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乌兰泉吉嘎查:织好乡村公路网 打通牧民“致富路”

芳菲四月,沿着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乌兰泉吉嘎查32公里的乡村公路缓缓前行,只见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两侧的戈壁沙滩中绿色蔓延,粉红的野生蒙古扁桃花肆意盛开,一幅美丽乡村景象映入眼帘。据了解,9年前这里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沙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嘎查牧民出行的真实写照。如今,硬化了的水泥路不仅通到嘎查,还延伸到牧民家门口,让他们出行既便捷又舒心。

说起这条路,今年59岁曾担任过乌兰泉吉嘎查书记的王永和最有发言权。“以前进嘎查要走沙土路,其中一段路经过万亩林,一下雨非常泥泞,必须等雨水干了才能通过,否则车容易陷进去。”他告诉记者,乌兰泉吉嘎查总面积461平方公里,总人口122户286人,是自治区实施“三到村三到户”的嘎查,也是纯牧业嘎查。曾经的路难行制约着嘎查发展,嘎查的牧民几乎家家都养羊、骆驼等牲畜,未修路前不仅牲畜销售难、价格低,运输饲草料的车来回通行也不方便,经常会有途经车辆陷进泥坑。

2014年,为解决牧民反映的路难行问题,乌兰泉吉嘎查“两委”向包联单位阿左旗交通运输局申请修路,多次研究后该条农村公路获批建设。“要想富,先修路。路修通后,家家户户都买了车,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15660元增至2022年的26500元。”乌兰泉吉嘎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乌兰巴图说,尤其在骡子山附近居住的牧民能通过这条路运输生活用水、购买日用品等,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近年来,乌兰泉吉嘎查“两委”在打通出行“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的同时,还大力加快嘎查生态沙产业和传统畜牧业发展,助推产业兴旺。

“这是包好的苁蓉,运输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乌兰泉吉嘎查牧民谢孟柯巴依尔近日接到一位广东客户的订单,要购买价值10余万元的苁蓉,他立即打电话请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善盟分公司超格图呼热邮政所的投递员上门取件,投递员布和乌拉很快将货物打包好装车发货了。“前几天,我通过快递向陕西发了一批苁蓉和锁阳,销售价格很不错。” 谢孟柯巴依尔说,公路没通前他们要等着客户进嘎查收锁阳,一斤才卖两三毛钱,现在路修好了,嘎查特产能销售到全国各地,价格也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农村公路是快递网络中的毛细血管,路通快递则通。“以前,嘎查之间是土路,只能骑着摩托车运送货物,一整天时间才能将为数不多的邮件送到苏木7个嘎查寄存点,天黑回家时路更不好走,泥泞路处摔跤也是常有的事。”在这里从事快递业多年的布和乌拉感触很深。他说,乌兰泉吉嘎查通了公路后,开货车6个小时就能把更多的货物运送到7个嘎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给牧民常送的是报刊、书籍,现在多了网购的日用品、食品等,销售出去的阿拉善特产种类也更多了。

如今,乌兰泉吉嘎查的农村公路在大漠戈壁延伸开来,大大小小的车辆来回穿梭,真正成为牧民方便出行的幸福路、助力发展的致富路。(沈雅腩、纳日娜)

来源:阿拉善盟委宣传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