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祖模:坚定信心、立足优势、补足短板,鲁酒未来可期!

在3月8日举行的2023年全省白酒感官质量鉴评大会上,山东省轻工联合会会长、山东省白酒协会会长姜祖模以“坚定信念、立足优势、补足短板,鲁酒未来可期”为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在讲话中不仅客观分析了鲁酒的发展现状,全面总结了鲁酒的优势和短板,也为鲁酒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在清醒认知中坚定自信

山东是白酒消费大省,也是白酒生产大省,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生产规模,都是中国白酒的重要一极,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二和经济体量强的地位,加上饮酒氛围浓厚、人均消费量高的特点,也决定了山东是全国重要的白酒市场之一。

目前,山东的白酒生产企业有五百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七十多家。从数量来看,山东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前列;从体量来看,山东酒企普遍规模小、竞争力弱,区域割据严重;从整体势能来看,山东与四川、贵州、江苏等省份相比有明显差距,且发展速度滞后,产品价位低、品牌声量低、经济效益差、领军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也愈发突出。

对于山东白酒行业的现状,相信各企业都有很清楚的认知。知差距,方能明方向。近年来,鲁酒企业为了改变被动局面,扭转竞争劣势,一直在坚定信心的积极探索,一直在努力的找差距、补短板、促转型,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现实的差距让鲁酒要保持清醒和斗志,尤其是面对外埠品牌,无论在高端市场,还是中低端市场的严重冲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鲁酒依然要定位于追赶者、创新者、奋斗者的角色,不论是研发投入、市场营销,还是品牌力、知名度,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有,改变消费者对鲁酒的固有认知,更是一个循序渐进且又长期努力的过程。

二、在价值发掘中放大优势

近几年来,“振兴”是鲁酒提及频次最多的话题。鲁酒要振兴、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品质、品牌支撑,也需要发挥优势、战略引领。事实上,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鲁酒都有很多价值可挖,有很多故事可讲,特别是与其他省份相比,鲁酒具有以下四大优势:

第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中国白酒是一个讲历史、讲传承的产业,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山东的酿酒历史和深厚底蕴,必定是中国酿酒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全文

从北辛文化时期的陶觚到大汶口出土的三足陶鬹,龙山文化发掘的酒器到陈庄西周遗址出土的青铜酒具,都证明了山东有悠久的酿酒历史,是中国酒源和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山东酿酒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考古证明和文献记载。尽管鲁酒企业基本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建厂,但追根溯源,基本源自于古代时期当地名酒,或前身为唐宋、明清时期的著名酒坊,都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和传承技艺,这不仅让鲁酒有真实历史故事可讲,也说明鲁酒真正做到了无断代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中国地理版图中,说到文化,山东无疑是最具底气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数千年来山东引领着文化发展的潮流,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文化是山东的代表符号,精神象征,是山东的一张王牌,一张名片,也是鲁酒的根脉,鲁酒的灵魂,是鲁酒企业的共同财富、宝贵资产。

近年来,在打造鲁酒特色文化方面,鲁酒企业也一直在努力,建立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文化馆,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推出了相关系列产品,无论是举办酒文化论坛,鲁酒文化节,储酒节、开窖节、封藏大典活动,还是开展酒旅融合特色文化产业,都是鲁酒企业对文化传承发扬的体现。

第二,匠心酿造,夯实品质。

鲁酒振兴,离不开品质酿造。鲁酒企业一直在踏踏实实坚持酿好酒,把品质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古法制曲、原粮筛选到入池发酵、上甑蒸酒,再到原酒储存、灌装成品,都以精密细致的工艺标准进行生产操作,体现出对品质的精益求精。即使在工业化、机械化的当下,鲁酒企业依然坚持传统手工酿造,以对工艺的恪守、对传承的敬畏酿好酒、酿美酒。

尤其是近几年来,鲁酒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投入了人力、物力和精力,通过工艺改进、设备升级、口感优化、酒体创新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产品品质,酿造水平和产品质量也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得到了很大提升。

