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业融合”融出新未来

□本报记者 逯彦萃

郑州金惠公司为三全食品公司的生产线装上“眼睛”,确保产出的饺子“颜值”一致,实现价值倍增;宇通重工不仅售卖智能环保车辆,还能通过智慧环卫管理系统提供服务,拓展市场新空间;商丘深兰科技公司研发生产的送餐机器人,不仅改变了餐厅的用工结构,还提高了服务质量……

当前,服务业制造化、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融合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必然要求。”3月28日,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两业融合”不仅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正在重塑河南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顺应趋势、主动作为,我省正在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

完善顶层设计是重中之重。2020年,我省印发实施《河南省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方案》,明确了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打造融合发展平台载体等重点任务和发展思路目标。2022年,我省编制《河南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工程,开展融合创新试点示范,壮大融合创新主体,着力提升河南省制造业重点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水平。

开展“试点”是有效手段。我省先后组织开展两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培育工作,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5个区域和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列为省级试点单位。孟州市通过引聚一批金融中介、贸易代理等服务机构,为制造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全国第279位提升到第225位;好想你食品公司建成高质量特色农产品生产线,为全省县域提供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等服务,实现了从售卖红枣到售卖“服务”的转型,创造了新的增长点。试点开展以来,企业探索“两业融合”的意愿逐步增强,打造了一批深度融合型企业和平台,培育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加大真金白银硬投入。据了解,2020年至2022年,我省累计安排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9525万元,支持郑州经开区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中心、果蔬创新研发公共平台等32个“两业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同时争取到9398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卫华集团有限公司等3个“两业融合”重点项目建设。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东看来,我省“两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近两年,生产性服务业在保产业链、保供应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我省“两业融合”工作由于起步较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尚无法完全释放对先进制造业的强大赋能作用。今后,我省在促进“两业融合”方面还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打造高质量样本试点,“两业深度融合”必将为制造强省建设注入强大新动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