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敢 | 20 世纪《金瓶梅》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924-1949 )

《金瓶梅》研究史,或者说「金学」史,已经引起不少《金瓶梅》研究者的关注 [1] 。

但对 20世纪《金瓶梅》研究百年的回顾与思考,似还没有完整详实的记述。

笔者认为,20世纪的《金瓶梅》研究史,约可区分为1901-1923年,1924-1949年,1950-1963年,1964-1978年,1979-2000年等 5 个阶段。

1924-1949 年

1924年6 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由北新书局印出全书。其第十九篇《明之人情 小说》(上),便是《金瓶梅》专章 35 ,曰:

「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最有名。……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

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故世以为非王世贞不能作。

至谓此书之作,专以写市井间淫夫荡妇,则与本文殊不符,缘西门庆故称世家,为搢绅,不惟交通权贵,即士类亦与周旋,着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盖非

独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笔伐而已。

…… 故就文辞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又缘衰世,万事不纲,爰发苦言,每极峻急,然亦时涉隐曲,猥黩者多。

后或略其他文,专注此点,因予恶谥,谓之淫书;而在当时,实亦时尚。」。

20世纪初叶,中国古代各体文学史竞相比效,著书立说。辛亥革命次年,王国维《宋 元戏曲考》成篇。

《宋元戏曲考》

展开全文

又十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脱稿。复十年,始有《中国诗史》《中 国散文史》问世。

鲁迅的小说史直至今日,仍可谓高标独帜,究其原因,发前人所未发 也。

即如《金瓶梅》,鲁迅不仅以文学家而且以思想家的眼力,不仅以旧文学而且以新 小说的观点,于思想、艺术两端,语出空前,博大深湛,鲜活允当,

小说文本研究,无 过于此矣。

1922-1935 年间,鲁迅在〈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中国小说史略》〈中 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国小说史略》日译本序〉〈论讽刺〉等论著中

均谈到过《金 瓶梅》,虽因未曾见到《金瓶梅词话》偶有差误,但瑕不掩瑜,而尤以《中国小说史略》 为标志,开创了《金瓶梅》的现代研究阶段。

这一时期,累计出版编着1 种、原著6 种,发表论文五六十篇,终使《金瓶梅》走 出图书馆,走进学者书斋。

(一)出版了一部专门研究《金瓶梅》的著作,虽然只是编着,或者说是汇编,但是 毕竟填补了一项空白,是一个突破。

以专著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以《红楼梦》为最早最 伙,咸同间红学已蔚然而成大观。

而《金瓶梅》研究,本世纪此阶段以前,一直是零打 碎敲,不成气候。

这本编着就是姚灵犀的《瓶外卮言》,天津书局 1940 年8 月一版,平 装,一册,260页。

1967 年香港重印,改名《金瓶梅研究论集》。该书除序文题词外, 收有9 篇作品,其中姚氏本人5 篇,吴晗、郑振铎、痴云、阚铎各1篇。

这 9篇作品中, 有5 篇论文、1 篇随感、1 篇词语汇释、2 篇资料汇编。该书所收论文,吴、郑二公以外, 多系索隐蹈袭;而姚氏所作,以

《金瓶小札》最具文献价值。

《金瓶小札》约 1870条, 涉及名物、行止、习尚,钩稽稗语,评检史乘,不失为一部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二)发现了《金瓶梅》的较早刻本《金瓶梅词话》,并且出版了6 种原著。

1931年冬,北平琉璃厂文有堂太原分号河北深县书商张修德在山西介休发现一部明 万历丁巳刻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后于北京疏璃厂文有堂 (一说索

古堂) 求售,经胡适、 徐森玉、赵万里、孙楷第中介,以 950 银元为北平图书馆收购。

1933 年3 月,北京孔德 学校图书馆马廉(隅卿) 偕鲁迅、胡适、徐森玉、赵万里、郑振铎、孙楷第、长泽规矩也 等 20 人集资,以古佚小说刊行会

名义缩为小本影印 104 部,补图 1 册200 幅,系通州王 孝慈据《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提供;

后以影印本在日本再次影印,原书第五十二回所 缺第 7 、8两叶,亦以绣像本抄补。

1947年原书与北平图书馆珍本书部其他珍本书一起 被寄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1975年归还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一发现和出版, 在当时引起轰动,并迅速引起人们的兴趣。

1941年,经丰田穰《某山法库观书录》披露,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所藏明万历 丁巳刻本《金瓶梅词话》得到确认。

连同 1962 年由上村幸次发现的日本德山毛利家栖息 堂藏明万历丁巳刻本《金瓶梅词话》,是迄今为止存世的《金瓶梅》版本中词话系统的 所有3 个完

整传本。

本阶段还陆续出版有5种原著:郑振铎校注删节本《金瓶梅词话》,上海生活书店 1935年5 月 -1936 年4 月《世界文库》第 1-7 、 9-12 册,仅 33

