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师:如何去除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

文:如孝法师

往生化解了现实对于我们的逼迫——当有些业背不动时,我们还能有个中转站。对于下等根基、资粮不够的人来讲,具足信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并且得到不退转的果位,还可以再回娑婆世界把过去的一些业因、旧缘都了掉,同时度众生……这非常不可思议。

去极乐世界之后,再回来都是顺利的,这没有问题,问题是现在要往生极乐世界难。

所以,《普贤行愿品》讲:“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尽除一切诸障碍”,障碍如何尽除?诵《普贤行愿品》就有作用。在我们发菩提心念《普贤行愿品》时,既是祈愿获得功德,同时也是因为念诵获得功德。

为什么说“祈愿获得功德”?因为学佛不能像鸭子下蛋,光下不收,你要把念诵的功德圈定为目标,像靶心一样。《普贤行愿品》就是把我们生生世世的业障集中起来消灭,善根集中起来增长,最后再都回向于我们的善根、福德和资粮。

回向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前回向,一类是后事回向,这是最现实的理想和最长久的理想。在《普贤行愿品》中,现前回向和后事回向之间的衔接点,刚好是恒顺众生的最后一句话:“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我们所有行菩萨道的行为,都以什么为供养呢?是以“以普贤行悟菩提”为供养。也就是说,“普贤行”是毗卢遮那佛光明遍照的行,它从因果上就决定了我们能够证悟菩提。所以证悟菩提、得到与佛陀无二的福德和智慧的圆满,都要由普贤行来实现的。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要想获得如来最殊胜的行愿或者方案,我们就要让行愿之海满足。这句偈先概括了前面的菩萨道利益众生、回向菩提,接着讲到了现前回向,这种境界超越了一切人的生命境界。这是幸福的定义和答案,是众生最缺少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