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从穷山沟的娃到纪委书记,打虎拍苍蝇,挽回国家损失6000万

2003年,一封信访信件从市纪委转到了县纪委,信中一字一句有力地控诉了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的一位干警何某。

通过对于信件内容的仔细研究,发现这是一起玩忽职守致人死亡的事件,自从王瑛接手了此事以后,立即组织起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然而在案情到达了关键节点时,却遭到了不一样的压力,甚至有匿名人士传来口信:有人敢查这个案子,就是自讨苦吃。

面对这样赤裸裸的威胁,王瑛并没有退却,她马上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斩钉截铁地告诉所有参与案件的工作人员:“自古以来,都是邪不压正!我们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王瑛

为了增加办案效率,同时降低不必要的风险,接下来的五天五夜时间里,王瑛和所有工作人员吃住全部在办公室,前后共经过了两个月的艰苦攻坚,与这起案件有关的十名领导干部全部受到了相应的处分和法律的制裁,这件事也让不少人重新认识了王瑛,一个钢铁般的女人。

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得罪过很多人,但是我从来没有得罪过纪委书记这个称谓。”这句话自从说出以后,便让无数领导干部和群众为之动容,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古以来邪不压正”。

展开全文

从穷山沟到纪委书记,王瑛完成了人生中的巨大转变

王瑛于1961年出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她小的时候就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自己不断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也一直这么做的,从小学习条件都非常优异,虽然是个女孩子,可依旧帮助家庭做一些繁重的农活,这也让她从小就养成了艰苦耐劳的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以高分考入了西南民族学院,经过了几年的苦读,她最终被分配到巴中县畜牧局工作,随后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沉淀,被调到纪委成为了一名检察干部。

这个从穷山沟出来的娃一路坎坷地走到了纪委书记的位置,曾经打虎拍苍蝇,为国家挽回损失6000万。

巴中这片土地在近代史上是被红军的鲜血浸染过的,当年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有2.2万南江人参加了红军,最终有1.6万人牺牲在前进的道路上,这里是革命老区,同样也是偏远的山区和贫困地区。

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她也了解了很多当年红军奋斗的故事,信仰的力量在她的身上不断扎根,这也最终铸造了她的忠诚。

她的个头只有一米五四,看起来瘦瘦小小的,根本不像一个手上握着权力的干部。

不过,也正是这个瘦瘦小小的王瑛,多次让腐败分子见识到了反腐的威力,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在她面前讲所谓的人情是根本走不通的,王瑛的心目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只要是被她发现哪个地区存在腐败的情况,就会一定要坚持追查到底。

如今的南江地区,依旧流传着“有事找纪委”的说法,这跟王瑛在当年留下的影响力密不可分,这也正好说明了,王瑛在担任纪委领导期间,不仅将各种腐败问题处理得十分到位,同样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提供了巨大保障,这是王瑛的初衷,也是她一直所坚持的东西。

2005年的夏天,南江地区的气温很高,潮湿的感觉总会扑面而来,纪委书记王瑛下乡考察,结果路过一个汽车站的时候,竟发现路边躺着一群人,他们仅仅带了一床席子,就随意的将头伸进背篓之中,席地而睡。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王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本就该是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负责,这么多人就这样随意的睡倒在地面上,可以想象他们的生活究竟有多困难。

那天,她专门下了车,和这些人聊了很久,他们就是被当地称为“背二哥”的一种民工群体。

这些人大多依靠背运货物挣苦力钱,由于干活的地方距离自己的家中很远,来回折腾肯定不太方便,宾馆的价格又比较高,如果每天都住在宾馆里,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他们大多是家庭中的顶梁柱,还需要拿钱回家,因此就形成了能省则省的习惯。

王瑛看到这一幕后,心想:这就是民间疾苦的声音,仅仅在一个县城外面就能看到如此多的“背二哥”,还不知道整个南江地区有多少这样的存在,现在是夏天,躺在外面有不少蚊虫叮咬,这些就算都能克服,可到了冬天,这些“背二哥”又将何去何从?

为此,她专门回到县委政府,与主要领导一起开了一场会,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背二哥”的住宿问题。

最终,在县委政府的努力下,一家“背二哥宾馆”在南江县开了起来,在这里,每个人每天只需要付5毛钱的住宿费便可过夜一晚,对于这些“背二哥”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这些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重新开始。在王瑛的认知里,解决“背二哥”的住宿问题,仅仅是“治标”,想从根本上杜绝这些现象的出现,还是要“治本”,那就是脱贫。

在“背二哥宾馆”成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宾馆内住进过无数“背二哥”,王瑛趁着他们聚集在一起,还开放了培训技能的农民夜校,用扎实的理论配合上技术让这些“背二哥”慢慢有了脱贫致富意识。

现如今再看当年的那一批人,不少都在县城中买了房子,再也不用住在宾馆里了。还有“背二哥”表示说:“如果不是王瑛书记,那么自己将会一直都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背老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王瑛的形象就是改革开放中纪检监察干部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了王瑛这样的优秀同志在,南江地区才会流传着“有事找纪委”的说法。

