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北洋舰队输在什么地方?三大矛盾,注定李鸿章难成事

甲午海战,对1984年整个中日战争的走向,是决定最终胜负的“梭哈局”。

北洋海军赌输了,把大公鸡从鸡头到鸡脚所有的海岸线,全暴露给了日军上下乱摸的咸猪手。对陆上战场的清军而言,又折腾回了鸦片战争时,那个被英军牵着鼻子跑战场累死的被动境地。

鸦片战争,清廷输了;甲午战争,清军也输了。

有关甲午海战的惨败,人们通常把目光聚焦在黄海海面,那场双方舰队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上。

打仗嘛!面对面的厮杀,最直观,最刺激,最扣人心弦。

当时的北洋舰队,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目的是将参加陆战的清军,由大东沟海岸投送到朝鲜北部战场。日军舰队的出现,令北洋舰队措手不及。

一个是被动迎战,原本打算偷鸡一把,赶紧开溜回旅顺港基地。

一个是主动巡航搜寻,捕捉舰队决战的契机,夺下黄海制海权。

乍看之下,北洋海军有点犯怵。

不过,全权指挥的水师提督丁汝昌,立马摆出了最有利于己方的交战阵型。

展开全文

北洋舰队呈现“人”字阵势并排航行,以铁甲舰

定远和镇远

顶在前头当肉盾,吸引日舰炮火,其余各舰则寻机炮轰歼敌。这个阵型,也能充分发挥清舰船头舰炮的威力优势。

日舰呢,则是一溜纵队,前后排排站地航行。

如此走位,一来是发挥日舰航速快的优势,打算转到清舰正面的右侧,实施大迂回包抄;二来日舰侧舷的速射炮较多,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清舰最密集的炮火打击。

简单来说,清舰像一辆“推土机”,往正前方平推一条日舰组成的“蛇”。这条“蛇”,沿着顺时针方向游动,仗着自己的速度快,想偷“推土机”的屁股。

清舰,皮厚,船头火炮强。选择平推,没错!

日舰,速度快,侧舷速射炮快。选择大迂回逆时针包抄,也没错!

都没错,那应该胜负五五开啊,为什么战斗结局,是北洋海军惨败呢?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北洋海军的综合实力落在了下风。

关于北洋那点家底,清廷从海军筹备、到成军、到运营的总负责人李鸿章,心里头最清楚。

自打舰队成军,捞了个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唬人名头后,北洋不仅连续几年没有增添一艘新舰,而且就连在原军舰基础上的日常训练用炮弹,也是紧巴巴地捉襟见肘,更何况速射炮之类的武器系统更新了。

凭心而论,相比于清廷官僚系统的大多数人,李鸿章对海军还是内行的,因而采取了保守的防御战略。

简单将来,就是

依托辽东半岛旅顺港、山东半岛威海卫和天津大沽口等海港,构筑起较为完善的环渤海北洋海军系统工事,在战略上形成控扼不发、保船制敌的守势。

战术上,北洋海军的舰船在渤海地区频繁巡航,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方面阻止日军在辽东、山东等地登陆,只要战火不烧到清廷核心的京畿重地,外围战局就有回旋的余地。

另一方面也能对日本海军形成有效的牵制,避免朝鲜陆地战场的清军,过分遭受日军来自海上的威胁,也就能将主战场控制在朝鲜半岛境内。

同时,经办洋务多年的李鸿章,还动手捏了捏对外贸易这根神经,下令海关停止对日货的所有进口,断绝日本对清商品贸易的通道,拖垮日本国内因过度扩军所导致的巨额负债经济。

最后,李鸿章积极谋求英美俄等列强出面调停,希望在外交上,给日本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在战局上营造出对清廷有利的形势。

经过这么一系列操作,李鸿章对防守渤海门户,大体是有把握的。

这是李鸿章的底线,他不愿意海军“出门”,但朝鲜半岛的汉城、平壤等地面战场,总需要投入兵力吧?

