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拒绝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

据人民日报 自愿参加“广场舞”猝死,组织者是否担责?遭受职场性骚扰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用人单位是否能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件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紧贴群众生活,为指导司法审判、引领社会风尚提供裁判准则和道德支撑。

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拒绝。沈某某入职某公司并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5万元。沈某某的月工资实际以2574元人民币加一定数额某虚拟货币的方式支付。之后,沈某某因个人原因辞职。不久后,某公司注销,胡某、邓某是公司股东。沈某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胡某、邓某支付工资等人民币53万余元。

审理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以虚拟货币作为工资支付给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为无效。沈某某要求以人民币支付工资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支持。胡某、邓某办理公司注销时承诺的公司不存在未结清工资事宜与事实不符,应对某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判决胡某、邓某支付沈某某工资等合计人民币278199.74元。

劝阻影响安全驾驶行为,对被劝阻人损伤不担责。刘某因未能在已取消的公交站台等到公交车而心生不满,后刘某找到准确站台搭乘上公交车。在公交车行驶途中,刘某为泄愤,辱骂他人,并与公交车驾驶员发生口角。期间,史某规劝刘某不能与公交车驾驶员争吵,影响安全驾驶,刘某非但不听劝阻,反而与史某产生争执。两人在某公交车站广场处下车后,刘某故意拉住史某不让其离开,史某挣脱刘某,刘某在纠缠拉扯过程中倒地受伤,引发纠纷。

审理法院认为,刘某恣意妨碍公交车安全运行的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史某劝阻行为系理性的正当、正义行为,应当得到肯定,而刘某下车后继续故意纠缠拉扯史某,从而引发纠纷,系不当之举。后刘某在纠缠拉扯过程中受伤,依据事发当时公安机关的调查,刘某伤势系意外造成,史某不存在违法行为。故判决驳回刘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