回;

施蛰存标点删节本《金 瓶梅词话》,上海杂志公司 1935 年 10 月《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 1 辑第 7 册, 100回;

1935 年排印本《金瓶梅词话》,100回;襟霞阁主人删节重刊本《金瓶梅词话》,上海 中央书店1936年2 月《国学珍本文库》第1集,中央书店另刊有《金瓶梅删文补遗》1 小册; 新京艺文书房删节本《金瓶梅词话》,1942 年 12 月出版,洋装 20 册。

这一阶段前后,当然都有《金瓶梅》版本的发现与出版,但在金学史上,这一阶段 的发现与出版最为引人注目,最具有文献意义和学术价值。

《金瓶梅词话》

(三)这一阶段所发表的关于《金瓶梅》研究的论文,数量虽然不多,质量一般都比 较高,内容涉及作者、成书年代、版本、渊源、本事、背景、人物、思

想、艺术、语言、 数据等方面。这一阶段出版的几乎所有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都辟有专门章节叙议《金 瓶梅》。

可以说,本世纪《金瓶梅》研究的几乎所有问题,在这一阶段都有人留目,并 且大多能够一空依傍,垂示来者。其最著名者为:

1.阚铎《红楼梦抉微》 36对《红楼梦》《金瓶梅》两书叙事之章法、警幻曲二三两支、可卿寿木与瓶儿寿木、可卿丧事与瓶儿丧事、照风月鉴之与

磨镜、琴棋书画四丫头、 魇魔法等方面作出多方比照,可说是第一篇《红楼梦》《金瓶梅》比较研究论文。

2.1931年12月-1934年1 月,吴晗连续发表3 篇论文,尤其是〈《金瓶梅》的著作 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37 ,成为本阶段的重头文章。吴晗的主要

学术成就是:

(1)关于《金瓶梅》的作者,明清两代传统认为王世贞作。

吴晗用严谨的史学考证方 法,否定了《清明上河图》与王世贞家族的联系,认为王世贞著书报仇纯属子虚乌有, 从而扫除了牵强附会的「寓意说」「苦

孝说」「嘉靖间大名士说」,结论是「《金瓶梅》 非王世贞作」。

(2)关于《金瓶梅》的成书年代,吴晗通过对明代一些典章器物的考证,支持郑振铎 的「万历说」,并认为「大约是在万历十年到三十年这十年 (1582-

1602) 中。

即使退一步 说,最早也不能过隆庆二年,最晚也不能后于万历三十四年(1568-1606)」。

(3)关于《金瓶梅》的创作方法和产生的社会背景,吴晗指出:

「《金瓶梅》是一部 现实主义小说,它所写的是万历中期的社会情形……透过西门庆的个人生活,由一个破落户而土豪、乡绅而官僚的逐步发展,通过西门

庆的社会联系,告诉了我们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面貌,和这个阶级的必然没落。」

认为「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社会,才会产生《金瓶梅》这样的一个作品。」

3.1927年4 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其论及《金瓶梅》说: 「此书叙写家庭琐事、妇人性格以及人情世态,莫不刻画至肖。」

1932年12月郑振铎《插 图本中国文学史》由北平朴社出版,其对《金瓶梅》的论述更进一步:

「《金瓶梅》的出现,可谓中国小说发展的极峰。……只有《金瓶梅》却彻头彻尾是一部近代期的产品,不论其思想、其事实以及描写方法,全都是近代

的。

在始终未尽超脱过古旧的中世传奇式的许多小说中,《金瓶梅》实是一部可诧异的伟大的写实小说。她不是一部传奇,实是一部名不愧实的最合于现代意

义的小说。

……《金瓶梅》的特长,尤在描写市井人情及平常人的心理,费语不多,而活泼如见。其行文措语,可谓雄悍横恣之至。」

1933 年 7月1日,郑振铎在《文学》第1卷第1号又发表〈谈《金瓶梅词话》〉一文,13000 余字,分〈《金瓶梅》所表现的社会〉〈西门庆的一生〉

〈《金瓶梅》为什么成为一部 秽书?〉〈《真本金瓶梅》《金瓶梅词话》及其他〉〈《金瓶梅词话》作者及时代的推 测〉5个部分,

主要从反映社会现象与人物塑造两个方面,比较研究《金瓶梅》与《三 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异同,认为《金瓶梅》

