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 | 你的朋友圈有屏蔽过父母吗?为什么?

点击上方“辅导员说” 关注我们

微信朋友圈是年轻人“表演”的舞台,大学生们喜欢用朋友圈抒发自己一切的喜怒哀乐。当你在朋友圈的一句随口吐槽却忘记屏蔽父母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句“关心”往往让我们哭笑不得、猝不及防、五味杂陈......

所幸!朋友圈的“分组可见”功能,帮助不少同学保全了“朋友圈自由”。年轻人!你的朋友圈,对父母可见吗?

一、选择“屏蔽”,我们也有我们的“苦衷”

当我们还是孩子——

朋友圈屏蔽父母,或许是孩子对父母权力的一种暂时摆脱,诣在创造一份舒适的空间。学习生活中难免被父母唠叨,不想去争斗,只想辟一清静处,让心花静静绽放、不被打扰。这种心理需求的展现,是独立人格塑成的标志,是值得被理解和尊重的选择。在这份安适和恬静之中,自我意识慢慢萌芽,慢慢积蓄力量,等待一个成熟的自己在未来绽放。也许未来某天,我们会鼓气勇气,和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真正长大成人。

展开全文

当我们长大成人——

而长大成人后的孩子们,有时也会发现父母已老,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倔强,也有自己的软肋和逆鳞,也有属于他们的偏执和不接受。在这种理解和关怀下,将心比心,把一些不适合他们的内容屏蔽掉吧,让他们少操些心,给他们留下一份舒适和体面,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熟和慈悲。

二、选择“不屏蔽”,我们和父母可以共同成长

对父母开放朋友圈意味着对父母开放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开放的心灵,一个打开的自我,一份有勇气接受挑战、不屈不挠、光明磊落的选择。

我们的父母也许偶尔会不理解或是认可我们朋友圈的“畅所欲言”,也许会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苛责诘难,但在这一过程中其实我们彼此都在成长。父母在此过程中逐渐接受孩子在慢慢长大,我们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喜好,而作为孩子的我们也在摸索独立过程中与父母相处的分寸和尺度。无论如何,我们一定都赞同的一点——我们始终爱着彼此,从我呱呱坠地,到你慢慢变老。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会有一个分组叫做“ 爸爸妈妈”。

我们费尽心思修好一组图片,小心翼翼地敲出每个文字,想要在朋友圈里展示出一个最好的自己。

然后点开“不给谁看”,默默选择“爸爸妈妈”。

你害怕向父母展示真实的自己,抑或是你害怕自己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可你不知道,作为父母,他们最害怕的,是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滑动查看更多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其实,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也许有时父母的采取的方式欠妥,但毋庸置疑,他们永远是世界上最爱自己孩子的人,无论走到哪里,父母心中满满的只有“牵挂”。

“辅导员说”同心圆网络育人工作室

文字来源 | 朱逸凡

执行主编 | 韩超男

责任编辑 | 廉美萍

值班编辑 | 王雨薇

后台回复“读者群”

加入“辅导员说俱乐部”

投稿邮箱:fudaoyuanshuo@126.com

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联系电话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