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挖耳朵,掏耳屎好不好?医生告诉你4个结果,劝你手下留情

而且耳屎作为一个非常尽职的看门人,认真的把守着我们耳朵的大门,阻挡着灰尘,细菌,小虫子的进入,还提供防水润滑的工作,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经常去找它的“麻烦”。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喜欢掏耳朵那种舒服的感觉,掏出一坨耳屎后有种成就感。如果几天不掏就不舒服,会担心耳屎把自己的耳朵眼堵住了,影响听力。其实这完全不必担心。我们的耳朵自己会进行清洁的,在我们说话,打喷嚏,吃饭等日常活动中,就会随着嘴巴的运动,将耳屎自动排出去,并不需要我们专门去清洁的。

我们经常帮助耳朵去清洁耳屎,若是清不好,还会带来危害。医生总结了频繁掏耳屎的4个危害,我们赶紧一起看看吧。

频繁掏耳屎的人,或许要承担4个后果

1、容易损伤外耳道,带入细菌

耳朵有着自己的菌群,从外界干扰它,很可能打乱菌群,而且我们掏耳朵时要借助外物,棉签或是挖耳勺。有的人甚至用小拇指甲,小棍伸进去掏,这样有可能带入新的细菌,掌握不好,还会把皮肤划伤,这样细菌就趁此机会大举入侵,引发感染,严重的还会导致外耳道硬块。

展开全文

本来耳垢是要自行排出的,你在掏的过程中反而把它们往里推,这样阻碍了它的排出,就会在耳道里堵塞形成耵聍的堵塞,引发疼痛。

有的人因为已经习惯了经常掏耳朵,让他们改正掏耳朵的习惯,就会感觉耳朵痒的难受,这要该怎么办呢?可以在痒的时候,有棉签沾些硼酸酒精涂点在耳道,自己控制一下,等过一段时间,就不会再去想掏耳朵了,耳朵自然也不会发痒了。

2、导致耳鸣

如果耳朵里有大块的耳屎,当你在掏的时候,很容易将它捣碎,这样这些碎片不小心落入了耳道深处,不仅不好掏出来,还有可能粘在鼓膜上,就会形成耳鸣。

3、容易刺伤耳膜

耳朵里面的皮肤,耳膜都是十分脆弱的,稍不小心用劲过大,就会导致受伤。如果不小心手抖,或是在外界开放环境掏,不小心被人碰到,就会发生意外,甚或捅破耳膜,那可就是非常严重了。

4、容易让耳屎越来越多

经常掏耳朵并不一定会越掏越干净,反而会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皮肤充血,加快了耳道皮肤的新陈代谢能力,带来的后果并不如你所愿,而是耳屎会越掏越多。

当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不用清理耳朵了,如果想清理耳朵,请用正确的清理方法:

1、可用镊子小心将小块或是碎片状的耳屎夹出。

2、使用滴耳剂,用它软化耳屎,然后冲洗出来。

3、寻求医生帮助,借助耳内镜吸取,也可以使用专用的掏耳屎工具。

4、可以用醋加上酒精进行冲洗。

当然了我们在掏耳屎时要注意一定不要掏得太干净,这样会降低对耳道的保护,导致感染细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