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荀慧生:刻苦奋斗,私生活极艺术化

荀慧生今年四十一岁,他的戏剧生活至少在二十年以上。从碌碌无名的“白牡丹”,演进到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这里面不知含有多少刻苦奋斗的历史。

他的剧艺兼青衣花衫二者之长,而且文武俱佳,国剧人中可算是唯一的天才。他的作风,大部分趋向于缠绵悱恻,哀婉幽怨,描摹儿女私情几无孔不入。他的新剧多是取材于这一方面,且编排上极为紧凑,每逢演出轰动一时,故《钗头凤》、《红楼二尤》、《霍小玉》等终成为现代的名剧。近年来对于新剧尤致力编排,已成功的如《香菱》、《双妻鉴》、《护花铃》、《代夫媒》,都博有相当的声誉,然终不及他前期的作品。

荀慧生之《钗头凤》

他的花衫戏最能使人满意,其一种娇羞形态,极似女儿脱身。例如《红楼二尤》里,唱到“柳湘莲”三字,顿时脸泛红云。《霍小玉》一戏,演小玉初见李益一场,荀表现女孩儿乍见人忸怩神气,惟妙惟肖。

又如《晴雯》一剧,表出钟情于宝玉,曲曲传神,入骨三分。《埋香幻》于挑窗帘见刘千钟,与《绣襦记》在曲江池见郑元和,其眼神顾盼多姿,欲言不言之状,活活画出,非如慧生绝顶聪慧者恐不克演出如此。他如《红鸾禧》之“你可别走”四字,与《英杰烈》之“小女婿”三字,说出后跑下场,其羞涩形色细微刻出,颇有弦外余音之妙。

至于悲怨之戏,亦为其素所擅长。如《霍小玉》演到李益负心,小玉临死,犹仍不忍黄衫客杀害于他。荀是时口不能言,只可摇首,送目示意,透出一片悲怨情痴之形态,凄怆充满于全场。《钗头凤》演至蕙仙放翁之最后一面,二人抱头痛哭。慧生满面泪痕,将眷恋人世不忍逝去情景,演出宛如现实。是时慧生已不是演戏,而与剧中人同化为一矣。余如《鱼藻宫》临逝时叩首求饶,《杜十娘》叹所遇非其知己,抱箱自尽于江,其悲惨忧伤景况,皆能深刻映入观众脑海,留一靡而不减印象。时见慧生每演此等悲剧,台上与台下共博同情之泪,除荀外他人恐未多见!

展开全文

荀慧生之《霍小玉》

慧生近几年演旧剧颇少见,恐怕《文章会》、《游龙戏凤》一类戏早束之高阁矣!然而他旧剧造诣颇深,每演《穆天王》、《春香闹学》,白口甜腻脆丽,将一待字闺中的黄花幼女,演得柳暗花明娇艳无双。且慧生之剧本,皆首尾增益,绝无“见龙不见首”之弊,《十三妹》、《玉堂春》、《得意缘》一类戏,今日能见全豹者,不得不谓慧生之功。

慧生嗓虽低缓,然颇善于运用,能唱出柔婉清润,他的快板、南梆子、四平调,恐怕现今是一绝罢!使人聆之,如痴如醉,曼妙委婉,甜润悦耳,心神爽然。他的唱,恐怕将成了绝响,不但标榜荀派的高足无一个似他,即他的长子令香,也只有一二处相似。悲夫!“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诚信然也。他的武功根基颇佳,《扬州梦》、《庚娘》、《十三妹》、《双妻鉴》、《御碑亭》、《代夫媒》的跑场,步法平匀恍若游龙,尤以《战宛城》、《盘丝洞》扑蝴蝶及后场开打为最。至于《荀灌娘》、《英杰烈》之反串小生,后部开打时,终觉手足无处可插之感。

荀剧唱词,多套用古人之诗词及成语,词藻深奥,富丽典雅。尤以《还珠吟》一剧完全采取古诗,且皆恰合当时情景,绝无随意拼凑之弊。又如《元宵谜》剧词中“夹道垂杨一径凉,风来水殿菱荷香,绿槐高处新蝉唱,心地清闲日倍长”四句,完全一副夏日午后情景。《代夫媒》剧词中“绣阁香销人声静,不闻鸡鹅叫花荫,时当月晦冰轮隐,院落秋千影沉沉”四句,恰似庭宇院落深夜景象。且每逢荀演剧时,当场必赠送说明唱词,极为一般聆歌者称赞。

荀慧生之《元宵谜》

据闻荀之私生活极艺术化,养金鱼,打台球,读《红楼》,绘国画,无一非雅人雅事,人誉之身具雅骨,不为过矣。

(《立言画刊》1939年第54期)

- 历史推荐 -

程砚秋是怎样一个人?

论四小名旦:“张君秋宜列第一”

现代戏到底能不能用小嗓?

梅兰芳谈京剧舞台美术(朱家溍记录整理)

梅兰芳先生使我头脑清醒:“不怕胡唱,就怕不唱”

京剧身段的讲究:“一脚,二劲,三心理”

俞振飞:我十四岁与父亲参加上海的曲社活动

说言慧珠:“聪明绝顶,胆大包天”

1942年访问孟小冬:“她最佩服师弟李少春”

“现在怎么没有李少春这样的人才了?”

杜近芳说《断桥》:“每当演完后,心情很长时间平静不下来”

旧影|孟小冬的旦角扮相是什么样的?

马连良说唱戏难:“一命,二运,三风水”

由谭小培、谭富英《群英会》说到父子同行同台

谈唱戏保嗓:要注意“酒色财气”四件事

吴祖光:京剧不能适用立体布景和表现现代生活

谈旦角扮相:“今日觉得好的,多少年后也要被人笑话”

更多梨园旧事get√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