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鲜食之都” 传递“中国味道”

展开全文

滚滚长江蜿蜒千里,在即将入海之际,在这里拐出一个弯,留下24公里的黄金江岸。每天,从这里发出的预制菜、卤味、面点等各类鲜食络绎不绝,走出长三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里,就是闻名全国的“鲜食之都”——江苏泰兴。

2009年3月,泰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泰兴市东北部成立集加工、物流、科研、信息于一体,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的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经过十多年的专注发展,园区逐步成长为以“农”字品牌为优势、精深加工为方向的专业特色园区。这就是“鲜食之都”的母体。

近年来,园区以“卤味、快食、面点、果饮”四大产业集群为基础,赋予四大产业“鲜奇”“鲜美”“鲜洁”“鲜时”发展理念,齐心协力创建“鲜食之都”,打造“长三角之胃”,推动园区建立从原料供应、食品研发、生产加工、检验检测到冷链配送全流程现代工业体系。2021年,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指导下,泰兴农产品加工园区完成了“鲜食之都”创建规划。“鲜食之都”的审核机制、认证机制、退出机制以及质量体系标准正在逐步呈现。

2013年,园区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2020年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鲜”字为标

推动产业与市场同频共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饮食消费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消费者不再囿于厨房,他们会拿出更多的时间亲近大自然,追求诗与远方。这为农业产业提出了新要求、树起了新标准。园区把握消费市场变化,决定以创建“鲜食之都”为抓手,完善“鲜”类食品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建立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全程可溯源体系、研发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全方位助力园区农业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江苏昀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开发“鲜奇”食品的代表,近年来,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致力多种类、多样化、多层次食品开发。公司“老时间”品牌之下,涌现出河豚预制菜等一系列市场反响良好的预制菜。“过去要吃河豚,只能到酒店,现在有了预制菜,买回去就能在家吃!”公司总经理成曦介绍,在“鲜奇”标准的引领下,企业从市场需求中找到了产业突围的“发力点”。

江苏超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年销售收入达4亿多元,共享集团公司1300多家“卤江南”直营店。2022年公司联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研发了智能化卤煮设备,将传统中国卤味的煮制工艺量化、标准化和工业化。“新设备让标准化的工业生产保留了食材原有的口感和营养结构,做到了食材订单化、工艺标准化、口味差异化和营养科学化,让食品更‘鲜美’。”超悦农业生产部经理温彦涛说。

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3.46亿元。在创建“鲜食之都”过程中,企业直面“鲜洁”找差距,投入1600多万元,完成了3条猪肉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装备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更新改造。公司“汇多拉精拣填装智能车间”获国家2项专利,做到了从食材选配到生产加工、再到物流运输全程数字化管理,全程可视、全程可溯、全程可控。

江苏鲜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追求“在极速时间内将新鲜食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将食品生产初加工车间设在田间地头,实现“线上线下、家里家外、日鲜日配”,日供应标准团餐5万份。“园区的优势就是我们的优势,园区一二三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食材,也为我们节约了配送的时间,这让我们开发新产品有了底气。”鲜时公司经理吴国英说,目前公司研制的蟹黄汤包已进入试生产状态。

直面市场变幻,擦亮“鲜”字底色。“鲜食之都”以“鲜”字为标,培养了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也吸引来一批国内知名的龙头企业。2022年,园区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69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

“鲜”字为底

拉动产业与产业同向集群

园区有特色,产业有方向。近年来,泰兴农产品加工园区以“鲜食”为底色,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融合发展,园区一二三产业悄然融合成群。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珍稀食(药)用菌研发、种植、销售的现代农业高科技公司,部分产品直接卖给江苏鲜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而生产菇所需要的麸皮来自恒悦米业和宇宸面粉,所产生的废料则成为现代农业的有机肥,送给种植大户。

“鲜食之都”的产业集群,正以产业链的形式浮出水面。园区百汇农业、丽佳农牧、鼎汇食品与永盛生物签订动物血供应协议;鲜时农业与恒悦大米、百汇农业等形成供应合作。宇宸面粉、超悦农业、鼎汇食品和丽佳农牧与市内商超、酒店形成了稳定的供货关系。相关企业与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形成合作,实行订单种养。

集群的优势让“鲜食”的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同时也对园区的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农批畜禽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是中国供销集团下属的专业冷链仓储物流公司,园区创建“鲜食之都”的新局面推动公司拿出新规划。中农批公司总经理郭睿说,中农批在二期工程建设中,规划了“智慧冷链”“科技孵化”“教研中心”等板块,目的就是为园区的企业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即将落户园区的预制菜企业的项目负责人说,泰兴农产品加工园区最吸引他们的地方有两个,一是齐备的产业链,这里基础食材门类齐全,互相之间可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二是优良的营商环境,在这里创业,省心省力省钱。

