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食物回归本真,她坚持了13年

在这个后疫情的时代,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信息爆炸的社会也让真正的“健康常识”变得扑朔迷离。到底哪些是真正有效的健康建议,哪些又是为了博眼球的噱头?

跟着ELLE全新健康专栏“健康新知”,我们一起去探访那些大健康领域的“践行者”,从她们的故事中,重新审视健康的定义,获得关于健康的“新知识”。

当我们谈起食物,什么是我们真正在意的部分?很多人都意识到,当食材本身足够好吃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烹饪技巧。而决定食材是否好吃的原因,在于它在种植的过程中是否有被很好地对待。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身心健康,身安心安。”

在璞心的买菜群里面,芳芳的昵称是“米小二”,她负责农场里的大小琐碎事宜,从种植到采摘到配菜到发货到沟通,事无巨细,她不想做“老板娘”而更想做“小二”,那个靠自己的双手干活的人。

世界时装之苑ELLE

,赞 188

璞虽有瑕,贵在真实

小二和先生陆良两个人当初打算转行做农场的初心,是想要给自己家的小宝宝提供干净的食材。为人父母的都有这样的经验,想要把最安全的食材提供给自己的宝贝,而如今大量被农药、化肥损伤的食材流入市场,想要寻找到真正干净的食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找不到,那就自己上。

从城里搬到乡下,从白领变回农民,压力从来没有离开过。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于家里的老人,“当农民有什么出息?”这是根植在老一辈人心里的观念,在他们那个年代,大量的农民逃离乡村,想要在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回到乡村是不是一种退步?

展开全文

随后而来的是资金的压力,璞心在一开始就笃定了不打农药不打化肥,这在13年前看起来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部分的农田都因为农药化肥的污染而失去了活力,小二和陆良两个人花了10个月的时间考察,终于在湖州找到一块种植水杉树的地块,尚未受到太多侵害。他们把水杉树采买下来贴补给农民,才最终拿下了现在璞心农场所在的核心区域。在2018年以前,小二一家经济完全处于倒挂的状态,资金不停地投入,却看不到能盈利的机会,第一年他们开始养鸡,但因为经验不足,坚持不用药物这些鸡也全部死亡。第二年鸡养好了,流感来了。

紧接着还有销售的压力,那时大家普遍对于“有机食材”概念不深,甚至还有人根本不认为不打农药和化肥的种植是可能的,认为璞心农场只是“做做样子”。

最近有农民在视频网站上哭诉自家的牛因为吃了别人家打了除草剂的草而死亡。除草剂除草效率高因此被广泛使用,但土地却因此受到极大伤害,残留的毒性还有可能影响到生物链上的其他物种。

在最困难的时候好不容易种出来的干净食材没有打开市场,为了农场稳定悄悄送掉,物流费用都是次年支付,硬着头皮往前走。

所幸得道者多助。在农场几乎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时候,有一位来自北京的医生悄悄往账号上打了三十万,小二一通电话打过去才知道是农场的老客户。多亏了这笔钱,农场才得以续命,继续生长。

回忆起这些老客户们,小二有太多的感恩。客户们在这里有一个可爱的昵称,买米的叫“米虫”,买菜的叫“菜虫”,大部分的老客户都以股东的形式与农场共生。就像在菜地里生长的小虫子一般,在小二的价值观里,人就跟虫没什么区别,菜是给人吃的,同时也是给虫吃的,大家一起共享土地,而不是自私地用杀虫剂把虫子都赶跑。人类已经在滥用化学药物这件事情上吃到了苦头,现在是悬崖勒马的时候了。

干净食材,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

对于干净食材的定义,业界尚有不同的标准。从最广泛被认知的“有机食材”的定义来说,有机耕作(organic farming)意味着整个农场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组织,而相对的化学耕作则依靠了额外的施肥,并且土地无法自给自足,也不是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说不依靠化肥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个定义是由Lord Northbourne在1939年在其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提出的。

让土地恢复活力,是所有从事有机农业的人们在努力的目标。让人们重新找回与土地和食物的链接。

每天新鲜的蔬菜被采摘下来,分发到璞心客人们的手中。通常一箱菜里包含5-6个品种,都是当季时令。

干净的食材,首先来源于干净的土地。“大地安好,是所有生命的福报”,这句话被印在每个从璞心农场发出的菜箱上。“因为土地承载太多。那我们就让它得到休养,让它更干净。那我们种出来的食材也非常干净。我觉得。从远的讲吧,保护土地就等于保护了我们的环境,保护了地球,其实最惠及的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啊。”

