的考虑,存在着把自由诗浪漫化和简单化的现象。
    自由诗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它仍应遵循诗歌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不宜将自由诗看成新诗的至尊形式,以至于代替其它形式的探索。必须打破“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绝对观念,形成格律诗和自由诗并存、对话与互动的诗歌生态,以便在诗歌内部形成竞争机制和参照体系,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无韵诗体:佛经中大量的用诗体写成的偈、颂被翻译成了五言或七言的无韵诗。这种由于无奈而舍弃韵脚的简化译法在汉语中创造了一种新诗体。此后五、七言这类较四、六言更为活泼的奇数音节奏在中国大为风行,竟成了汉语习惯的主要诗体节奏了(而基于四声的平仄律也是在输入印度的反切拼音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
    后来中国本土的佛教徒如禅宗僧人表达悟道感受时往往采用偈这种形式,只不过有时会出于习惯顺便押上韵而已。与中国的五言无韵诗体极相似的是英语中的无韵诗体。它每行五个音步,每个音步调式前轻后重,不押韵,行数不限。
   散文诗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它的文体特性长期被新诗人误解。    散文诗几乎成为新诗初期的流行诗体,受到中国新诗人的极端重视。
  散文诗给了新诗人过多的文体自由,不仅造成新诗人对"散文美"的过度追求,还助长了新诗诗体建设史中长期存在的文体自由与文体法则的极端对抗,是百年新诗无法建立起相对定型的诗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散文诗"这个术语作为这种抒情文体的体裁名称是不准确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