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最致命的,不是读书人的清高

01

没想到,这两天孔乙己又火了。

“学历不但是我的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这句深刻而扎心的独白,引来众多年轻人的共情。

大家竞相效仿造句,抒发自己的感慨:

“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做前台服务员,营业员,收银员,奶茶店店员。可是我上过大学,我拉不下脸,虽然工作没有高低贵贱。”

“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由此,还诞生了一个新词:“孔乙己文学”。

02

孔乙己是谁,相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

他是鲁迅笔下的人物,身着长衫,却只能站着喝酒。

穿长衫,代表着他有读书人的清高;站着喝酒,说明他没钱。

根据标准的解读,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这当然是对的。

但同时,也有他“生活上四体不勤,好吃懒做”的因素。

这一点,鲁迅在小说里描写得很明白: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展开全文

03

小说中的这一段话,让我们看到了孔乙己的四个特点:

一是书读得不行,连秀才都没有考上;

二是不会营生,没有本事挣钱养家;

三是有一技之长,能写一笔好字;

四是好喝懒做,不想靠劳动谋生,而是去偷。

很显然,孔乙己不是像骆驼祥子一样,天天努力工作却被现实逼得无路可走,他是有机会也不干。

说白了,孔乙己只是一个读过书的小偷而已。

孔乙己最致命的,不是读书人的清高,而是自己的懒惰,不是放不下架子,而是付不下辛苦。

妄图不劳而获,才是他最大的问题。

这样的人,古代有,现代也有,中国有,外国也有,和读不读书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04

很显然,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不是孔乙己。

孔乙己被穿长衫的看不起,也被短衣帮看不起,被掌柜看不起,也被小二看不起,他只是所有人的笑料,是大家调侃的对象。

我们的青年大学生,显然和孔乙己不存在任何可比性,他们就算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照样还是这个世界的未来。

其实,有些大学生将自己和孔乙己相比,只是在自我调侃。

孔乙己是没有勇气承认自己是孔乙己的,能够调侃自己的人,其实都是勇敢的人,自信的人。

我相信,他们在经历短暂的困惑和阵痛之后,会勇敢地走入生活。

只要能够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勤劳与汗水养活自己,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为自己赢得尊严。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