第三、香型齐全、融合发展。

山东不仅有白酒,还有黄酒、啤酒、葡萄酒、白兰地,在品类的齐全上,全国没有第二个省份的酿酒业能做到如此全面和均衡。

单说白酒,山东是芝麻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浓香型白酒的重要产区、酱香型白酒的北方核心产区,同时还有清香型白酒的生产,产品覆盖了浓清芝酱四大香型。从2017年开始,在坚持传统香型优势的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鲁酒企业开始推动具有香型融合和鲁酒特色的产品创新研发,鲁雅香、泉香、国井香、馥合香、馥郁香等香型融合的产品陆续推向市场,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这不仅说明鲁酒的香型融合工艺和酒体设计水平在不断整体提升,也反应出通过创新来推动产品口感、品质差异化发展趋势已越来越明晰。

第四, 产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中国最适合酿酒的产地之一。从华北平原到黄渤海滨,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湿地等复杂的地形共同构筑成山东版图,被誉为“缩小版的中国”。不同的地理和气候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区域资源和不同酿造环境,也衍生出鲁酒各具特色的美酒产地。

山东省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泉水众多,优质的水源和丰富的粮产,为山东酿造好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优越而又独特的地理环境、水文资源、气候条件、酿酒生态,形成了齐鲁地域特色的产区概念。安丘、高青、巨野、泰山先后荣获“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文化鲁酒 特色产区”的概念亦深度契合每一家酒企。当下,鲁酒骨干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特色产区建设引领行动,下一步,还要尽快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集聚布局,全力推进“产区名酒”向“名酒产区”新跨越。

另一方面,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集齐41个工业大类的“中国工厂”,而在酿酒产业上,山东白酒从原粮原料、酒曲制做到酿造储存、灌装生产再到检验检测、包装包材、仓储物流,已经具备了完整齐全的系统性的产业链条,已然具备了打造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的实力和基础。

历史、文化、品质、产区是鲁酒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根基,如何放大优势,讲好鲁酒的品牌故事和品质故事,还需要鲁酒企业共同努力,只有共同把优势,才能整体提振鲁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在创新发展中补足短板

说了鲁酒的优势后,下面再简单谈谈鲁酒目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首先,产品价位低,经济效益差。从全国范围看,我省白酒行业无论是产量,销售收入还是利润的增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收入和利润增速更是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0亿的山东白酒市场,70多家鲁酒规模以上企业只占了200亿的市场份额,产品定位以中低档为主,缺乏高端领导性品牌。

伴随着消费升级,低档、低价位的鲁酒产品正在逐渐拉远与消费者距离,而且越来越加深消费者对鲁酒=低端低档产品的误解认知,另一方面,随着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企业支出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率越来越低,效益越来越差。

近几年来,鲁酒企业一直围绕产品升级和高端产品打造发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目前来看,能在山东白酒高端市场稳稳占据一席之地的战略单品还比较少,也未能展现出具有冲击力的高端品牌势能。

其次,同质化严重,科技投入不足。当下,我省白酒产品还是以低度浓香为主,产品之间同质化严重,在此情况下,就衍生出了以拼价格为主的竞争态势,这不仅加剧了鲁酒企业之间的内部竞争,也导致许多鲁酒企业在本地市场处于艰难防守状态,对抗一线名酒下沉乏力。

产品同质化、结构不合理,背后反映出的是企业对科技投入的不足。受资金、实力等因素影响,鲁酒的科技科研投入,已经远远落地在四川、贵州、江苏等省的后面,这也导致产品品质创新、结构创新、品类创新等速度较慢,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在产品的更新换代方面做出积极调整。

第三,宣传不重视,品牌声量低。当下,白酒市场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新时代,白酒营销的终极战场在于顾客心智,酒深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我们鲁酒有肥沃的文化土壤,有丰厚的品牌基因,但是鲁酒不会讲故事,更没有讲好故事。尤其是经历了从辉煌走向低谷之后,一些鲁酒企业对于品牌宣传不重视,认为这是无用功。

