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将烂尾的超长篇日漫

139话发行前,不少巨人粉还在放言这部漫画拳打“钢炼”,脚踢“权游”,火影海贼不过尔尔,结果,谏山创仅用一话便打肿了读者的脸。

如果说,《火影忍者》的读者是在激情逐渐被消耗殆尽后,平淡接受了漫画的烂尾,那《进击的巨人》的读者则是正激情澎湃时,猝不及防受到了致命一击。

这部曾经充满现实性与悲剧性的作品,最终以断崖式的拉胯迎来了自己的结局,这不仅被读者定义为了“日漫史上的重大恶性事件之一”,也为“民工漫”的烂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火影忍者》《进击的巨人》等超长篇漫画走向烂尾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不乏共通之处。在日本漫画产业中,超长篇漫画本身就是非典型的存在,它们大多数的命运或被市场与商业左右,或在巨大的体量下最终走向失控,能善终的只是凤毛麟角。

“重塑烂尾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曾几何时,《火影忍者》与《死神》的烂尾都是日漫迷的意难平。

《火影忍者》与《死神》的烂尾有一个共同点,即没有恶意破坏故事及人物,因此烂尾并未伤害到作品的根本,读者最终的感情也只是停留在遗憾层面。若再回看,《火影》依然会带给读者激情与感动,而《死神》也依然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诗意思考。

展开全文

漫画中,曾亲眼看着人类以及自己的母亲被巨人吞食的艾伦,一直身怀对巨人的憎恨,并立誓驱逐所有巨人。全力追逐理想与自由的艾伦,与莱纳、兵长、团长、女王等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角色构成了《进击的巨人》的人物弧光。

与此同时,谏山创也在创作中融入了对思想自由、家国仇恨、人类战争等议题的思考,这都让《进击的巨人》超过了一部热血少年漫的高度。

倒数第二话时,主角艾伦仍是为报杀母之仇不惜毁灭世界的存在,但到了最终话,谏山创却来了一个惊天大反转,他告诉读者艾伦的母亲是艾伦穿越时空亲手所杀,他童年至今的悲惨经历都是由自己一手制造。

这一结局之所以令读者无法接受,是因为它让漫画此前的诸多情节都变成了笑料,如艾伦内心仇恨被点燃的缘由、两个种族之间延续千年的仇恨、献出心脏的调查兵团、一路都在阻止艾伦的爱尔敏等都成为荒谬般的存在。

有巨人粉套用大众熟悉的IP《哈利波特》解释了漫画结尾的离谱:“哈利波特操纵伏地魔杀死了詹姆斯和莉莉;为了在决战中战胜伏地魔,保护自己的同伴和爱人,哈利波特杀死了全世界八成的麻瓜;斯内普杀死邓布利多并没有什么苦衷,只是因为他是自由的,他愿意;伏地魔和哈利波特死后,食死徒和霍格沃兹众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谏山创留给读者的结局,已经不能用潦草或敷衍来形容,在很多读者眼中,它更像是谏山创的恶作剧。

有读者甚至扒出了谏山创此前的采访:“说实话我想创作出让人永记于心的作品,我非常怕我的作品没有批评声,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画成大烂作吧。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难看的漫画,这样的评价对我而言才有价值。”

如今,《进击的巨人》结局恶评如潮,读者们也直言,谏山创在这次“社会实验”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逃不开的烂尾魔咒,难以回答的高端议题

事实上,除了《钢之炼金术师》《圣斗士星矢》等少数作品外,如《进击的巨人》《死神》《火影忍者》《妖精的尾巴》《银魂》等连载多年的长篇日漫最终都未逃开烂尾魔咒。至今仍在连载的《海贼王》是否会烂尾,目前也成了日漫迷最为担忧的一件事。

漫画是艺术,也是商品,日本动漫产业本身就是一台精密运转的巨型机器,如集英社旗下日本发行量最高的连载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就是一个具有超强商业属性的存在。

对多数长篇日漫而言,越到最后故事越难讲,因为抛出的议题往往面临“难以回答”的局面。

这在《火影忍者》《进击的巨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两部作品的终极议题都是“如何消除战争,实现永久的和平”。《火影忍者》中,岸本齐史试图通过佐助与鸣人两大主角对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路线之争,来探讨这一议题,最终岸本齐史给出的答案看似完美,但实则只是粉饰和平,这也让漫画的落点失去了分量。

《进击的巨人》同样,谏山创对于“实现和平”的解题更为简单粗暴,他直接让艾伦化身“日漫界的灭霸”,清除了80%的人类,可谓极端且“反人类”。

因此,如《火影忍者》《进击的巨人》等作品在连载过程中往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也会难以避免地走向对人性、战争等高端议题的探讨,以此将矛盾设计得越来越复杂,这也是它们能打动现实读者的关键之一。

但不断挖坑只会让填坑的难度变得更高,走到最后,漫画家们提出的宏大议题都成为了难以解答的存在。或许,要一个漫画家回答“世界和平”这种哲学又现实的议题,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读者虽能在情感上理解,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提出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作品是满意的。

时代的残党,可遇而不可求

如今,“民工漫”这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有高知名度的日本长篇动漫作品,正在成为“时代的残党”。“三大民工漫”《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及《银魂》《家庭教师》《妖精的尾巴》《名侦探柯南》等其余民工漫代表作中,仅《海贼王》与《名侦探柯南》仍在连载。

如果后面《海贼王》如《火影忍者》《进击的巨人》般走向烂尾,那不仅是对读者的一种伤害,也将对日本动漫产业乃至全世界动漫产业带来不可规避的打击。这种打击不仅是失去一个台柱如此简单,它或许也昭示着超长篇漫画确实是不合时宜的“异类”。

曾有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包含《网球王子》《灌篮高手》《幽游白书》《火影忍者》《龙珠》《鬼灭之刃》等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日漫作品在内,剔除休刊和仍在连载的作品,日漫的平均寿命为5.7年,这个连载时长正是中篇漫画的体量,才更符合主流。而如今,如《鬼灭之刃》等中篇确实成为了《周刊少年Jump》的新台柱。

日媒曾报道,在《鬼灭之刃》的带领下,2020年日本漫画市场的最高规模纪录被刷新。从1978年有数据统计至今,日本漫画市场的纪录一直保持在1995年的5864亿日元,而《鬼灭之刃》的出现,以6126亿日元打破了这个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纪录。

相比于《火影忍者》《海贼王》等“民工漫”,《鬼灭之刃》这种中篇漫画的节奏更为明快、世界观设定相对简单、人物塑造更为典型、剧情也更为通俗易懂,这些都决定了它广泛的受众基础。当然,这也造成了《鬼灭之刃》的局限所在,即作品的格局与高度有限,对个体、人性、世界的剖析也难以达到封神的程度。

但从读者层面而言,流行自然有流行的道理,一代人也有一代人需要的少年漫画。《火影忍者》《死神》《进击的巨人》等作品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但青春会结束,漫画也终将走向完结。当这些“超巨”IP一个个退出舞台时,新类型也在登场,这未必不是日漫新时代的开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