起初,李鸿章雇佣英国商船高升号,运送1000多人的淮军赶赴朝鲜的牙山战场。结果,在丰岛海域,被日本军舰浪速号遇上,高升号被击沉,900来号淮军葬身海底。

外国船都吃不住劲,北洋海军只有硬着头皮自己上了,但作用也只限于

作陆军运兵船的护航,而且是送完兵就撒腿往回跑的架势。

不巧,丁汝昌护送陆军刚在大东沟海域登陆结束,迎面就撞上了气势汹汹赶来的日本舰队。

不想来的决战,还是来了!

从上面整个战争进程来看,李鸿章显然底气不足。

造成在清廷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中堂如此窘境的,很简单,两个字——没钱!!!

海军是个特烧钱的无底洞,因为缺钱搞建设,早在开战前的军备竞赛阶段,北洋海军已经在总吨位、航速、武器装备等各个层面,都落在了日本舰队后头。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海军建设上缺钱?

又很简单,三个字——不团结!!!

晚清政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内部矛盾,任何一股势力想要独当一面干成事情,都是困难重重。

首先是“海防”与“疆防”的矛盾。

“海防”的倡议者是李鸿章。

因鸦片战争,清廷士大夫阶层见识到了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以及广州、厦门、舟山、天津、南京随处跑的快速机动力。再加上在参加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中,李鸿章与西洋势力有过多次合作,对欧美情形有相当多的了解。

故而,李鸿章极力主张将防御重点放在海上,尤其是构建由旅顺、威海卫、天津大沽口组成的环渤海防御圈,重点拱卫清廷的权力中枢北京城。

“疆防”的顶梁柱是左宗棠。

这也是个在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晚清重臣,他主张对列强觊觎清朝西北疆土的野心予以重视,甚至在来自阿富汗地区、背后有列强势力支撑的阿古柏入侵新疆时,不顾年纪老迈,带着棺材前往万里迢迢的边疆平乱,在最大程度上扼制了外部势力对新疆的入侵势头。

两派斗争的结果,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商业帝国的破产。

胡雪岩是谁的人?左宗棠的人!在平定新疆时,胡雪岩一直都是左宗棠的钱袋子,为平乱大军担负后勤转运的重任。

推动胡雪岩跨台的是谁?盛宣怀!在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盛宣怀在上上下下凑钱张罗。

盛宣怀,李鸿章,“海防”VS胡雪岩,左宗棠,“疆防”

其次是李鸿章与朝臣的矛盾。

与李鸿章不对付的朝臣,大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满蒙亲贵。

这是满清立国以来延续200多年的老套路,八旗贵族对汉人天然保持着一份警惕心理。尤其太平天国运动后,清廷军政实权向汉人官僚倾斜,先是李鸿章的北洋海军,后又有袁世凯的小站练兵,满人的安全感与日俱减。

另一部分是汉官其它派系。

像上文所述的左宗棠,还算是政见的侧重点不同,但搁在翁同龢等清流身上,就纯粹是党争的互相倾轧了。

其斗争段位,甚至回到了明末崇祯朝的东林党“因为不爱所以不爱”的阶段。在他们看来,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完全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所以必须予以压制。

最后,是李鸿章与慈禧的矛盾。

作为清廷的最高决策者,慈禧顾及的是整个清廷全局的四平八稳,所以对李鸿章,她并非完全信任和支持。

就拿军费来说,在北洋海军与日本海军白热化军备竞赛的时候,慈禧为筹办自个儿的六十大寿,不仅停止了追加海军款项,反而还挪用了北洋的军费用于修建颐和园。

军费短缺,北洋海军的购舰、日常维护、武器系统更新,就更无处谈起了。

更要命的是,为了顾及慈禧寿辰的喜庆气氛,清廷内部极为讲究报喜不报忧的“政治正确”,使得清廷最高决策层掌握不住前方的准确信息,导致后续的判断和应对漏洞百出。

相反,日本方面为了购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吉野号,明治天皇带头示范“一天只吃一顿饭”,真心也好,作秀也罢,总之募捐出了提升海军军力的资金。

此外,北洋海军内部也是问题丛生。

海军副提督、英国人琅威理,与“定远号”管带刘步蟾爆发的“扯旗事件”,使得中英直接的海军交流合作陷入低潮。

淮军起家,非海军专业出身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屡次受到英国正规海军教育培养成才的刘步蟾等人挑衅,外行领导内行的布置,也使北洋海军整体战力得不到发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