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的原则:有界限的自由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惑:

蒙氏课室是不是太讲求规则了?

蒙氏教室是不是太自由了?

蒙氏学生可以适应到传统学校吗?

自由与限制是蒙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许多人充满好奇和误解的一部分。

有些家长认为蒙氏教育太自由,因为他们看到孩子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仿佛是在无所事事地玩,认为老师对孩子们太过放任;而有些家长则认为蒙氏教育没有机会让孩子玩,因为我们把一切叫做“工作”,孩子似乎没有自由。

蒙氏教育的纪律也有别于传统课堂的纪律,传统的课堂纪律是孩子们安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而蒙特梭利博士认为:“我们对纪律有不同的概念,称之为主动纪律。这时个体成为他自己的主宰,能够控制自己,必须顺从生命的法则。”

其实自由与规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它们是一体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纪律,我们都是在某种程度纪律指导下的自由。就像我们有选择走哪条路的自由,但是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展开全文

自由必然是和规则相伴的。孩子充分自由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底线和规则约束。

蒙特梭利博士说:“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规则。”

自由与规则

01 选择何种工作的自由

02 选择多久工作的自由

03 选择在哪里工作的自由

同时,我们也遵守三个规则:

01 不伤害自己

02 不打扰他人

03 不破坏环境

自由必然是和规则相伴的。孩子充分自由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底线和规则约束。

蒙氏环境有其特有的纪律,拥有坚定而积极的纪律并不是一件坏事。有些家长害怕对孩子说不,认为孩子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事实上,我们是从遵守规律中获得自由。接受限制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剥夺自由的一种方式。当孩子工作时,我们给予孩子重复的自由,当我们提供给孩子符合他需求的工作时,他会快乐、放松和专注。

“我们必须牢记,内在纪律终将出现,但并非已然存在。我们的任务是,指明通向纪律之路。当儿童专注于某个吸引他的物品时,纪律便由此而生。”(《吸收性心智》,第 26 章,第 240 页)

在环境里给予孩子适当的限制,也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纪律,营造平和的氛围,学习成为尊重他人、平和的人。这样不仅满足了自身需求,也创造了未来与团体其他人的合作机会。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规则。

所以在蒙氏环境中,家长不需要担心孩子“太过自由”或者“太守规矩”,我们的老师会观察并了解环境中的每一个孩子,并且根据情况调整孩子们的自由程度和规则,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起真正的、内在的自由和自我约束力,也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纪律,营造平和的氛围,学习成为尊重他人、平和的人。

而孩子们在蒙氏教育中养成的规则感、专注力和自律力,也能帮助他们在传统学校、国际学校取得良好的表现。(点击查看:毕业生追踪|去了公立学校的Kiwi现在怎样啦?、金湖家长采访 | 教育世家第三代的早托选择、重磅家长采访-英国驻广州总领事的早托选择、家长采访 | 企业家夫妇:家有二胎,我们的早托选择)

JJB会继续向大家分享更多有用、积极的育儿小知识和技巧,敬请期待~

- END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