在信息碎片化 、传播多样化的时代,品牌传播是营销的核心工作。再好的产品,再好的品质,再多的文化内涵、品牌故事,没有传播,不为人知,等于零。产品、品牌,从默默无名,到家喻户晓,皆是通过传播获得消费认知。所以说,鲁酒无论是高端化还是走出本地,都必须要加强宣传,为品牌发声,通过媒体平台搭建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对鲁酒的品牌和形象进行全新的打造与提升。

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力行。鲁酒振兴,高端化是必由之路,鲁酒崛起,必须要坚持创新发展的方向,只有不断弥补短板,鲁酒才能真正壮大发展。

四、在未来竞争中做好表达

理清了鲁酒的现状、优势和短板,那么,面对未来竞争,鲁酒应该做好什么?我认为应当坚定不移的做好四个表达:

第一、文化表达。前面我已经讲过文化对鲁酒的重要性,但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文化赋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品牌或产品命名,而是要对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细致梳理,将文化精髓古为今用,找到与当代消费者、当地消费者的价值观、情感观、审美观相吻合的文化内涵,把文化讲深、讲透,和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心里共鸣、文化认同,才能真正的把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资产。

第二、品质表达。鲁酒品质表达的核心是质量提升、酒体创新和产品升级,在坚守低度浓香、特色芝麻香、北方酱酒的优势基础上,一定要大胆创新、智慧创新,尤其是随着新一代消费者对白酒产品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变化,香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趋势,精细化的风格定位和个性化的酒体创新,是鲁酒品质新的表达方式,也是塑造鲁酒百花齐放格局的表现。本届全省白酒感官质量鉴评大会,其中重要一项就是通过品鉴鲁酒创新产品,鉴评其风格特点,在全面总结山东白酒行业工艺技术发展状况的同时,推动具有香型融合和鲁酒特色的产品创新研发,加快打造高水平酒体设计人才队伍,促进鲁酒高质量发展。

第三、品牌表达。品牌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树立好企业的品牌,才能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拥有醒目的面貌,在企业发展中拥有持续的动力。如今,白酒市场已全面进入品质竞争、品牌竞争的发展新阶段,同等价位的产品选择,关键就在品牌。所以,鲁酒不仅要在品质提升、工艺创新上发力,更要在品牌建设上狠下功夫。此外,高端产品打造,也是品牌表达的重要形式,但高端化产品更需要强大的品牌支撑,低端品牌绝对做不出高端产品来。鲁酒的高端化,必须建立在自身的品牌基础之上,要认清事实、循序渐进,要根据自身的品牌实力,先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能够支撑的高端产品,市场布局成功了,品牌形象提升了,再实现向更高层次的晋级。

第四、价值表达。鲁酒的价值表达涵盖多个方面,既要表达好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品质价值,也要表达好企业价值、社会价值、人才价值。为了鲁酒做好价值表达,从战略高度突出鲁酒匠心酿造特点,让更多消费者、更多山东人,共同见证齐鲁大地和鲁酒企业如何酿造美酒、酿造好酒,去年,我们协会协同白酒行业专业媒体团队实施“鉴证·齐鲁大地酿美酒”巡礼活动,希望以“眼见为实”的方式,让消费者亲眼见证鲁酒品质自酿的同时,强化、重塑鲁酒品质自信,建立消费者品质他信,解决山东人信任山东酒、选择山东酒的命题。去年因为疫情原因未能全面推进,今年,我们将完成巡礼活动,为鲁酒的价值表达发声。

鲁酒是一家人,是一个整体,历史已经反复证明鲁酒阵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和时间的紧迫性,鲁酒企业要携手共进、同频共振,形成鲁酒崛起的集群效应,共同开创鲁酒未来发展的蔚蓝大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