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被判斩首,临刑前哈哈大笑,朱元璋得知后:免死赐匾封官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十四孝的故事》,而且古人在《弟子规》中对孩子在面对父母时的言行规范也作了要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正是古人对孝道如此看重,在古代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孝顺,在关键时刻往往能给他带来好运。

当然也有一种因病态心理而造成的愚孝,比如郭巨埋儿,这点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但对于真正的孝道就应该加以褒扬,这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有发言权。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余继登在《皇明典故纪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山阳民有父得罪当杖,而子请代者,太祖谓刑官曰:‘父子之亲,天性也。然不亲不逊之徒,亲遭患难,有坐视而不顾者。今此人以身代父,出于至情,朕为孝子屈法,以劝励天下’。其释之。”

因为孩子孝行,朱元璋就免掉其父亲的罪行,这点确实令人感慨。不过,朱元璋尊重孝子的所有故事中,最常被人提及的是免除一个16岁少年父亲死刑的故事。明朝洪武年间,南京有一个人名叫周琬的少年,刚满16岁。周琬的父亲是滁州的一名官员,因犯罪被判斩首。就在父亲即将被斩首时,周琬站了出来要为父亲请罪,请求监斩官能让自己代替父亲受刑。

展开全文

了不起,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如此勇敢,很快周琬要替父亲受刑的消息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刚开始朱元璋认为周琬是受人指使,随即命人将周琬斩首,可周琬临危不惧。杀头都不怕?这里面会不会有其他隐情?于是,朱元璋决定网开一面,将周琬父亲的斩首之刑,改为戍守边疆,相当于流放。

这里插一句,古代流放之人虽然不砍头,但也是非常残忍的,因为意味着犯人几乎一辈子回不来了故乡了。得知皇帝要把父亲改判“谪戌边”,周琬又不乐意了,“戌与斩,均死尔!父死子安用生?为愿就死以赎父!”周琬这是“得寸进尺”,朱元璋大怒,准备将其斩首在市曹(商业集中处)。

如果周琬就这样死了,也不会被人铭记,奇迹性的一幕。即将被砍头时,蒋琬不忧愁,反而哈哈大笑,“帝察其诚,即赦之。亲题御屏曰:‘孝子周琬’。寻授兵科给事中。”

参考资料:《明史·孝义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