为了让驻园企业有“家”的感觉,安心、放心、舒心开展经营,园区推行“一月一走访”“一企一专员”“一月一平台”“一季一专场”“双月一座谈”“一办到底”“六个一”服务,其中“一月一平台”就是为供需双方搭建沟通平台,全力支持促进企业发展。

江苏丽佳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鸭繁育、苗鸭孵化、肉鸭饲养、肉鸭屠宰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化龙头企业。随着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运输成本、原材料成本迅速提升,公司一度陷入发展僵局。园区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帮助企业联系周边饲料供应商,帮助企业开展委托养殖,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公司2022年回收屠宰肉鸭达1200万羽,比2021年增加了近一倍。

园区建起了现代农业展示展销中心、数字农业管控中心、农产品和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电商产业中心、智慧冷链物流中心和食品科创服务中心,驻园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贴心服务。

“以前投标时,为了一份检测报告,要到外地送样品拿报告往返好多次,没个一两周办不下来。现在园区就有专业检测中心,检测化验方便多了。”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开荣说。

疫情期间,园区驻厂员下沉到一线企业,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解决核酸检测等问题。宇宸面粉副总经理谢平贵介绍,疫情期间,正值宇宸面粉的新技改项目加速建设,在园区的帮助下,公司防疫工作有序开展,保证了容量为5000吨的自动化配粉车间顺利完工。

“今年疫情期间,我们每天有70多车的鸭饲料要运出去,还有70多车的肉鸭要送进来,多亏园区为我们协调了通行证,有一次还协调了消防车在高速口为我们的肉鸭淋水降温。”丽佳农牧总经理吴加文说。

“鲜”字为本

带动农户与企业同心共赢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讲究一个“鲜”字。这就要求“鲜食之都”的食品要高速度高质量从田间走向餐桌。

泰兴地处长三角地域中心,京沪、宁通和盐靖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从泰兴出发2小时可到达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机场有7个,1小时可到达的高铁站7个,4小时内可到达长三角27个城市中的23个。泰兴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通用码头和专用码头;泰兴和无锡、苏州同属“1小时经济圈”,和上海、南京同属“2小时经济圈”。

这是“鲜食之都”的地理优势,但如何让附近的农户安心地为“鲜食之都”生产绿色食材呢?近年来,园区全面梳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周边乡镇的种植、养殖优势资源,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和农产品资源清单,定期发布农产品需求信息,引导加工企业精准对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各类合作社,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企融合共赢模式,带动农民主动参与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江苏恒悦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优质大米的企业。公司拥有2万吨的低温保鲜仓库和先进的烘干设备。近年来,公司每年接收500多家种粮大户的大米,让种粮大户安心种粮吃下“定心丸”。

“我们的低温仓储和智能烘干为种粮大户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在往常如果遇到连续阴天,百姓这一季的大米品质都不会好。现在,百姓直接将米拉到恒悦烘干仓储。越是阴雨天越是收粮忙,这几天每天都有1200多吨米进仓。”恒悦米业董事长钱光华说。

如恒悦米业一样,园区的丽佳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与周边地区200多家农户签订了委托养殖合同,公司输出标准饲料、标准鸭舍和统一管理方式,每年回收肉鸭1200多万羽,户均收入20多万元。江苏鲜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年收购本地农户蔬菜5000多吨,带动农户1500多家。

“过去种萝卜,即使知道市场价钱高,也不敢种多,怕有风险啊。现在放心了,园区建了保鲜冷库,园区的公司给我们下订单,还给我们搞培训,教我们如何选种、如何用肥用药,我今年种的萝卜已达到800亩。”新街镇种萝卜大户徐进取说。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确保种植户有稳定的收益。刚开始时,我们就怕种植户因效益不好一走了之。现在情况不同了,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不但种植户稳定了,而且不断有人来问村里还有没有成片的农田了。”泰兴市新街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叶彬说,“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调动了农户种田积极性,镇上现有高效农业业主146个,常年用工近36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占75%,年均打工收入1.6万元,2021年园区核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其他村农民人均年收入20个百分点。

“创建‘鲜食之都’,目标是让农民口袋鼓起来、百姓的餐桌靓起来!这里的‘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让中式食品种类更多、质量更好、味道更鲜美;二是指开创中式食品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之路,‘靓化’也有‘量化’的含义。”园区管委会主任王飞说。

创建“鲜食之都”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壮大“鲜食之都”。园区“十四五”总体规划描绘出未来泰兴现代农业产业美好前景:“入驻食品企业100家”“销售收入200亿元”“培育或招引3家上市企业”“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实现工商税收5亿元”“建成六大中心”……

“创建‘鲜食之都’,是一条以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之路。欢迎有志于现代农业发展,有志于鲜食产业创新的企业、精英和科研机构关注我们、加入我们,共同创建‘鲜食之都’,传递‘中国味道’!”园区党工委书记王晓云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