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湖南革命军事故事|等待“独臂”将军归来的马灯和皮箱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一盏马灯和一口皮箱,做工考究,马灯的玻璃灯罩完整,依稀可见品牌英文字母,而皮箱则是皮面包裹着木质,整体感觉和款式都看得是质地上乘。1927年,刘畴西就是带着这两样东西,放弃了南京的高官厚禄回到家乡。两件历经近百年沧桑的文物仿佛还在等待着主人归来,然而它们的主人,“独臂将军”刘畴西,早已于1935年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历史故事

“独臂将军”刘畴西

1925年刘畴在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中负重伤,因伤口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失血过多而截去左臂。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恩来指示刘畴西离开黄埔同学会,到武汉加入贺龙部队。刘畴西不敢走大路,专挑小路走,昼伏夜行,借道江西,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在1927年5月底老家靖港。

历史故事

回到老家的第二天,刘畴西就坐船到铜官找工农运动领袖郭亮商量要事,其时郭亮正潜回老家,正在筹划组织十万农军围攻长沙的事宜。谈完事后,两人赶往江边,准备送刘畴西过河回家。当时,为了安全起见,郭亮在湘江边租了一艘渔船,夜宿船上,并与船家约定,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晚上就“不点亮灯”作为暗号。结果当晚两人到江边一看,租的渔船上未见亮有灯火,看到这个暗号,两人当即改变计划,一路步行到了丁字湾,第二天便搭船奔赴汉口。就这样,刘畴西顾不上告别妻女便匆匆出发,皮箱和马灯都被留在了靖港老家,而刘畴西再也没回家来过。

历史故事

展开全文

离开长沙后,刘畴西找到了党组织。当时贺龙部队已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招募了大量工农运动骨干入伍,刘畴西被安排在贺龙部队做政治工作,后随叶挺部队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刘畴西初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8月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八师师长,在多次反“围剿”作战中,刘畴西英勇善战、指挥若定,被誉为“独臂将军”。

1934年11月任红十军团军团长,为牵制国民党军,掩护红军长征主力向西转移,刘畴西举起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挺进皖南,1935年1月在怀玉山战斗中被俘。在狱中,刘畴西坚贞不屈,与方志敏一同与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他跟难友说:“脖子伸硬些,挨它一刀,临难无苟!

”1935年8月6日,刘畴西在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8岁。

作 者:卿辉

编 辑:叶思慧

邮 箱:guofangzk@126.com

电 话:0731-84570864

出 品:《国防教育周刊》全媒体中心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