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蝇引诱剂生产厂家

柑橘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元老级”水果。古诗有云:圆似珠,色如丹。傥能擘破同分吃,争不惭愧洞庭山。描写的就是水果中的“名门望族”——柑橘。

之所以称之为名门望族是因为柑橘家族实在庞大,而且还在不断扩充当中。橘子、柚子、橙子、西柚、柠檬、青柠、丑橘、金桔等等都是其中的一员。

而这一庞大的家族祖先只有3个,香橼、橘子和柚子!三者通过杂交,产生新的品种,新的品种又彼此杂交或与前者杂交,继续产生新的品种。据悉,任意两个柑橘品种杂交都有可能产生影响世界的全新品种!近年来较为火爆的“不知火”“春见”等柑橘品种也是通过杂交产生的新品种!

如此自由奔放的柑橘家族,也有天敌!它的出现一度让“圆似珠,色如丹”的柑橘跌入“凡间”,纷纷未熟先落!!!它就是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能耐??这还得从它的特点说起。

展开全文

橘小实蝇成虫-果实蝇引诱剂批发

减产减收,还会带来”心理阴影“!

橘小实蝇,又称东方果实蝇、果蛆、针蜂等,属双翅目,实蝇科,以幼虫取食果瓤,导致果实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落,发生严重地区产量损失高达90%,甚至绝产绝收;其危害特性让果实表面看起来完好,细看却能发现有虫孔,让果实品质严重受损。

给消费者带来心理阴影,吃到有橘小实蝇的柑橘,心理造成恐慌。有调查显示,消费者购买到有橘小实蝇的柑橘后,基本一个销售季不会再继续购买,给整个柑橘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果业消费市场低迷。

橘小实蝇危害状-果实蝇引诱剂多少钱

难防难治,果农头痛不已

1. 由于橘小实蝇幼虫是一种潜食性害虫,一旦钻入果实内取食,普通的药剂喷洒防治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化学防治还会引起一些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等。建议采用引诱剂产品结合配套诱捕器使用,可对橘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监测,掌握发生规律,找到合适的施药时机,避免盲目用药。

2. 成虫活动能力强,飞行距离一般能达到6.5~8.0 km,飞行一次最远可达46.16 km,在果园内的扩散距离一般也可达2 km以上。喷洒药液杀虫效果较差。

3. 橘小实蝇对寄主种类和成熟度的选择具有喜嗜性,且随不同寄主种类的成熟度不同进行转移寄主危害。果实趋于成熟时橘小实蝇发生最严重,而此时打药必然会影响果实上市,若不打药,产量及品质又会大大降低,十分令果农头痛!

4. 世代重叠严重,发生代数多,基数大。橘小实蝇在南方果园内危害严重,发育周期短,繁殖能力强,虫龄分化严重,蛹、幼虫和卵均具有隐蔽性,造成防控困难,可以结合其他农业防治、生物防控、物理防控进行有效减轻危害。

我国检疫性害虫,危害广发生重!

橘小实蝇2007年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目前在国内多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国大多数省份均为橘小实蝇的适生区。橘小实蝇的 “多食性”也让除柑橘外的芒果、香蕉、番石榴、梨等40多科250多种水果和蔬菜深受其害。

桔小实蝇危害多种水果-果实蝇引诱剂报价

一、橘小实蝇识别特征

1.成虫:体长7~8毫米,翅透明,翅脉黄褐色。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腹部黄色,第1、2节背面各有一条黑色横带,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雌虫产卵管发达,由3节组成。

橘小实蝇雄虫(左)和雌虫(右)(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卵:梭形,长约1毫米,宽约0.1毫米,乳白色。

3.幼虫:呈蛆形,头部细,尾部粗,由大小不等的11个体节组成。幼虫期—般分为3龄, l~2龄幼虫不会弹跳。3龄老熟幼虫会从寄主果实中弹跳到表土化蛹。

橘小实蝇幼虫-果实蝇引诱剂厂家

4.蛹:属围蛹,椭圆形,长约5 mm,宽约2.5 mm,初化蛹时为淡黄色,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老熟幼虫弹跳到土层2~5 cm中化蛹。

二、发生规律

1.发生高峰

橘小实蝇在果实转色后,虫口数量急剧上升,在南方地区5月份开始进入盛发为害高峰期。一般5-7月主要为害桃、李、芒果、番石榴,8-9月主要为害蜜柚、温州柑、南丰蜜橘,9-11月主要为害南丰蜜橘、沙糖桔、金桔、杨桃、沙田柚,10-12月为害金桔、沙糖桔、甜橙、台湾青枣等。

2. 生活习性

全天均可羽化成虫,以上午8点-10点羽化最盛。羽化成虫先爬行到阴凉处停歇2~3 h,待翅全展开以及体色、翅斑显露完全后,开始飞行或取食。在田间,成虫多喜欢上午取食,主要取食雌成虫产卵管刺伤寄主果实或自然受伤果实分泌出的蜜露和一些植物分泌的花蜜。

3.发生代数与越冬

一年发生多代,不同地区年发生代数差异较大,世代重叠,虫龄分化严重。橘小实蝇在最适宜地区每年发生3~5代,几乎无越冬现象;在较适宜地区每年发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在次适宜地区每年发生1代,但不能越冬;在可能适宜的地区,橘小实蝇可完成世代发育,但不能越冬;在非适宜地区,橘小实蝇不能完成世代发育。

多种防治技术打组合拳,拯救果园产量!

1.农业防治

采用套袋技术降低橘小实蝇在果实上产卵率。在果实转熟期间及时清除田间落果、烂果,将受害果集中埋入50厘米以上的土坑中,用土覆盖严实。

2.物理防治

利用橘小实蝇性引诱剂监测指导防治;利用橘小实蝇对黄色的偏好性,采用黄色粘虫板诱杀,并利用橘小实蝇在发育成熟期需补充小分子蛋白质的特性采用食诱剂诱杀。

3.生物防治

目前较为成熟的橘小实蝇天敌产品为阿里山潜蝇茧蜂。

4.化学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结合物理、生物防治方法科学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对树冠进行喷药保护;从果实转色开始,至采收结束。

实蝇虽小,可是个狠角色!想要果实丰收,就要做好全方位防治措施,严阵以待,消灭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