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反电捕蚯蚓工作获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的很多工作成果都纳入了中央、地方和各级政府的法规、制度、文件中,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绿会的反电捕蚯蚓工作又获纳入。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专章中提出:“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耕地的生物特性、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在微观层面的优化。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中国绿发会提起了“电蚯蚓机第一案”,该案以广东省中山市的三家电蚯蚓机生产企业为被告。起诉要求被告立即停止违法生产猎捕蚯蚓的电子诱捕装置,以消除对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权益的实际侵害和重大风险。2021年8月12日,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三家售卖电蚯蚓机的公司因出售猎捕工具,使购买者以电击方式捕猎蚯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依法承担相应的环境侵权责任。法院判决商家在全国媒体上刊登道歉声明、赔偿159万元的生态环境损失费用。2022年2月1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布维持原判。

拓展阅读:

绿会五小叶槭案、电蚯蚓案获《中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收录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CCTV-聚焦三农揭秘“灭绝式”电捕蚯蚓 | 绿会环境公益诉讼关注土壤生态健康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新华网、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案曾做过详细报道,该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典型案件。通过该案,生物多样性在人类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再次引起了人们思考。并且,该案无论是对法学研究还是法制完善都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蚯蚓未被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和“三有保护野生动物”,但它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却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而该案件的启发是:对于野生动物,我们要在重点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增加普遍保护、底线保护原则。

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文/Yang 审/绿宣 编/angel

◆市场需要那么多蚯蚓吗?滥捕背后,是对绿水青山的耗竭 | 周道生态文明(第160讲)

展开全文

◆ 保卫“地下工作者”,关注电蚯蚓问题 |《中国慈善家》记者采访周晋峰

◆ 三被告被判赔偿159万 “电蚯蚓”案二审尘埃落定 | 绿会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 电蚯蚓案三个被告均上诉 | 案件最新进展公布

◆ 在电商平台上售卖“电蚯蚓机”系生态破坏行为,商户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司法首次确认电击蚯蚓也属生态破坏 | 绿会电蚯蚓案一审判决

◆ 禁止电蚯蚓建议已报送全国政协 | 绿水青山离不开蚯蚓黄鳝

◆ 绿会电蚯蚓案将于11月24日开庭审理,欢迎关注

◆ 四川农村日报:使用电蚯蚓机,捕了蚯蚓伤了土壤!公益组织已提起诉讼

◆ 大量电击蚯蚓究竟对生态危害多大?听听生态专家的意见 | 绿会法律部召开电蚯蚓案研讨会

◆ 电蚯蚓案立案啦!绿会法律部报道

◆ 为何起诉售卖电蚯蚓机的商家 | 与相关文章作者商榷

◆ 周晋峰接受广东台采访:应加大对电蚯蚓设备监管和处罚力度,或就此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 过分!她竟公开教如何电蚯蚓,电商环境友好工作委员会呼吁“断子绝孙”的做法不可取!

◆ 请保护蚯蚓,它们是土壤健康卫士 | 电商无野行动关注在售"电蚯蚓机"、"地龙仪"等灭绝式猎捕工具

加入绿会【月捐人计划】

为地球及所有物种发声!

了解项目详情,请戳“阅读原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