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志订阅2022年2期杂志目录

《读书》杂志2022年2期

读书杂志简介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迁的见证者。

读书 2022年2期目录

目录

短长书丨德日进与“反思全球化”

在德日进(PierreTeilharddeChardin,1881-1955)丰富的思想中,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于二十世纪全球化时代降临的预言。虽然德日进并没有系统地论述过“全球化”,但他从古生物学出发对人类“融合”本性的揭示,确实是“二战”以...

短长书丨蔡元培,远在的民族学丰碑

一 一九三四年在国立中央大学演讲时,蔡元培讲述了他的民族学研究经历: 我向来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到德国留学,觉得哲学范围太广,想把研究的范围缩小一点,乃专攻实验心理学。当时有一位德国教授,他于研究实验心理学之外,同时更研究实验的美学,我看那些...

短长书丨随李零先生回家(下)

五 车子从平遥向东,爬越了太岳山,穿过一个叫分水岭的地方,便进入了潞安盆地。按照唐晓峰先生的说法:“中国最早的国家‘秋实’集结在晋南豫西地区”(唐晓峰:《国家起源的“地理机会”》),也就是说,“晋南是中国古代北部‘人文边际’地带的最南端”,...

短长书丨彼得原理”和终身学习

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从大量的层级组织运行中,总结出了著名的“彼得原理”(T h e P e t e r P r i n c i p l e)。六十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个原理仍然显示出它对...

短长书丨“怪异人”的心理与西方现代化

展开全文

自从马克斯·韦伯在二十世纪初出版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来,西方学者已经建构了多种理论,用以解释西方某种制度的成功,比如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经济、现代代议政治、现代科学、现代法律、现代教育,或者社会整体的现代化。而比以往解释更具...

短长书丨终南捷径,帝王心事

清乾隆朝修《四库全书》,为之专门设立了四库馆。四库修书的第五年,即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五月二十六日乾隆下旨告诫四库馆臣,不要借四库修书行终南捷径之事,要实心办事,恪尽职守,不得敷衍塞责。以帝王之尊,亲自下旨严禁,说明这个终南捷径已是四库...

短长书丨为《阿Q正传》作笺注

我为《阿Q正传》(以下简称《正传》)作笺注的想法萦绕在脑海已有多年,今年方才作成,足见自己不是笺注的好手。注疏,一般人看来,不及著述远甚,“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饾饤之技,不足称学问的。然而,我拖延的原因却是担心自己琐屑杂乱的学问尚不能...

短长书丨在中亚,与诗人萨迪不期而遇

一 旅行常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我,中亚之行尤其如此。 二0一七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织的中亚考察团,由朱玉麒老师领队,前往塔吉克斯坦。考察的第一站,是塔吉克斯坦北部古城—苦盏(Khujand)。 六月二十一日,我们从...

短长书丨由“耻”到“鬼”的视角突变

二0二一年九月,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了东京大学教授丸尾常喜的鲁迅评传《明暗之间:鲁迅传》(『鲁迅:花のために腐草となる』)。丸尾常喜的鲁迅论因独特而深湛的阐释体系,在中外学界获得“丸尾鲁迅”的美名。此前,国内...

短长书丨希罗多德《历史》中的“礼法”

在古代传统中,巨吉斯的故事有数个版本,但最为著名的两个版本来自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和柏拉图《理想国》第二卷。依照希罗多德的版本,巨吉斯是吕底亚国王坎道列斯信赖的护卫。坎道列斯常常称赞自己妻子的美貌,并认为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不仅如此,...

短长书丨走出单一的世界中古史观

“上古—中古—近代”是世界史的一件紧身衣,却非“前日—昨日—今日”那般简单的分段设定。它是一个蓄意的论述,有其历史背景,自成一个系谱学。“中古”的原义并非“古代”离今较近的这端,而是“古代”的对立命题(antithesis),是对古代的全面...

短长书丨重估庄学本

庄学本出生于上海郊县,少年时因贫困辍学。一九三0年,正在公司实习的他和几个青年组成全国步行团,在前往北京的路上沿途考察。知行合一的少年心气解释了庄学本在日后的选择。日军侵华后,响应国民政府“到边疆去”的号召,庄学本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在川滇甘青...

短长书丨湘西与西南腹地的构建

湘西、四川、广西北部都处于中原进入云南的通道的连接地带,是中原王朝时代西南治理的重要战略依托。从进入云南的官道状况,可看出这一特点。郑天挺在抗战时期写的《历史上的入滇通道》梳理了入滇的主要通道:《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威王派将军...

