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的规划和设定,有哪些考量?省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这样说

记者 杨璐

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其中一些具体指标令人振奋,特别是鲜明提出,到2027年,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的强省内涵更加彰显。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的规划和设定,有哪些具体考量?1月18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栋进行了回应。

王栋说,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继往开来、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高点站位、系统谋划未来五年山东发展,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紧密衔接;又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系列决策部署,充分体现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的强省内涵,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进一步细化实化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路径抓手,必将有力统一起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以“走在前、开新局”的生动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王栋表示,对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应紧紧围绕报告确定的“五个聚力”重点部署,深刻认识、精准把握。

一是聚力动能转换创新驱动,推动综合发展实力实现新跃升。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在重点任务上,从加快建设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塑成动能转换优势、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方面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创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一批新思路新举措;在目标设定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0%以上,既有定性表述、又有定量指标,充分体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机统一,将有力引领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上趟出新路子。

二是聚力共同富裕民生改善,推动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跃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打造共同富裕省域范例,部署实施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体十年双倍增行动,紧扣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针对性地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为的是让现代化强省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群众,以实际行动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是聚力文化强省“两创”引领,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跃升。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政府工作报告着眼充分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上推出一大批创新性、引领性强的思路举措。通过加快推进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让“厚道山东人”形象更加闪亮;通过加快实施“山东文脉”工程,深入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擦亮打响“好客山东·好品山东”金字招牌;通过高水平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四是聚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化环境污染防治、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部署推进,进一步擦亮美丽山东底色。尤其是聚焦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强力推动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将有力引导各级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

五是聚力风险防范治理创新,推动安全发展水平实现新跃升。迈上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化底线思维,对守住守牢“一排底线”进行了重点强调和部署,围绕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经济运行安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确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行稳致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