「是一部很伟大的写实小说,赤裸裸的毫无忌惮的表现着中国社会的病态,表现着『世纪末』的最荒唐的一个堕落的社会 景象。 …… 西门庆一生发迹的

历程,代表了中国社会 ─古与今的─里一般流氓,或土豪阶级的发迹的历程。」

并对《金瓶梅》的各种版本的真伪优劣作有检讨,提出「《金 瓶梅词话》才是原本的本来面目」、作者非王世贞说和成书万历说。

本文与前述吴文堪称中国早期《金瓶梅》研究的双璧,至今仍为《金瓶梅》研究者所重视。

《中国文学史》插图本

4.1933年3 月,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出版,其卷四明清小说部乙开篇就是 《金瓶梅》,对词话本、绣像本、第一奇书本多有著录,间作考证,实为

《金瓶梅》版本 研究的先声。

1935 年,孙楷第致胡适信说:「《金瓶梅》的作者,我可以大胆假设是李 开先」 38 此论得到胡适的支持,胡适致王重民信说:「《金瓶梅》的作

者,似孙子书的 猜测最为近理。」 39

5.林语堂在〈谈劳伦斯〉40中说:

「我不是要贬抑《金瓶梅》,《金瓶梅》有大胆,有技巧,但与劳伦斯不同─我自然是在讲他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也有大胆,也有技巧,但是不

同的技巧。

《金瓶梅》是客观的写法,劳伦斯是主观的写法。《全瓶梅》以淫为淫,劳伦斯不是以淫为淫。这淫字别有所解,用来总不大合适。……《金瓶梅》描写性

交只当性交,劳伦斯描写性交却是另一回事,把人的心灵全解剖了。

在于他灵与肉复合为一,劳伦斯可说是一反俗高僧、吃肉和尚吧。因有此不同,故他全书的结构就以这一点意义为主,而性交之描写遂成为全书艺术之中

点,虽然没有像《金瓶梅》之普遍,只有五六处,但是前后脉络都贯串包括其中,因此而饱含意义。

而且写来比《金瓶梅》细腻透彻。《金瓶梅》所体会不到的,他都体会到了。在于劳伦斯,性交是含着一种主义的。这是劳伦斯与《金瓶梅》之不同。」

1934年郁达夫在〈读劳伦斯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6.孟超〈金瓶梅人物小论〉,1948年9月9日-11月7日在香港《文汇报》连载, 论及《金瓶梅》27位人物,文图并茂,是当时难得的普及读物。

阿英、周越然、赵景深、 冯沅君等也各有《金瓶梅》研究的文章发表,其中,周越然〈《金瓶梅》版本考〉、赵 景深〈《金瓶梅词话》与曲子〉、冯

沅君〈《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等,均甚可观。

马廉搜集《铜山县志》等史料,提出张竹坡「生于清康熙初年」,「卒于清康熙三 十四年至五十一年之十七年间」 41 。

另外,经前一阶段启引,自本阶段起,文学类、百 科类词典与文学史、小说史章节,一般均有《金瓶梅》的介绍和评议。

这一阶段,日本又陆续推出多种《金瓶梅》译本。

夏金畏、山田秋人合译之《全译 金瓶梅》,东京光林堂书店、文正书店 1925 年11月出版,仅译出22回。

泉修一郎译本 《金瓶梅词话》,东京美珠书店 1948 年1 月出版,仅10回。尾阪德司以第一奇书本为底 本的《全译金瓶梅》在东京东西出版社

1948-1949年出版。

几乎同时,小野忍与千田九一据《金瓶梅词话》合译的《金瓶梅》前 40回,由东京东方书局 1948-1949 年出版,至1960年完成全部翻译后出

版全译本,很快便取代了尾阪德司的译本。

这个译本分别纳入 河出书房的《世界风流文学全集》、平凡社的《中国古典文学全集》、劲草书房的《中国之名著》、平凡社的《中国古典文学大

系》、岩波书店的《岩波文库》,一版再版, 至1973-1974年已出版六版,成为最受欢迎的日译本。

另外,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批量性涌现出20余篇论文,以及一本类似论文集的《金 瓶梅‧附录》,收文14篇,由东京东方书局1948年8 月 -1949年5

月出版。 该书共4 册,

第一册为: 石田千之助〈闻《金瓶梅》新译本的刊行〉、千田九一〈向密林挑战的 精神〉、荒正人〈色情和文学〉、小野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与《金瓶梅》〉,

第 二册为: 仁井田升〈《金瓶梅》和社会的制约〉、佐佐木基一〈彻底性的胜利〉、小野 忍〈《金瓶梅》的色情描写〉、千田九一〈译语〉,

第三册为: 长泽规矩也〈《金瓶梅》的版本〉、饭冢浩二〈《金瓶梅》的一个断面〉、武田泰淳〈肉体的问题〉,

第四册为: 本多秋五〈门外短想〉、福田恒存〈随笔〉、长泽规矩也〈《金瓶梅》与明末的淫荡生活〉。

其他如井上红梅〈《金瓶梅》与《红楼梦》〉42 、山中鹰夫〈《金瓶梅》的作者〉 43 、武田泰淳〈淫女与豪杰─《金瓶梅》与《水浒传》〉 44

等均可观览。

因 此 ,在中国和日本形成《金瓶梅》研究的东方热点。

《 马隅卿小说戏曲论集》

本阶段西文译本渐成规模,多有可观,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片断译文,其知名者有:

