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小村庄成为全国首个鲜果类“淘宝村”背后:农民种桃收入比以前多挣了3倍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每年的6到11月,泰安肥城市仪阳街道刘台村村民都处于紧张忙碌中。得益于当地电商的快速发展,肥城肥桃这一原本只能在周边地销的“贡果”,正借力快速销往全国各地。刘台村也因此实现了整村脱贫,走上了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肥城桃通过快递销往全国

肥城桃因曾是古代皇家“贡品”而享有“群桃之冠”的美誉。早先肥桃的销售主要依靠集市零售和短途运销,主销区域局限于周边县、市,销量、价格、产业发展和群众收入受到了极大制约。2016年,肥城市商务部门在仪阳街道、刘台村委的密切配合下,在刘台村规模化试水特色优势农产品触网上行,引导村民探索线上接单、电商销售,手把手教授开设网店、微商联络、线上接单和结算,帮助村民树立电商经营新理念、掌握新技能,形成了协调推进电商工作的有效机制。目前,刘台村肥桃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3%,年产肥桃500万公斤,99%的农户从事肥桃生产和网上经营。

80后的李宝就是依靠电商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李宝家里几代种桃,每到桃子大量上市时,销路成了他最头疼的事情,眼看着桃子因为销路不畅烂在树上,他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家庭收入也是时常处在贫困边缘。随着该村电商发展,李宝紧跟电商发展趋势,依托电商平台优势,从淘宝销售、做微商,到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再到成立了传媒公司“直播带货”,桃子越卖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在去年的一次直播中,仅2个多小时,销售额就突破了5万元。现在,李宝家每天都能卖出500多箱,2021年销售总量11.2万箱,销售额突破500多万。

2016年以来,刘台村连续被阿里巴巴研究院评为“全国淘宝村”,也成为全国第一个鲜果类“淘宝村”。村里老人讲:过去桃子按“斤”卖现在按“个”卖,村民们不用再东奔西跑,用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将肥桃销往全国各地,一个的价钱顶过去的几斤,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桃园还是原来的桃园,收益比之前提高了3倍多。电子商务让刘台及全市肥桃产业村三分之二以上的优质肥桃插上了翅膀,香遍了全国,走出了带动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