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四代机停产,美海军全力采购F35C,解放军歼35,也该加速了

又有一款四代机即将停产,而这款战机是美国大名鼎鼎的F/A-18E/F“超级大黄蜂 ”战机。据美国波音公司公布的一份公告显示,波音公司将在2025年底向美军移交最后一架“超级大黄蜂”后,就要停止该型号战机的生产线,这款经典战机也就彻底停产了。

(航母甲板上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要说明的是,目前“超级大黄蜂”仍然在生产,但这批来自美国海军的订单已经是唯一的订单,除此之外,没有哪个国家还在订购“超级大黄蜂”,这次波音公司公开停产时间点,也是在寻找潜在的买家,同时也是在向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哭穷。

波音公司也强调,如果有国外顾客想要采购“超级大黄蜂”,那么生产线也可以推迟两年关闭。在国际买家中,印度是主要的潜在顾客,无论是维克兰特号还是正在规划中的维沙尔号航母,都需要采购全新的舰载机,波音公司就打算把“超级大黄蜂”推销给印度。不过这笔买卖前景并不乐观,印度海军明显对法国的阵风M更感兴趣。

(波音公司向印度全力推销“超级大黄蜂”,但收效甚微)

自从2006年F-14战斗机全面退役后,美国海军航母的甲板上就开始被“超级大黄蜂”统治。美国海军订购了273架F-35C,海军陆战队也订购了67架,这些“闪电II”将会逐步取代“超级大黄蜂”。但即便F-35C开始上舰后,短期内也无法挑战“超级大黄蜂”的地位。

展开全文

实际上,目前F-35C才交付了70架,已经实际部署到航母的更是只有两个个中队,这意味着“超级大黄蜂”在未来几年内还是数量主力。正是因为F-35C进度缓慢,交付速度过低,美国海军才在2019年签了一份40亿美元的合同,采购了78架“超级大黄蜂”BlockIII,从2021年开始交付,同时还计划在2033年之前把所有的“超级大黄蜂”BlockII升级到BlockIII水平。

(超级大黄蜂最早是麦·道公司的项目,在波音收购麦·道后,成了波音主要军机项目之一)

换句话说,即便“超级大黄蜂”在2025年年底停产,这款战机也将在美军航母上服役到2033年以后。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F-18家族的总产量已经超过2000架,其中“超级大黄蜂”将近700架,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从2005年开始服役的歼-10家族,总产量也没有达到700架的水平。

(美国海军F-35C战斗机)

随着F-35C的产能逐步提升,停止采购“超级大黄蜂 ”是必然的事。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国防部就多次尝试停止采购新的“超级大黄蜂 ”战机,但是一直都未能成功,一方面是F-35C的成熟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海上没有出现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无论是苏-33、米格-29K、阵风M还是歼-15 ,在性能上都并未超越“超级大黄蜂”,有些甚至明显不如。在这种情况下,美海军也不会认为F-35C的延宕会造成严重后果。

不过自从歼-35曝光后,美国海军就不淡定了,按照目前的试飞进展,歼-35在2025年左右就会开始上舰测试。那么“超级大黄蜂”在2025年停产也算合理,即便升级到四代半标准,也无力对抗歼-35这种五代机。美国海军没有必要继续采购一架没有未来的战斗机,预算将会投入到F-35C上,全力采购五代机。

(“超级大黄蜂”的生产线)

福建舰和歼-35的前后曝光,让美国海军感受到了实质性的压力,即便歼-35尚未服役,福建舰也未海试,但这种弹射型航母+第五代舰载机的组合,已经能够和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正面交锋。这种模式走通后,解放军后续将会拥有更多类似“福建舰”的大型航母,更多的歼-35。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歼-35逐渐完成试飞工作,福建舰不久后也要交付海军使用,美军在西太平洋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歼-35和F-35C是一个量级的对手,美军为了在数量上对歼-35形成优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加快F-35C的采购和生产。

(歼-35的试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美军加快F-35C生产步伐对我国来说也是现实威胁。美军航母在我国周边海域的活动已经越来越频繁,甲板上的F-35C越来越多,

我国辽宁舰、山东舰的舰载机仍以歼-15为主力,无法应对美军的F-35C战斗机,甚至从空战性能上看,歼-15面对升级后的“超级大黄蜂”时,也有很大压力,歼-35的出现有助于我们打破这种困境。从更大的角度来看,福建舰和歼-35的组合是对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海上霸权的有力挑战。

(福建舰服役之后,没会装备部分弹射型的歼-15)

如今美军已经开始全力采购F-35C,解放军的歼35也要加速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