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为啥受到中学教科书的衷爱?其实它真的无甚阅读价值

《堂吉诃德》不知为何,深受中学教科书的热爱。很久之前,我就买了一本“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中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系列《堂吉诃德》。当时,我早已中学毕业,颇为羞愧自己连中学生的必读书都没有读完,便尝试着把这本名著读下去,但是数次读了一个开头,就无法读下去。

直到最近,听闻《堂吉诃德》又被列入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备选书目了,于是,把多少年前买的簇崭如新的《堂吉诃德》给翻了出来,决心重新当一回中学生,把这个必读的书给读完。

查了一下资料,目前,《堂吉诃德》是人教版“名著导读”板块的推荐书目、课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备选书目。

把上下两册的《堂吉诃德》读完,依然觉得,这不是一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没有什么有益的促进作用。而实际上,我们也很少看到有一个中国作家,说他是从《堂吉诃德》里获得了写作秘诀,激发了写作动力,习练了创作技巧。反正我没有看到一个中国作家,把《堂吉诃德》挂在嘴边,奉作圭臬,当作圣经。

展开全文

那么中国作家有没有追捧外国作家的作品?当然有。莫言就声称他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中获得了大量的创作启迪与语词上的师从典范,我们其实可以比较一下,莫言的语言用词中的一些特异性的色彩、动感修辞均来自于《静静的顿河》。

雨果的汪洋恣肆、黄钟大吕的《悲惨世界》也成为中国作家中的豪放一族的效仿经典。可以说,大量的外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启迪了数代中国作家,但是语文教科书里选择的一些中学生必读的外国名著,往往是中国作家猪不吃、狗不闻的异类作品。

像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也是列入中学生必读书目的一本书,但这本小说在狄更斯的作品系列中也是属于令人昏昏欲睡的系列,很少有作家提到这本近似于游记的讽刺小说。

但中学教科书就是喜欢这种枯燥无味的、以游记风格结缀小说架构的文学作品,也许这类作品回避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境的揭露,不至于让中学生陷入人心唯危的险境,也少了许多窥测人物内心而带来的污人眼目的私密透视,所以这类缺乏激情、无甚灼热、干巴无趣的作品,能够让中学生不至于受到更多的危言耸听的感染,从而得以长驱直入中学生课本与课外阅读教材。

但是,这类脱离与抛离人物内心隐秘角落抒写的作品,即使是一个成人,也难以从作品中获得共鸣,更不会把这些作品当成生活的教科书。所以,《堂吉诃德》这类名著,听起来如雷贯耳,但是中学生读不进去,成人也不愿意读。

本人才疏学浅,觉得《堂吉诃德》让中学生阅读不下去的原因,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小说缺乏现实的合理性。

小说里的堂吉诃德,50多岁才开始人生的梦想实现,走出家门,去历险闯荡了。那么,之前他干什么去了?所以,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就让人无法理解。五十多岁,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是知天命的年龄,但堂吉诃德仍然如此懵懂无知,不知老之将至的使命所在,所以,中国人是很难理解堂吉诃德的。

堂吉诃德的人生经历几乎一点没有,他之前就没有出行吗?竟然对社会认知已经降到归零的程度,连风车、羊群都不认识,把它们当成假想敌,这是叫人不可理解的原因。一个不典型的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体,只会得出叫人无可理喻的尴尬回应。

堂吉诃德出行江湖,凭借他的弱不禁风的资质,竟然能够把骡夫打得落花流水,同样难以置信,像他这样两手没有搏鸡之力的书呆子,闯荡江湖,应该早就碰壁才对。奇怪的是,堂吉诃德竟然能够多次大获全胜,这似乎有一点韦小宝的狗屎运的成份在内。但韦小宝还毕竟凭借的是他的投机取巧、巧舌如簧的功夫,但堂吉诃德体力没有体力、智力也不正常,竟然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江湖上赢得一个名声,同样让这样的小说,缺乏基本的现实真实性。