品书录丨七十载史学征程的缩影

戴逸先生自幼酷爱文史,青年时期因缘际会走上学习研究历史的道路,投身革命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又有幸与历史教学和研究结缘,由革命史上溯至中国近代史,进而清史,乃至古代史。在逆向回溯的研究过程中,戴先生始终勤奋努力,笔耕不辍,在历史尤其是清史研究...

品书录丨先秦古《书》与古书的源流

李零曾说:“如果我们把古书的发展比作一条龙,那么战国秦汉的古书就是‘龙头’,魏晋隋唐的纸本古书就是‘龙身’,宋元以来的刻版古书就是‘龙尾’。”(《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00四年版,11页)在二十...

品书录丨多兹与非理性的希腊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将目光从明快的理性话语转向被现代社会遗忘的、隐藏的非理性文化,已不是什么新鲜举动。但是,多兹(E.R.Dodds,1893-1979)的《希腊人与非理性》(TheGreeksandtheIrrational,1951...

品书录丨背负散文使命的行者

近读散文评论家吴周文的散文集《妈妈的孤独》,感到他以对散文文体的理解和感悟,诠释并演绎了自己的信仰、理念和思索。深邃的思理、沉郁的情感、温雅的叙写、细致的描画、苍劲的格调,形成了他的散文创作风格。不妨说,吴周文的这部散文集,其价值和意义完全...

品书录丨从未离开的目光

一九三八年钱锺书一家离开欧洲,返回全面抗战的中国。然而他并未停止对于英国思想文化动态的关注。“二战”结束后,他受英国驻华使馆委托,参编“英国文化丛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自一九四八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推出十二小册概览,涉及英国文学...

品书录丨“别无选择”:为何难以通过社交媒介求共识

互联网社交媒体常常让人感到心惊—有时,它的“恶意”会意外迸射,比如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杨倩因为收藏过耐克鞋而忽然遭遇的网暴;有时,它的“善意”会巨量涌现,比如数千万网友冲入鸿星尔克直播间,买走一个多亿,仅仅因为这家国货企业在财报堪忧的情况下还...

品书录丨黑白谜局

“黑白的双重标准是美国人道德体系中的一根毒刺。”一九四七年,费孝通先生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写下这句话。多次访问并十分了解美国的他,目睹了种族隔离时代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对待。即使华盛顿·卡佛这样的大科学家出门开会,也只能委身于廉价...

品书录丨不是错乱,而是错读

在《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一书中,作者们对奈保尔、拉什迪、毛翔青这三位英国著名亚裔小说家的社会政治立场倾向提出了质疑与批评,并鲜明地指出:他们的不少作品都在极大程度上与西方霸权话语保持一致,二者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谋,甚至可以说是同流合污...

读书短札丨王珣与《伯远帖》

《伯远帖》局部 王珣(三五0至四0一)字元琳,小字法护。父王洽,兄弟中最知名,赞王羲之书法“俱变古形”,羲之以“弟书遂不减吾”相夸。王洽有二子,皆谢氏婿,“王珣娶万女,珣弟珉娶安女”,后“以猜嫌致隙”,谢安“既与珣绝婚,又离珉妻,由是二族遂...

读书短札丨“北魏皇帝祭天遗址”献疑

二0二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川县蜈蚣坝(白道岭)发掘了“北魏皇帝祭天遗址”。这一发掘很重要。张文平副所长曾打电话问我对《魏书·高祖纪下》的下述引文有什么意见。 壬辰, 车驾北巡。戊戌, 谒金陵。辛丑,幸朔州……甲辰,...

读书短札丨白居易的佚诗《麻姑山》

明嘉靖间陈克昌编《麻姑集》卷七收有一首题为白居易的七律《麻姑山》:“籍庭云色卷青山,昔有真人种得仙。金骨已随鸾驭去,古坛犹在石岩边。鸟啼花笑空朝日,树老松高积岁年。愿学麻姑长不老,擗麟开宴话桑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三0四册,齐鲁...

读书短札丨史可法遗墨

《史阁部遗墨》印本刊于《国粹学报》一九0九年第五卷第一期,右有识语:“史公此墨迹,今藏三衢某姓。余门人歙州许石秋得之,寄余于越中,因付铸铜。去病识。”去病,即陈去病(一八七四至一九三三),原名庆林,字佩忍,又字病倩、巢南,别号垂虹亭长,江苏...

读书短札丨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苏辙晚年诗中多次提到“老卢”,如《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云:“自见老卢真面目,平生事业有无中。”(《苏辙集》,中华书局二0一七年版,1158 页)学界对“老卢”所指尚有疑问,如曾枣庄等选注的《三苏选集》中说:“老卢:未详其人,而苏辙晚...

「越读党」推荐2023年《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订阅

越读党杂志订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