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心暖了,还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

文字 | 山人、黄静静

“严格不出格、说服不压服、管人不整人。”

“放下官架子、掏出心窝子、没有刺头兵。”

“干部骨干和战士在密切内部关系中,哪一方责任更重。”

“内部关系发生问题,是干部骨干不会带还是战士不好带。”

每逢新兵下连,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从一线带兵人“如何做到以情带兵”到新兵“如何看待部队严格管理”,官与兵、兵与兵在不断推心置腹中建立起一座座心灵之桥。

“当兵前,我误以为部队只有冷冰冰的命令和上下级关系,穿上军装后才体会到这里的‘情’和‘暖’。”上等兵周奇不止一次在思想汇报中表明决心:绝不能辜负这份情、这份暖。

营部一级军士长江水发自信地说道,“勤务保障营,没有一个兵是带着心里疙瘩上训练场的 。 ”

展开全文

下面让我们一起在勤务保障营火热的练兵备战氛围中感受它的带兵理念及方法。

浇树先浇根 带兵先带心

“在一把铁锁面前,铁锤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却无可奈何,而钥匙轻轻一扭就能够打开。为什么?因为钥匙最了解锁心。”台上,修理连指导员李聪聪在分享自己多年的带兵心得,台下眉头紧锁的蓝嘉聪也开始露出笑颜。

前不久,蓝嘉聪在得知连队有意让自己带新兵时,“新兵该怎么带”“我能不能行”“带不好怎么办”等无数个疑问,每晚都会把他从睡梦中“敲”醒,作为连队最年轻的班长,他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此刻,指导员的经验分享恰如一把钥匙解开了他的心锁。当晚,他把“浇树先浇根 带兵先带心”写进了带兵日记。

“不止修理连,在整个勤务保障营都能感受到‘心’的力量”带过两次新兵的卫生连女兵尹松莹始终坚持着:人在兵中,兵在心中。

带新兵期间,有次参加完连务会,她准备回排房开班务会。推开门,新兵们正齐刷刷地坐在马扎上,而她们的正前方摆放着一张椅子。

“那是新兵留给我的椅子。”那一刻,尹松莹感到暖心的同时也有点担心,她还没有完全走进这群新兵心中。她顺手把椅子挪到一旁,从床头找出一个马扎。

多年以后,当时的新兵马毓群回忆起那晚说道,尹班长做的事情也没多大,却让我们这群新兵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马毓群口中的温暖,并不仅仅停留在新兵连、也不单单来自某个人。

2022年3月5日,吴江玉正在医疗值班,如果不是指导员杨成和班长尹辉辉带着炊事班制作的蛋糕出现在她的面前,她以为自己的生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了。

在勤务保障营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位连主官心里都有一份关于义务兵的生日卡片,每逢生日,炊事班都会“偷偷”制作生日蛋糕,再由连主官亲笔写上生日祝福。

春去秋来,每年退伍季,勤务保障营退伍老兵感慨最多的是,“生日那天,我收到单位生日蛋糕的同时,也把心留在了这里。”

“兵的心暖了,还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在主官岗位上待了近5年的杨成从未落下连队里任何一名义务兵的生日,在他看来,带兵先带心,这是凝聚兵心士气的最好时刻。

官兵互赞会,赞出士气

“我要为尹辉辉点赞,你让我相信‘汗水没有一滴是白流的’,3公里作为你的比武弱项,为了取得满意的成绩,你不断突破自己,16分钟、15分钟、14分半、13分钟……你终于拿到卫勤比武的入场券。”

“我要为班长尹松莹回赞,每次遇到脏活累活,你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给我们新同志做了表率。”

为构建简单透明的人际环境、互相关心的生活环境、心情舒畅的训练环境,勤务保障营把点赞与工作相结合,利用每周行政例会、连点名、文体活动等时机点赞到个人,进一步密切内部关系,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俗话说‘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但如果只批评不表扬,很容易挫伤战士的积极性,甚至还会疏远官兵情感,长此以往,肯定会产生隔阂!”21年的军旅之路,中校连长杨丰雷有着独到的带兵之道:带兵人要充分利用“正步踢不好表扬抬腿高”“被子叠不好表扬一个角”的带兵方法,发现和赞美每名战士身上的闪光点和新变化。

卫生连新转下士张尚业就是被连队官兵赞出来的“老中医”。刚交流到卫生连时,上等兵张尚业对自己定位不清,体能一般、护理技术垫底,因找不到自身价值多次萌生“混”的想法。一次组务会上,组长章华剑瞅准时机为张尚业点赞:张尚业虽然体能和护理技术方面存在欠缺,但是他在推拿、针灸等方面的技术是值得其他同志学习的。

几次点赞会后,张尚业慢慢找准了定位,他利用家族三代从医的优势,经常向家族中的长辈询问一些治疗腰腿疼痛的中医方法为战友精准施治。久而久之,他在旅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快成为官兵口中的“老中医”,同时,较高的知名度倒逼着他在一些短板弱项课目上下狠功夫提升自己。去年九月份,他以绝对优势转改下士,继续为旅队官兵健康保驾护航。

尝过点赞的甜,如今,张尚业也经常为组里的战友点赞。结合自身经历,他感觉点赞身边战友,无形中将战友身上的闪光点转变为干事创业的加油点。

干部骨干称赞战士,战士点赞干部骨干。互赞会让官兵时时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既巩固发展了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又激发了官兵立足本职、建功军营的动力,勤务保障营官兵自觉地把“让我练”转化为“我要练”,训练积极性空前高涨。

战士的心暖了,血就热了

在勤务保障营,干部分享最多的战例是,在松骨峰阻击战中,连长在受领任务后,将全连分成4个梯队,连长指挥第一梯队,指导员指挥第二梯队,各排长依次指挥第三、四梯队。在连长看来,牺牲也得有先后顺序。就这样,连长和美军肉搏而死后,指导员指挥全连继续战斗,指导员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后,各排长继续战斗直至阵亡。后来,当我军主力部队穿插到位时,3连只剩下7个人。

一次实弹射击期间,连部文书没有达到良好,连长有点不悦:不能一枪毙敌怎么行?文书看了看连长,虽然我的射击成绩没有达到优秀,但我能为战友、为连长挡住敌人的子弹。

连长一时语塞,他总想着自己如何把危险挡在战士前面,没想到他的兵也在想着如何保护他的连长。

正是有了“官把兵放心上、兵把官想在前”的官兵关系,勤务保障营官兵一心向战、一心为战,时刻紧盯对手强敌练兵备战。年底,勤务保障营被集团军评为“四铁”先进营级单位,被旅队评为“新闻舆论先进营”。

带兵先带心,战士的心暖了,血就热了,血热了还有什么任务是完成不了的?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还有什么敌人是战胜不了的?

更多推荐

微 信 号 | 人民前线(ID:dlrmqx)

监 制 | 戴 强

编 审 | 张丙才 卜 伟

责 编 | 王 喆

编 辑 | 吴荣鑫 朱 桦 吴雪阳

刊 期 | 4891期

感觉精彩,点击“在看”↓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