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茗的英文名要叫“goodme”,聊聊餐饮品牌取英文名的逻辑

路过一家新开的奶茶店,看到一个英文名‘’goodme‘’被大灯打的很亮眼,仔细一看,原来是古茗。最近在几个商场里,发现喜茶的”heytea”也在很醒目的位置。

很多品牌为了在消费者心中显得更加“时髦”,或者说为了以后的出海,往往都会取一个英文名。于是在好奇心驱使下,我研究了下这些餐饮品牌的英文名,发现还挺有趣,各有特色。

简单总结了一下它们的取名类型和风格。

就看到的大部分品牌来说,它们的英文名和中文名基本没有什么词义上的相关性,就好比“goodme”除了发音和古茗有点像,其它方面完全联想不到古茗。但是good这个词,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很熟悉,me也很常用,组合起来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很容易接受,并且也有很强辨识度,很容易能够记住,所以其实类似于古茗这样的取名方法,还是一个还不错的形式。

类似古茗这样的,我称之为“音译造词”。

首先它是一个生造词,原本不存在,是两个词的组合,形成一个新词,其次它符合原本的中文名的发音,老外讲“goodme”的时候,中国人听了也很容易就能联想到是古茗。

再说喜茶,“heytea”,喜茶起源于广东,粤语的喜字发音是“hei”,和“hey”很像,而“hey”是英文里打招呼的意思,这样的组合也很好,辨识度同样很高,特别容易记住,其实也是一种“音译造词”。

同样的,外国品牌采用“音译造词”转成中文名的,最典型的就是星巴克,“Starbucks”,直接音译过来,再新造一个词,“星巴克”,好记不拗口,又符合原本的英文发音。

其实再拓展开一点,离开餐饮行业,会发现采用这个方法转换中英文名称的行业和品牌有很多。

汽车行业的奔驰,宝马,福特,几乎都是音译过来,然后用贴合中国本土的文化认知的词语来当做中文品牌名。

地产行业也有用中文音译,生造英文词的,例如龙湖地产的英文名“longfor”,龙湖发家于重庆,重庆话的“hu”发”fu”音,“longfor”发音和龙湖两个字很像,而且long和for本身就有寓意长远的意思,所以直接转换过去,简直神来之笔,非常玄妙。还有万科的“vanke”,英文里是没这个词的,但是这个词乍一看,还挺高级,其实也是一个音译的新造词。

除了“音译新造词”,还有“拼音词”。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可以理解为就是拼音的转化。特别是对于一些名字比较长的餐饮品牌来说,就是没办法的办法,例如很多火锅品牌都出海了,小龙坎,海底捞,付小姐在成都等等。

海底捞的英文名直接叫“hai di lao hot pot”;小龙坎的叫“shoo long kan hot pot”,这个好歹还改了个字,估计是照顾到外国人发音不好发“xiao”;而付小姐在成都只能叫“miss fu in cheng du”,这个名字在中国,还能说感觉很文艺,挺有调性,但是在国外,那些老外估计会一脸懵,这啥呀,这居然是一家吃hot pot的店?

展开全文

当然,除了这种直译的,还有翻译的。

翻译的大都很直接,中规中矩,只要本身的字面意思含义不太差,其实也能起到助力营销的作用。

其中典型的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瑞幸咖啡,瑞和幸反正都可以理解为是幸运的意思,所以直接翻译成“lucking coffee”,这个是中文的字面意思本身比较好理解的情况,但有一些中文名称本身就已经容易产生歧义 ,翻译过去也会比较尴尬。

例如中式餐饮品牌绿茶餐厅,翻译过去的英文名就是“green tea”,老外很容易会以为这个是喝茶的。所以这种翻译名就很尴尬,国内知道这个品牌的人多数都是吃过的,认知被教化了,但外国人没有,绿茶餐厅里面有些菜式的确很有绿茶元素,但是它不是喝茶的,是吃饭的。名字很影响顾客的选择和判断。

还有奈雪的茶,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日本特色,奈雪的茶,查到的外文也是“nayuki”,英文里没有这个词,查了下,这个其实就是日文的翻译,所以这个品牌的英文名也是直译的。

还有个欢牛蛋糕屋,是做蛋糕甜点的,看到英文品牌名是“happy cow”,也是直译的,有点怪怪的感觉,如果是吃牛排就挺好的,但它是做蛋糕的。

还有很多很多中式餐饮品牌的英文名没有写到,毕竟太多了,稍微留意了一下,会发现这些餐饮取的英文名还挺有意思。

其实作为品牌来说,中国的餐饮市场足够大,出海只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战略布局,取个洋气的英文名只是出海的一小部分,只要有足够的的文化自信,哪怕出海了,在店招上,英文名也可以放在原本的中文品牌名下方,有一行小字就够了。

而且国内的受众,大多都还是只记住中文名,一个英文名或logo的作用并不是特别大,甚至不如一个标识来的有效果。

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喜茶英文名叫“heytea”,但是对那个喝茶的小男孩的标识就很有印象。

(关注暴走胡老板,助力开店成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