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人机放飞在祖国蓝天上

□ 本报记者 杨频萍

13日早晨,当第一缕晨曦照在西北的沙漠戈壁滩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型号试验队队长王洪宪和伙伴们已经工作了两三个小时。起飞、切换各种飞行姿态、降落回收……无人机两三个小时的试飞过程,各专业组集中精神,配合默契。

作为无人机技术突破、装备研制的重要环节,试验试飞是无人机装备的试金石和检验器。王洪宪介绍,“无人机试飞需要足够大的空域,在无人机进入外场试飞与调试阶段后,试飞场地只能选在大西北荒无人烟的沙漠和戈壁滩。”

去年9月12日以来,为保障某重点型号科研设计定型,南航无人机研究院组织试验试飞队分批奔赴距离南京3000公里外的沙漠戈壁滩,开展新指标验证飞行试验。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天气里,队员们常常摸着黑,和运输车、测控车、加油车等5辆车以及2架飞机一起出发,行驶80公里开往外场,当雪亮的车灯划破大漠外场的夜幕,一天的工作就正式开启了。

“试验工作一秒都耽误不得,在试飞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随时应对处理各种问题,时刻都在与时间赛跑。”王洪宪说,有次在飞行前20分钟,大家突然发现了一个链路故障,按照以往情况任务将会被取消,当时测控组伙伴以最快时间爬到车上打开主板检查问题后,立刻启用了备用线路,近三小时全程手动寻找信号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为了提高效率,大家在各个环节都配合默契,拧成一股绳。”王洪宪说,在无人机回收环节,打开的回收伞足足有200平方米大的面积,需要迅速折叠,装回一个小小的背包里,不同专业组的队友们都会上前齐心协力,半小时内高效率完成回收任务。

早上7点出门,晚上10点以后才收工返回,半年多来,包括春节在内的近两百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大家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测控组唯一的女同事陈雪霁是无人机操作手,负责无人机空中飞行的各种姿态调整,时刻监控着无人机飞行状态,每次任务都要连续盯着屏幕五六个小时,飞行任务结束后,还有一起扛备用的电池、操作油机、架设天线等繁重工作……“这是国家给予的光荣使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都责无旁贷。”王洪宪告诉记者,要验证某型号的可靠性,需要满足无人机连续飞行200小时—500小时不出故障。“目前,在发动机可靠性补充试验中我们已经完成了31架次飞行,累计空中飞行时间70小时。在交付工作中,我们完成了技术状态变更飞行验证工作。第一阶段试验已经圆满完成。”

春日天气回暖,外场这两天平均气温在零下3摄氏度左右。“戈壁没有降水,风沙还是不小,但大家生活环境已经改善了不少。”王洪宪说,之前气温零下二十多度的外场,连米饭都煮不熟,大家只能啃面包,现在队员们一般可以吃点泡面、米饭了,伙食虽艰苦,但这群平均年龄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甘之如饴。

“我们要为国家研制出好的装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我们要再接再厉。”几天前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年轻的队员们都深刻感觉到,前进的动力更强了,肩上的使命感更重了。王洪宪说,大家正在积极准备后续试验,预计本次试验5月份结束,“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实干到底,用智慧和汗水为建设航天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