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不怕迷归路,剩有龙眠照夜珠~游赤壁市玄素洞

#头条创作挑战赛#

湖北省赤壁市玄素洞是个寻幽探奇的好去处。

如果说湖北省四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陆水湖风景以山青、水秀、石奇、洞幽而著,那么雪峰山脚下的玄素洞则占多半。

车至山前,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林深似海。只是天不作美,细雨绵绵,无奈撑伞入林,竹耸入云,翠荫遮天。沿小路攀升,穿行林间,听风品雨,自是另具情趣。

汗微显时,一椭圆形洞口已到眼前,"玄素洞"三个大字笔力迥劲,只是不见落款,不知谁人所题。据说1997年8月,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欣然题词“玄素洞”。是不是洞口这几个字,这里就不作考证了。

传说远古时,始祖黄帝曾受通玄天师玄素(即玄女和素女)指点,而玄素真人修炼正在此洞,所以便称作玄素洞。大革命时期,红军曾用此洞,可纳万人,又称“万人洞”。

展开全文

玄素洞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曾有专家考证,此洞诸多景观在八亿年前就已定形。明朝诗人谢师启歌咏这里“寻幽不怕迷归路,剩有龙眠照夜珠”。《大清一统志》记载“旧时好事者裹粮入,信步趋出,则在崇阳之葛腾坪,相距百余里"。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开始到这里探险了。

迫不及待入洞,拾级而下,便进入了魔幻奇绝的境界。 玄素洞如今已开发了三千多米,分三洞五宫,即前中后三洞,玄素、太薇、上清、通玄、纯阳五宫,洞室之间,或由屏风相隔,或由高不足一米宽仅容侧身的狭缝相通。

前洞长约百米,高十多米,如硕大奢华的迎宾厅堂。中洞宽约十余米,长达三百余米,石柱、石台、石田和石钟、石笋,奇形怪状,精华聚集。后洞其深莫测,石乳石笋若隐若现,滴水击石叮咚作响,仿佛天籁之声。

洞中漫行,移步换景:风水乾坤图、太极图、飞烟瀑、玄武池、玉面狮、黄金海岸、众生相、灵龟听法、乾坤石、麒麟醉酒、迎仙屏、寿星佬、玄素真人像、八仙过海、金源笔、菩提树、曼陀萝、龙眠洞……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更为奇特的是一簇绿植,在深数百米山洞中生机盎然。拍下一组照片,用手机智慧识物辨别,一会儿说是文心兰,一会儿说是虾脊兰,一会儿说是浮萍,只好选择相信这是百变仙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