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委员:完善剧本杀等“新兴业态”管理监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产业’依旧存在较大隐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坤说,很难想象,这些打着黄色“噱头”的剧本杀,几乎向未成年人“零门槛”开放。

今年全国两会,张坤提案建议完善剧本杀等“新兴业态”管理监督,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剧本杀、密室逃脱是玩家到实景场馆,“沉浸式”体验推理性质的项目。张坤表示,对于青少年来说,刺激、紧张的游戏环境,略带恐怖、悬疑的剧情等都给予他们丰富的感官体验。因此,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业态”在未成年人中占有较大市场。某款剧本杀App下载次数已达到2954万次。

不少色情露骨、暴力血腥的剧本充斥着剧本杀市场。而剧本杀店在经营过程中,几乎未对未成年人“设防”。未成年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小黄本”“暴力本”“恐怖本”。张坤认为,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业态”亟待加强管理。

此外,剧本杀App对未成年人使用也没有切实的限制。据App数据显示,不少色情、暴力剧本有超过百万位玩家体验过。另外,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密室逃脱等“新兴行业”内也出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情况。

2021年11月10日,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就是因为在密室逃脱的过程中借着场景昏暗,猥亵未成年少女,被判处强制猥亵罪。在美团等平台搜索“桌游店”字样时,“梦幻美少女俱乐部”“狐妖美少女 Cosplay桌游清吧”等带有暗示性字眼的店铺大量出现。在大中城市,这些店铺将近有100家。其中,一些店铺的雇员也为未成年少女。其实,这并不符合《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

张坤注意到,尽管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实际上,在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行业”依旧存在着难监管、“小黄本”“暴力本”横行的现象。比如,剧本杀店、线上App、剧本售卖平台等存在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未经备案的剧本依旧可以畅销;线下剧本杀店从业人员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张坤建议,首先各地文旅行政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强化协同监管,建立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线索移交和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早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其次,在剧本杀、密室逃脱行业服务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并受到相关行业协会的监督。相关部门应引导从业者在新兴业态中融入更多的正能量或者是思想教育的元素,在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的同时,寓教于乐。

张坤还建议,在为青少年提供的文化类产品时,文化产品的创造者、销售者等都应严格进行适龄提示,并形成规范化的法律文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