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站长屋内喊:八路大大的有!忽然一把三八大盖伸进来指着他

解放军王牌战将系列之中野五虎将:贲虎战将周希汉中将铁血写真

周希汉受命纵队司令军政一肩挑,火攻芦家庄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

解放军陆军第13军,被称为“常胜军”,是中国山地战王牌。周希汉,就是这支王牌劲旅的第一任军长。他,是陈庚大将的爱将,军政双全……

1940年5月20日——5月15日,八路军在河北、山西发动了 “百团大战”,各参战部队在指定作战区域,实施连续的破击任务,目的是摧毁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交通线,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

打响百团大战的第一枪的地方,在山西省寿阳县潇河边上的一个小山村——上湖乡芦家庄村。芦家庄,它也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三等小站,这场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刘邓部队的左翼纵队司令员周希汉将军。

刘邓部署破击任务,周希汉军政一肩挑受命“砸核桃”

刘邓首长领导的129师,担负阳泉至榆次的破击任务。

展开全文

刘邓首长决定把部队分成三个纵队,5月18日,刘邓首长召集三个纵队的领导,刘伯承先是传达了总部的命令,又详细介绍了敌情,接着明确了三个纵队的领导和作战任务,先是介绍了右翼纵队由范子侠等人负责、中央纵队由陈庚和陈锡联负责,介绍到左翼纵队的时候先是明确了任务,而后略微停了一下,用手指向上推了推眼镜,看着周希汉说:

“根据陈庚同志的建议,决定左翼纵队由你指挥。”

周希汉一怔,自觉不自觉地站了起来,惊奇地问道:

“由我?”

“是的。”刘伯承说,“由你周希汉指挥。”

周希汉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时,刘伯承语气严厉地说:

“一定要坚决拿下上述我所提到的那些车站和据点,一定要遵守统一的时间,密切协同配合,彻底破坏正太路。有的据点敌人守备甚严,要讲求战术,不能啃核桃,而是一个一个地砸核桃。”刘伯承边说边挥起握得紧紧的右拳,有力地砸在桌子上。

周希汉心里清楚,刘伯承师长向他下达了死命令。但他同时坚信,只要按照刘师长的话去做,取得胜利是毫无疑问的。

周希汉是参谋出身,他了解古往今来的军事家无不研究自己的作战对象,但像刘伯承这样洞察敌之精细,知敌之深透,熟悉敌人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筋骨”,适时地切准关键部位,给敌人以致命打击,还不多见。

刘伯承讲话后,邓小平又强调了这次作战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事项,又特别严肃而又热情地对周希汉说:

“左翼纵队这次没有配备政治委员,也没有配备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都由你人兼任。行不行?”

周希汉虽然心里在犯嘀咕,但他想到这是首长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于是马上立正,坚定地回答:

“行!坚决完成任务!”

周希汉新官上任火烧芦家庄,烧得日军如没头苍蝇。上湖车站国外站长惊呼:“八路大大的有”拿起电话狂摇,却原来本没有声音,忽然,玻璃碎了,窗外一枝三大盖伸进来。

周希汉于19日拂晓赶到松塔附近的南果凹,左翼纵队的指挥所设在那里。他当即召集三个团的团长、政委,传达了朱、彭首长和刘、邓首长的命令和指示,以及左翼纵队的具体战斗任务。

部署完毕后,谢家庆、苏鲁、蔡爱卿三位团长分别领着担任主攻的营、连、排干部“摇身”变成了拾粪的庄稼汉,卖菜的小摊贩或其他职业的老百姓,在敌据点和碉堡附近转了个遍,察敌情,看地形、探道路,定战术。

周希汉则和三位团政委分别到各团作战斗动员。

20日上午,现场侦察的团长们都回到指挥所,他们不仅带回了敌情,还带来了集思广益的战斗具体方案。

夜晚,总攻开始的红色信号弹升起,各路突击部队扑向正太路日军的车站和据点。

芦家庄是个50多户人家的村庄,村南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雨季时河水湍急。村东是火车站,日军在周围修了四个碉堡,并设有外壕、铁丝网。这里驻守着日军原田大队的一个中队,有日军40余人和伪军20余人。

谢家庆

16团团长谢家庆根据现场侦察,决定以五个连配机关炮一门,袭夺芦家庄;另有两个连队配属工兵一部向榆次方向游击,监视和牵制日军,并负责炸毁芦家庄至榆次段的铁路桥梁;另一个连队向北游动警戒,保护侧翼;其余4个连为预备队。

攻击发起后,日军从睡梦中惊醒,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八路军两个连队迅速越过小河,攻占芦家庄以北日军碉堡,占领了芦家庄,并由西向东攻击车站;另三个连攻占车站南面500米处的两个碉堡后,由东向西朝车站扑来。

经过一两个小时激战,就攻占了日军四个碉堡。在合力围攻车站时,部队猛烈地出击,手榴弹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天空。残余日军被打得放弃车站向西逃去,遭到占领芦家庄八路军的迎头痛击。日军又掉头往东跑,又和攻击车站的八路军遭遇。

日军在混乱中退到几间房子里顽抗,八路军立即实施火攻。在烟火翻滚中,日军仓皇退守火药库。八路军又以炮火轰击,仓库中弹起火,日军像没脑袋的苍蝇一样乱飞乱撞,最后窜入学校一间独立的课堂中固守。

这时,向榆次方向游击牵制日军的两个八路军连队,已配合工兵将芦家庄至榆次段的铁路、桥梁全部炸毁。

在学校里顽抗的日军有的只穿着裤衩,有的蹬上了裤子没穿上衣,被烧得蓬头垢面。他们大概指望自己的片山旅团长会来援兵,因此尽管枪里子弹不多,却非常顽固。

16团的战士们利用房屋死角抵近那间教室,两颗手榴弹塞进屋里,随着“轰轰”的爆炸声,里面一阵鬼哭狼嚎,战士们冲进教室,用刺刀解决了炸得晕头转向的残余鬼子。

日军碉堡

激烈的枪声惊吓了正在和一个娘们在床上滚来滚去的上湖车站的国外站长。他慌忙穿上衣服奔到值班室,一边跑一边喊:

“八路!八路!八路!大大的有!”

进屋后,他抓起电话狂摇,然而电话里声息全无。原来,战斗一发起,电话线就被八路切断了。他正拍打电话的时候,玻璃碎了,窗外一枝三八大盖伸进来指着他,他作了俘虏。

经过激战,除少部敌人逃走外,芦家庄芦家庄守敌大部被歼,并完成了对铁路桥梁的破袭任务。

这一仗保障了指挥所和破路民工的安全,受到刘伯承、邓小平的表扬和奖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