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全民“彩票热”:2元就可以抽到桑塔纳?其实是一个大骗局

引言

小时候看《哆啦A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只机器猫,满足我们所有幻想,但机器猫终究只存在想象中。古人云:“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我们只有通过双手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

二十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信息为这个时代注入了更多新鲜活力。90年代的中国也有着极不平凡的经历,90年亚运会在北京开幕、97香港回归、99澳门回归。

90年代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两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腰包鼓了,周围的新事物越来越多了。

但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有些人就异想天开,把致富希望寄于抽奖。也因此,在90年代刮起了一阵风靡全国的抽奖狂潮。

▲抽奖活动旧照

0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房价和股价都受到了影响。全国上下袭来一股炒房热和炒股热,很多人一夜暴富,也有人倾家荡产。经济增长为百姓带来更多工作方式和机会,当然也有不法分子趁着机会投机倒把。1

933年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大量国企承包给个人,很多工厂开始精简人员,一股“下岗潮”袭来。很多人下岗后在家找不到工作,就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梦。

一个夏天,石家庄大街上出现了中国第一批彩票,于是一股全民“彩票热”即将诞生。

展开全文

▲奖品旧照

彩票最开始从河北被人们关注,一位叫温国斌的年轻人中了一等奖2000元钱,一时间成了社会焦点。

当时人们一个月工资也不过几十元,而两千元可谓是巨款了。温国斌用这两千元在家乡办了一场极为风光的婚礼,让众人羡慕不已。于是大家都想去碰碰运气,很快彩票推及全国,风靡一时。

在买彩票的狂潮下,还衍生出一种“2元抽桑塔纳”的抽奖方式。

在当时,一辆桑塔纳价值13万,而且有钱也买不到,要由单位开证明才有资格购买。而且这种抽奖方式平时还没有,只有在物流大会上才开放,奖品除了桑塔纳还有各式各样稀奇玩意。

▲物流大会旧照

因此每到物流大会上,人们就会看到抽奖台前,黑压压的人群互相推搡,争着赶着买彩票。生怕自己手中溜走了桑塔纳一般。

奖票有千万张,可桑塔纳只有一辆。

在这场彩票狂潮中,只有极少的人成为万中挑一的幸运儿。

02

桑塔纳抽奖一时间受到众人追捧,在1997年的一次地坛庙会上,一个三岁孩子抽中一辆桑塔纳并上台领奖。

这件事上了当地报纸,也使人们购买彩票狂潮爆发到顶点。随即一些不法商人嗅到了其中商机,蠢蠢欲动。渐渐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桑塔纳"大奖出现。他们当街摆放车辆,现场刮奖,中奖者立即被工作人员请到台上,披上红花,领取奖品,敲锣打鼓地送回家。

▲抽中桑塔纳的小孩照片

可事实上这些大奖背后多由人为操作,存在黑幕。有报道称,多处汽车大奖设限时间5天,竟每天有人中大奖。

实际上这些中奖人都是举办方的托,每天去领奖就是给群众造成假象让人误以为奖项占比很大,引来更多人抽奖。

为了给活动增加噱头,举办方甚至会请一些名人到现场,进一步吸引人们购买票券。

在黑幕操控下,大奖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比起票券的收益,奖金的价值早已不值一提。可以说这次抽奖热将人性缺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商人运用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和侥幸心理赚得盆满钵满。

▲福利彩票发行宣传车照片

03

直到2004年,这场“彩票骗局”才被众人揭开真相。2004年,西安街头一场抽奖抽中宝马车的活动引起了全国轰动。当时主办方找来三个"彩托",本来是安排他们进入到最终的抽奖环节,再根据提示去抽装有大奖的信封。

可没想到负责人操作错误,让12万奖金和一辆宝马的大奖落到了“局外人”刘亮手中。

不甘心的主办方欺骗刘亮让他还回大奖。没想到,刘亮一气之下跑到西安体彩售票处,跳楼自杀了。

警方介入后,发现了这次活动中的"彩托"和作假人员。两个主要作案人员分别被判坐牢19年和13年。

其实,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彩票作假事件出现,诈骗金额达到上千万元。

▲桑塔纳照片

结语

买彩票和赌博是一样的,其本质就是勾起人们对金钱的欲望,然而欲壑难填,赢了的人还想赢,输了的人想翻盘,就这样不断循环永无止境。就像豫章子在《送匾》中说:”以为必中而遍问星象者,亦是白日做梦"。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个人能力,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只有你足够优秀,幸福的天平才会向你倾斜。

参考资料:

《孔子家语·入官》

《送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