二是小说的结构是一种松散性的游记结构。

两卷本《堂吉诃德》,严格地讲,就是一本游记小说,它的框架是松散的,没有上紧发条的。可以说,没有提炼,没有架构,没有设置,只要采用这种架构,可以把故事无止境地延伸下去。而这种结构,正是《天方夜谭》、《十日谈》这类脱胎于民间文学作品的共性特征。而在《堂吉诃德》中,还插入了一篇与主人公没有什么关系的独立故事,可以看出,堂吉诃德不仅本人仅仅是一个游记的主角,连缀起了闯荡世界的众多见闻,同时还通过这个人物的视角,串联起了独立的单篇故事。

这样的长篇小说,还属于早期的一种文学生态体系,难以看到自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开启的更为现代的一种长篇小说模式,与现代文学能够采用的文学经典叙述方式相比,还属于一种原始的与民间文学距离甚近的文体风格,根本不能给予学生以一种长篇小说代表性的经典模板的启蒙与传授。

《堂吉诃德》这样的小说,读与不读一个样。

三是小说里的人物刻画偏离现代读者的接受阈值。

《堂吉诃德》的小说里,充斥着大量对话,而这些对话根本不是什么真实情境下的节约的、收敛的、现实性的语言交流,而完全是一种似真似假、似是而非的唠叨不休的大汇总,有的章回,就是两个人在那里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而一旦涉及到关键的与情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情节,却一笔带过,这样冗长的对话,挤兑了关键的情节进展,这种放任自流的长篇大论,只是让人物承担了为作者代言的任务,而没有赋予人物以独特的个性与心灵的映射。

四是小说里的社会背景,中国读者几乎一无所知。

《堂吉诃德》里涉及到的大量的西方历史掌故,几乎中国的读者缺乏基本的了解与掌握,要读懂《堂吉诃德》,必须有充分的西方文化知识,这种知识储备,对于中学生来说,已经超过了他们能够掌握的范围。这类书,即使是一个研究者,也会在阅读中遇到重重障碍,让中学生陷入到大量的涉及到骑士小说、西方文化经典、西班牙谚语的特殊语境中,即使不晕头转向,也会一头雾水。

五是语言启迪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一本名著,总会给读者以语言历练上的典范与示范作用,能够让读者从中获得语言的学习范本启迪。但《堂吉诃德》只能说是一种早期的外国文学著作,它的语言,不但与中国文学隔了国度的不同,更隔了时代的不同,小说里的语言,经过翻译体的转述,只能是一种书面语的汇集,而小说里的人物对话,都是由书面语长篇大论地堆砌着的,如果能够通过这种语言,去学到什么精妙绝伦的范本的话,那么至多是一种脱离中国现实实际的“谈话录”这种文体,而这种文体,希翼能够学到语言的精髓,那完全是天方夜谭。

而奇怪的是,中学生推荐书目里就喜欢这种“谈话录”体作品,如《歌德谈话录》也是中学生推荐书目,一如《傅雷家书》这类作品一样,都是一种即时性、单方向的发言录,属于信口开河、信手拈来的文体作品,对接受者来说,它们都属于断章取义的只言片语,接受起来相当的困难。现在听闻《傅雷家书》被请出了中学教材,应该说是识时务的一种选择。

《堂吉诃德》里还有大量的西班牙谚语,主要出自于桑丘之口,这可能给《堂吉诃德》带来了某种接地气的民间气韵,但是这种西班牙谚语,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表述方式与习语用法,完全没有共同之处,如果一个中学生把桑丘口中的西班牙谚语都背得滚瓜烂熟,可能语文作业的批改者都无法忍受。

况且,说一句比较势利的话,西班牙的文化是不是当今世界上独领风骚的一支独门绝技,是不是一卷在手,能够覆盖重要的历史篇章与文化领地,相信每一个中国读者都有自己的掂量。把《堂吉诃德》这样的偏居一隅的西方文化作品当成经典要求中学生读懂、读通、读透,那完全是浪费时间,贻害学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