如何可以做到不依靠农药和化肥?农场必须形成一个生态闭环。通过堆肥、液肥、绿肥、轮作、多样化种植及自然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来营造一个平衡和谐的生态,农场的生态平衡不仅能够利于田地中农作物的生长,还能带动整个周边环境的生态,造福一方生灵。

在璞心农场中行走,永远可以见到休耕的土地。我们总是把大地比作母亲,而土地供养生命的过程就仿佛女性生产的过程,会耗费大量的能量,只能通过时间来缓慢恢复。人的健康需要靠“养”而不是靠“药”,对于土地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活力的土壤便无法支撑生命的成长。

如果比较过有机种植的和被农药化肥喂养出来的作物,会明显感受到两者的不同。在干净种植的情况下,植物获得了更长的生长周期,充分地接触阳光和雨水,因此也拥有更致密的结构,层次更丰富的味觉,以及令人难以忽视的清新香气。

从地里刚收获的胡萝卜,可以看到如年轮般致密的横截面,仿佛小太阳一般耀眼。

在微店中搜索“璞心自然农品”就能看到大家对干净食材的评价

有机耕种是较为宽泛的定义,在有机的范围下,有多种各有侧重的耕种方式。

即使按照最严格的德米特农场的评判标准来说,璞心已经完全满足认证资格,但他们依然不想被定义,不管是基于人智学的自然活力农法(Bio-Dynamic)还是由日本学者冈田茂吉提出的自然农法体系,他们想做的更多。

中国作为尚存的古文明拥有最悠久的农耕文化,却尚未完善出一套可与之匹敌的有机种植认证体系,正因如此,璞心依然坚守着,他们想要恢复的,是中国古老农耕的智慧。

有能量的食物,能净化身心

小二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于干净食材与健康的关系,她在孩子的身上感受最深。大女儿小希在八年前身上莫名长出了一粒粒的小疙瘩,他们四处寻觅后来在温州找到一位名老中医,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断肉半年”。

小希原本是肉食爱好者,但为了治病也认真坚持了下来,半年之后身上的疙瘩竟真的都消失了。其实单纯依靠饮食的调节,就能够扭转身体的部分不健康状态。老医生还开玩笑说,如果想知道素食和荤食对于人的整体状态的影响,可以自己去做个实验。一个星期主要以肉为主,另一个星期主要以素为主,会发现素食居多的那个星期,人的心情会变得更为平和,脾气也不容易暴躁,小二在女儿的身上很明显地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增加植物类食物的饮食比例也有助于提升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到有能量的干净食材。

小儿子米宝有一次半夜里发高烧,小二也是请教了老中医之后,用家里的带根白萝卜、连根去叶香菜、姜和红糖熬水喝,几次之后就退烧了。传统医学讲究“药食同源”,如果了解食物的能量特性,就能够在身体能量不平衡的时候,选用到合适的食材来对治。在干净的土地上种出来的能量满满的食物,其效果堪比用药。

现代化的生活让食物与人的距离越来越遥远,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干净明亮的超市中购买被包装好的食材,在这里食物不再具有“生命”的特征,而只是生产线上被批量生产的商品。

只有在亲身踏入农场的时候,才会感受到生命的流动,从土地流向植物,再流向动物,最终又归还于土地。在璞心,他们用自己种的菜籽饼来增加土壤的肥力,用手工的“笨办法”来除草,用休耕轮种的方法来恢复土地的活力,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食物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

马上就要到水稻播种的季节,往年水稻季节,农场里总会迎来游学的孩子们,一起赤脚走入水田,插秧劳作,亲身感受人与食物之间的紧密链接。

有人说“宁愿把钱付给农夫,也不要付给药剂师”,健康是一个长期的自我管理的过程,从饮食到生活习惯的调整,甚至到观念的改变,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而有机种植的干净食材是这其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YOU ARE WHAT YOU EAT。

当“疾病”出现的时候,其实是身体给出的信号,“你需要作出改变了!”当我们愿意在饮食上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努力给自己提供更干净和健康的食物,就能够减少花费在病痛上的时间和金钱。

而像璞心这样坚持初心,以自然农耕的方法培育干净食材的农场,正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策划/编辑:沈墨非

视频拍摄/剪辑:De

字幕:费翔

采访/撰文:Chloe

图片拍摄:Thomas、金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