而身为纪委,王瑛也凭借着自己的“铁腕风格”查处了多起疑难案件,加起来有五十多起,无论是碰到什么样的困难,王瑛都会坚持一查到底。

大大小小的案件加起来,王瑛和她的同事们共同为国家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6000多万元。

王瑛身上的担子很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她深入全县四十多个乡镇,白天就要去调查情况,到了晚上又要和同事们一起加班研究对策,由于操劳过度,有一次再在回家准备洗澡的时候,她的头部不小心撞到了门框上,鲜血瞬间喷薄而出。

司机小谭在了解到情况后,赶紧赶到王瑛家中,将她送往医院,在那里她缝了八针,再次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了。不过,由于第二天早上还有会议要开,她还专门嘱托司机不要告诉自己的同事们,在见到同事们的时候,她的脸上依然挂满了微笑。

她的亲弟弟曾经还提出过特殊关照的需求,不过被王瑛直接拒绝了,她对手下的人也是同样的要求:我们手上的权力,都是公共权力,如果谁要以权力谋私,那就是对人民的一种背叛。

不过,在当时不少人眼里,王瑛都是“将小事办大”,各种阻力接踵而来,甚至包括一些指责、威胁和谩骂。面对这样的情况,刚上任不久的王瑛并没有因此退却,反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鼓舞一线办案人员。

理论上来说,留置室内怎么会有人自杀呢?值班民警当时正在做什么?

不过,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起普通的意外事件时,一封举报信转到了县纪委,信中就具体指出了一位当事民警在办案的过程中玩忽职守,最终导致该名女子的死亡,他本人如今依旧逍遥法外。王瑛接到举报信以后格外重视,要求一定要查出这件事的原因和始末。

不过,此时她面对的可是一众长期在一线执行任务的政法干警,他们的工作能力也大都很强,取证工作也在一时间陷入僵局,为了能早点让事情水落石出,王瑛和同事们日夜奋战,多次和涉案人员反复谈话,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不过,在当时不少人眼里,王瑛都是“将小事办大”,各种阻力接踵而来,甚至包括一些指责、威胁和谩骂。面对这样的情况,刚上任不久的王瑛并没有因此退却,反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鼓舞一线办案人员。

后来,当真相大白的时候,所有人才长舒了一口气,有十几名涉案人员全部受到了制裁,这件事才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不过,在王瑛的心里,惩治干部不是最终的宗旨,她说:“教育和挽救干部,才是我们的天职。”

为了能让广大干部队伍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让南江地区富裕起来,她提出了“五个零”的工作方法,改变了南江投资的软环境,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南江地区村级信访案件在全县的案件中比例大幅度下降。

累倒在抗灾一线,不料查出重病

这样的结果,或许也是天妒英才。

此前,这位尽职尽责的纪委领导干部由于长期高强度工作,就算身体有了不舒服也没时间去看,这就导致疾病在她的身上愈演愈烈。

2006年7月的一天,南江县遭遇了特大旱灾,王瑛作为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当即便选择赶往一线参与救灾,不过没过多长时间,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倒下了。

起初大家只是以为这位书记实在是太累了,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下,不过一经检查,医生却发现她已经是肺癌晚期,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多了。

王瑛本人却很乐观地接受了结果,她说:“我也知道,现在没有多长时间了,不过也是干一天算一天了,我非常热爱纪检这份工作,并且打算在岗位上坚持到最后。”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瑛一边在一线奋战,一边治疗身上的疾病。

在汶川大地震时期,王瑛还在重庆市的新桥医院接受化疗,不过她依旧十分挂念着南江县的百姓,当得知南江正在进行抗震救灾时,她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连夜赶回南江,抱着脆弱的身体依旧投身在抗震救灾的一线,不断查看着灾情和救援情况。

在这期间,她深知每一笔救灾资金和善款都将会对灾区带来极大的希望,为此,她专门敦促着救灾资金的发放,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依旧是几乎不眠不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科。

2008年11月,王瑛还是因为肺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先后被授予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改革先锋”以及“最美奋斗者”等多个荣誉称号。

她的一生中,最爱的植物是红叶,她觉得红叶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风骨和品格,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养育她的红色沃土,也被大巴山人民亲切的称赞为“永远的巴山红叶”。

由于她提出的“五个零”工作方式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不少外地客商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南江县的投资环境,现在更是一天比一天好,在这里投资,非常顺心和放心。”

2009年,王瑛的事迹得到了广泛宣传,被改编为一部叫做《红叶魂》的沪剧。南江人民也永远没有忘记这位优秀的领导干部,在王瑛去世以后,南江县一直开展着“王瑛精神伴我行”相关主题活动,这也成为了当地党员干部廉洁教育的必修课程。

这位被百姓称为“永远的巴山红叶”的人永远落在了南江这片热土,她是一潭春泥,守护着南江百姓,让南江人民欣慰的是,王瑛2009年获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后来,上级领导更是作出了批示:王瑛同志是优秀的纪检干部,要广泛学习她的感人事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