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全面超越第一部,口碑炸了

第一时间看完电影,只想说:能超越《流浪地球》的,只有《流浪地球2》!

酣畅过瘾的173分钟,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屏气凝神沉浸式观看的状态。

相比“开启中国科幻新纪元”的首部,《流浪地球2》在视觉效果、动作场面、科幻细节与世界观想象力上,可谓是全线升级。

太空电梯长镜头,空战对线,空间站坠毁,陨石碎片砸向地球……一场接一场重头场面戏由点成线,再配合整体的高度写实风格,几乎没给人留喘息的空间。四年过去,“小破球”还得是“小破球”,它已经长大了。

剧情层面也是完全没落下,甚至比首部更大胆、迷人。作为前传,影片讲的是“太阳危机”到来后,人类社会为了未来,决定踏上旅途的故事。具体的做法,就是要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安装12000台巨型发动机,直接让地球“流浪”起来。

逃亡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用地球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第二阶段,开启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阶段,在外太空继续航行,驶向比邻星。第四阶段,调转发动机,开始减速。第五阶段,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这五个阶段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流浪时代II、新太阳时代。

展开全文

这是首部电影里稍显抽象复杂的设定背景,在这部《流浪地球2》里,被一个个具象展开。

如果前方的浩瀚宇宙中,是2500年的孤独之旅,人类是否愿意付出一代代努力,愚公移山般守护希望的火种?逐月计划、数字生命计划等新概念,引出了复杂的人性主题——末世之下,人类既要面对逐渐死亡的太阳,又要面对数字生命带来的“永生诱惑”。

因此,《流浪地球2》剧作架构的难度要高很多。几条叙事线的交织并进、关键人物的突发反转,都更具观赏性,科幻世界观的逻辑也经得起推敲。

173分钟剧情看似长,但正是因为有前半部分的层层铺垫、多线索交错,才造就了后半部分的高潮戏爆发。电影后半部分的这些戏,让我感动了一次又一次。

面对灾难,普通人能做的就是与家人相拥取暖。爱,驱使着他们做出选择。而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尤其是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这条线,他的戏会令人想起他曾经的《失孤》《桃姐》,将类型表演处理出悲情生活戏的质感,相当出挑,不愧是华仔。

郭帆导演曾说,《流浪地球2》遵循的是大刘的理念:最好的科幻片,看起来像是纪实历史片。他们企图做的,就是把它拍成“未来的纪录片”,在尽量写实的同时,又能让它拥有家庭亲情的动人情感。

危难当前,救助地球的不是某一个中国人,而是所有中国人。我们做的不是舍弃,而是呼吁大家一起守护我们的家。这是国人的故土情怀,也是电影真正的立足点。

科幻要有深度,亦有温度。让我们仰望星空,同时也珍惜身边的人。

可以看到郭导及两万多幕后人员的心血与努力,更提前期待《流浪地球3》的到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