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湘菱语数外考出省状元,为何偏偏历史只有B+,班主任道出实情

白湘菱,女,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学生,在2020年高考中,以总成绩430分拿下江苏省文科第一名。很多友友看到高考成绩430分,估计就会忍不住问,为啥高考总成绩才这么点分啊?还是省第一,是不是搞错了啊?真还没错,因为这是在江苏,高考只考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课程。

与其他省份文理科状元不同的是,白湘菱这位江苏省文科状元,显得很是尴尬。尽管白同学高考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却没有其他文科状元那样的高校任选、专业任选的志愿填报待遇,去不了清华、北大,填不了复旦、上交,甚至连白湘菱心仪的江苏本土高校——南京大学的大门都叩不开,成为网络公认的“最惨省状元”。

把白湘菱同推到如此悲催境地的“罪魁祸首”就是她的历史科目,计入高考招生的成绩等级为B+。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等顶尖高校对招收江苏省考生有专门的规定,几乎都不招选测科目等级为B+、B的江苏考生。

江苏高考制度改革走在内地省份的前列,该省现行的高考制度与其他省份不同,语文数学英语为必考科目,以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高考选修科目则以等级记成绩,前5%记A+,5%~10%记A,10%~50%记B(前5%计为B+)。白湘菱偏偏就历史这一个选修科目,没有达到A,只拿了个B+。

展开全文

淮阴中学的喜报一出,白湘菱同学夺得文科省状元的消息刚刚传开,就有网友表示,这个孩子太惨了,因为选修课里有B+,清华、北大都不想要,能选择的985、211都好少,而且还不能复读。因为从今年9月开始,江苏的高考又要实行新的制度了。

网友的这篇帖子在网上疯传,不少网友质疑白同学历史偏科。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来看一看白湘菱同学就读的“文强班”。这个班可不好进啊,且不说带班的班主任老师很牛,仅仅是进入这个班,就是在高一文科新生中海选,通过考试成绩确定,必须是前50名才可能进入这个班级。不是学霸,或者学科成绩不均衡,能进入这个班级吗?

再说,最难拿分的语文、数学、外语,高考一战都能考出全省第一名,这样当之无愧的学霸,又怎么会是偏科的学生呢?

会不会是考前压力太大,历史科目考试发挥不好呢?在“文强班”,白湘菱的高考目标并不高——南京大学,依据其在高三的几次高考模拟考试成绩,考上南京大学根本没有什么悬念。这些模拟考试中,也未见白湘菱在选测科目上失过手。所以,把历史成绩B+归结为考前压力太大,似乎也不合适。

那么,白湘菱同学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她的班主任道出了实情,恰恰是考前屡次模拟测试,白湘菱优秀稳定的表现,给大家以很放心的感觉,不需要做特别的提示。选修科目成绩A与B+的分差,只不过一两分,稍不注意,就掉下去了。老师没有提醒,白湘菱也未在意,高考前又放了一周的假,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历史科目B+的结果。

事实上呢,白湘菱这样的特殊而尴尬的境遇,本质上还在于江苏那饱受病诟的高考制度,尤其是选考科目奇葩的等级制度,从试行之初就不曾少受质疑和批评。如果选考科目不是以等级记成绩,将原始分数计入高考总分,或许白湘菱这个文科省状元,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尴尬了,不至于连自己想上的南京大学都上不了。

制度的产物,往往只有选择承受。作为省文科状元,去不了北大、清华,连心仪的南京大学也进不了,不得不说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好在白湘菱同学内心淡定,能够正确看待,也准备曲线救国,这是值得充分肯定和点赞的!

近来网上有一种声音,持续批评清华、北大,甚至还列举了我国十大重要的科学技术,称没有清华人、北大人的贡献。这样的声音,不得不说是片面的、有失客观公正的。但是,这种声音就传达出另一个信号,就是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并不只是清华、北大,其他大学也能培养出顶尖的社会人才。

努力的人,在哪儿都幸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能考出高考省状元的白湘菱,即使不读清华、北大,同样能够在其他高校,走出绚烂的人生。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