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诗词大会》:一起相约诗词里的人间欢喜 (第一场诗词汇总)

兔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25日,《2023中国诗词大会》正式开播。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2023中国诗词大会》围绕“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十个关键词,以“欢喜”为始,以“远方”为盼,回归诗意的共同落点,给人以温暖力量。

跨越凛冬,神州大地正抖擞精神,迎接新春。《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一期以“欢喜”为引,妙用古典诗词中所呈现的新成长、新风光、新气象,将前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下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映照,建立古代风俗与当代风貌的深度融通,汇聚起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向心力,激发起人们以诗为桨、破浪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无论是杜甫“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所传递的家国情怀,还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所流露的傲然骨气,都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大欢喜。这些从诗词中提炼的“欢喜”滋养着普通民众对于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忍不拔的乐观精神,凝聚成人们同舟共济、守望互助的磅礴力量,共同书写平凡岁月中的英雄史诗。

节目紧扣时代主题的主流叙事、紧跟社会发展的鲜活呈现,以诗词呈现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切面,让不同的主题故事落脚于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一段段鲜活的经历,与现实社会产生最广泛的链接,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来自各行各业的诗词爱好者在舞台上讲述诗词与灵魂的碰撞,铸就了观众心中无数个高光时刻,完成了一场穿越历史长河的心灵相拥,让传统焕发新生。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诗词中既有欣欣向荣的古韵胜景,也有熠熠生辉的青春光芒。自第一季节目起,百人团同场竞技就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制特色。在强化这一特色的同时,节目也在不断创新赛制,丰富内涵。在第八季中,团战赛制全面升级,更有难度值拉满的“位置飞花令”,让紧张激烈的竞赛比拼成为诗友们切磋技艺的嘉年华。

与此同时,“沉浸式演绎”“诗词抢答题”“身临其境”“画中有诗”“民间出题人”等丰富的赛制形式以生动趣味的方式充分展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美,激发参赛者以新经验、新感受、新视野,洞察诗词在当代生活的“落地生根”。AR、VR等技术的融入,成功还原了经典场景和意象,把传统文化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清楚”“活起来”,成功绘就新时期电视艺术的创新气象。

展开全文

主持人开场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康震问候语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蒙曼问候语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春景》

大浪淘沙题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观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

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

——苏轼《发广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将进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岁朝图第1题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其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西洲曲》

岁寒清节凭谁共,折得梅花及早归。

——明代·郑真《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所藏画 其四 折梅图》

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汪曾祺《岁朝清供》

岁朝图第2题

雪花深数尺,冰床厚尺馀。

——南北朝·庾信《寒园即目诗·寒园星散居》

绳床殊古制,冰上可拖行。

——清代·乾隆《腊日观冰嬉因咏冰床》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白居易《卖炭翁》

描述线索题1

眼看鱼变辞凡水,心逐鹦飞出瑞风。

——唐代 陈标《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

继得蟾宫桂一枝。

——宋代 赵抃《喜十二弟登第》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描述线索题2

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

——唐代陆龟蒙《对酒》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苏轼《洞庭春色》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

描述线索题3

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白居易《长恨歌》

愿做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描述线索题4

三日悬弧应是喜,十年结实未为迟。

——宋代·杨亿《闻扬州柴给事有弄璋之庆寄诗贺之》

啼声已识是英物。

——宋代黄公度《次方咨谋韵贺郑宋英弄璋》

草堂新得弄璋诗。

——明 • 欧必元 《甲辰岁举长子冢贤吴中顾别驾述夫携其长公次公暨万伯文刘季德过村居为汤饼会枉诗见赠奉答一首》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诗经·小雅·斯干》

外景题1

西园一点红犹小,早被蜂儿知道。

——毛滂《调笑》

发毛似霜纷纷白,心地如砂炯炯丹。

——宋代项安世《以霜柿饷郑检法》

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长借日边红。

——宋代徐积《长春花其一》

外景题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千人千问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毛泽东《念奴娇 鸟儿问答》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毛泽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宋代 谢枋得《小孤山》

画中有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代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初到黄州》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唐代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见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其一》

飞花令:明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9.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1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2.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13.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4.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5.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6.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7.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8.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9.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20.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2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2.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3.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24.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25.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2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7.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8.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9. 悠悠一别已三年,相望相思明月天。

来源:黄河口晚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