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郑中基

前一段时间,第三十七届金像奖落幕了。

众望所归地,古天乐终于拿到了他第一个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结束了十年影帝陪跑生涯。

而七十一岁的许鞍华又一次凭借《明月几时有》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应征了那一句“宝刀虽老,仍可一战”。

亦有位管茶水的“莲姐”因多年的幕后贡献,而得到了“专业精神奖”,体现出金像奖温情的一面……

郑中基。

记忆之中,郑中基已经很久没有出新歌了。

上一次可能还是09年,他演唱了“仙剑三”的插曲《答应不爱你》,还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大电影片尾曲《我爱平底锅》。除此之外,郑中基主要就忙于拍电影。

而歌坛是个非常现实、非常残酷的地方,大众的记忆力一向有限,一位歌手倘若没有持续的作品,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展开全文

两三年前曾跟某位初识的朋友聊天,我问对方“有没有听过郑中基的歌?”那人脸上的诧异与惊讶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说:

“总演烂俗喜剧片的那个?他也会唱歌?”

可惜如今我已与那位朋友失去了联络,否则今天我就可以将这个新闻分享给他:

“你看,郑中基何止会唱歌,人家随便唱一首电影主题曲就拿了金像奖!”

郑中基在唱歌上的天赋,是有目共睹的,只不过他跑去拍喜剧片的时间一长,大家都忘了。

但长情的人会记得,郑中基曾是“歌神”张学友“钦点”的接班人,舆论一度都认定他将是乐坛冉冉升起的新星:

1996年,郑中基刚出道时,跟张学友合唱了一支《左右为难》。跟张学友颇为相似的声线,搭配上绝佳的唱功,两个同样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听来浑然一体,仿佛是出自同一个人。

彼时的张学友如日中天,而陡然冒出来这么一个比肩“歌神”的新人,自然一下子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一年,郑中基一出道就拿到了“叱咤乐坛生力军男歌手”的金奖,而更早一年出道、如今已然成为港乐代表人物的陈奕迅,当年也只不过拿到了银奖。

这样的情形还曾在05年重演过一次。

彼时的陈奕迅虽然在大陆还没什么名气,但在香港乐坛风头正盛。那一年,陈奕迅发行了广受好评的专辑《U87》,其中一支缅怀“经典歌后”梅艳芳、饱含人生哲理的《夕阳无限好》帮助陈奕迅横扫了各大颁奖礼。

但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最终仍是惜败于郑中基的“自传歌”《无赖》,只拿到了“最佳编曲”跟“最佳填词”的奖项,金曲金奖被郑中基夺得。

后来时隔经年,再谈起这段往事,陈奕迅仍然会难掩失落:

那时候我觉得《夕阳无限好》简直是年度歌曲,可惜最后没得到大奖,那份压力让我觉得落空了,原来我还是自视过高,这是入行十八年来第一次为自己感到失望。

面对歌手郑中基,即便是陈奕迅也未必有十足的底气。

但郑中基的歌手之途走到一半,偏却硬生生放弃了。

在香港,郑中基有个外号,叫“太子基”,这在是说他的家世背景。郑中基的父亲郑东汉,是宝丽金曾经的总裁、金牌大风的创始人,曾一手捧红许冠杰、谭咏麟、张学友,在娱乐圈关系深厚。

郑中基既有很好的天赋,又有这样的家世,本应大红大紫,奈何他是个十足的浪子。

就像《无赖》中唱的,“我间中饮醉酒,很喜欢自由”“梦与想丟很低很远,但对返工厌倦”。

2000年,事业起步未久的郑中基在洛杉矶飞往台北的航班上醉酒闹事,导致飞机迫降,遭到了舆论的批评。随后郑中基便被唱片公司解约,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人愿意找他唱歌。

也是自2000年起,郑中基从此开始转向演戏,拍起了电影。然后又在拍电影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长期在喜剧方面发力。

即便后来再唱歌,专辑销量依然不错,郑中基也还是渐渐远离了乐坛,虽偶有演唱会,但再无新歌。

大概出身太好,得到太易,就不大懂得珍惜。

就像郑中基曾经跟杨千嬅拍拖、跟阿Sa蔡卓妍结婚,但因为不知珍惜,最后也还是以分手收场。

经历了许多事、受了很多教训之后,再追忆曾经的年少轻狂,郑中基也有悔意。

只是人生是一场无法重来的旅程,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

说来是有点遗憾,正如歌迷们总结的:明明能当张学友,却一心想做周星驰。

郑中基本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歌手,却选择了拍电影,这实在是乐坛和歌迷的损失。

不过人各有志,如果这便是他的爱好,肯愿意踏踏实实地做,即便未有成就,大概也算是一件好事。

也许成就比不上他唱歌,但假使能够开心的话,又有什么紧要?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旁人没有理由说三道四。

也许这次之后,又要等上很久,他才会出新歌。也许这次之后,他依然热衷于拍那些,夸张到令人尴尬的喜剧。但是没有关系,一位好的歌手永远值得等待。

只要他愿意,再度归来之时,永远会有人欢迎这个听来温暖的靓声:

好久不见,郑中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