1.〔德〕冯‧埃‧察赫(VonE.Zach)翻译的德文《金瓶梅》几首诗,载于《德国卫 报》 (DeutscheWaccht ) 1932-1933年3-8 月号合订本。

2.〔法〕吴益泰(Oultai)翻译的法文《金瓶梅》片段,载于《中国小说概论》(Surle RomanChinois),巴黎韦加出版社1933 年版。

3.〔德〕H‧鲁德斯贝格(H.Rudelsberger)翻译的《金瓶梅》第13回,题为〈西门 之艳(DieLiebesabenteuerdesHsi-Men),载于德国出版《小说》

(Novellen II ) 。

(二)节译本,其著名者有:

1.据《第一奇书》的英文节译本《金瓶梅:西门庆的故事》(Chinping Mei,The Adventurous ofHsiMen Ching ),由纽约“TheLibraryof facetious

lore”出版于1927 年。

2.〔德〕奥托‧基巴特(OttoKibat)、阿图尔‧基巴特(ArturKibat)据《第一奇书》合译之德文节译本《金瓶梅》(Djinpingmeh,unterweitgehender)

,恩格尔哈德-赖赫出版社(Gotha, Engelhard Reyherverlag ) 1928年第一卷,1932 年第二卷,仅至原书第23回。

3. 〔德〕弗朗茨‧库恩(FranzKuhn)据《第一奇书》德文节译本《金瓶梅:西门与 其六妻妾奇情史》(KinPingMeh;oder,DieAbenteuerliche

GeschichtevonHisMen und seinensechs Frauen),1930年莱比锡岛社(LeipziglnselVerlag ) 一版,1954、1955、1961 、 1970 年等 相继再

版, 1954 年以后的版本由德国威斯巴登岛社 (Wiesbaden:Insel-Verlag ) 出版。

库恩也 曾翻译《红楼梦》《水浒传》《隔帘花影》等中国名著,很受欧美推崇,《金瓶梅》的 英、法、瑞典、芬兰、匈牙利文节译本,多半据库恩德译

本转译出版。

4.〔英〕伯纳德‧米奥尔(BernardMiall)《金瓶梅:西门与其六妻妾奇情史》(Chin pingMei;TheadventuroushistoryofHisMen and sixwives),据库

恩德文本转译成英文,1939年 伦敦约翰‧莱恩出版社(John ‧ Lane)与1940年纽约G.P.普特南父子公司(N.Y.,G.P. Putnam’s Sons )分别出版,卷首

有阿瑟‧戴维‧韦利的导言。

该节译本还有 1960 、 1962 年版,均由纽约卡普利科恩图书公司(CapricornBooks)出版。

5.〔法〕让‧皮埃尔‧波雷(Jeah-PierrePorret)《金瓶梅:西门与其六妻妾奇情史》

(KinpingMei,oulafindelamerveilleusehistoiredeHisMenavecsessixfemmes),据库恩德文本转译成法文,巴黎居伊勒‧普拉出版社(paris,Guyleprat

) 1949出版第一卷(1953年修订再版),后因法国官方查禁,直至1979 年后才出齐后两卷。

(三)全译本,仅有〔英〕克莱门特‧埃杰顿(ClementEgerton)《金莲》(TheGoldon Lotus) ,英文,据第一奇书本翻译,译文由老舍合作,颇觉完

美, 1939 年伦敦 G.劳特莱 基出版社(London,G.Routledge)一版,1954 年纽约格罗夫出版社(N.Y.,GrovePress) 修订 再版,1972年纽约

ParagonBook Gallery 三版。

库恩为其译本所作跋、韦利所作导言、保罗‧拉维涅 (PaulLavigne ) 为波雷译本所作导言,以及一些对诸译本的评介文章,也可看作此一阶段德、

英、法的《金瓶梅》研究。

库恩跋涉及《金瓶梅》思想、艺术、版本等方面,认为《金瓶梅》「手法是现实主义的,…… 是不可多得的明代文献。 谈到它的艺术性,那无可争辩的是

属于最好的作品。 」

韦利的 导言,虽然关于《金瓶梅》的作者、评点者都说了一些猜测而无根据的话,但其牵涉到 《金瓶梅》的时代背景、创作情况、文学价值、作者、版

本、评点,可说是西方第一篇《金 瓶梅》专题论文。

《金瓶梅》英译本封面

注 释:(从略)

文章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

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原文刊于《吴敢<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