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音速空战AI模拟:11马赫,30公里外导弹打击,8秒结束战斗

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增强,未来的军事竞争必然会更加强,这不,来自“超音速空战”的发展也是一种趋势,所以,如果哪个国家能率先发展出超音速技术,达到一个新的巅峰。

这不,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超音速模拟变化过程,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超音速空战之下的困局,如何在最快,最有效率地实现敌对打击。

这项模拟结论提供了最长的杀伤范围,同时对飞行员的风险最低。

不过,它的实现——需要建立这样的武器系统,必须要在火控系统,高超音速飞机材料变化等之下进行布局,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什么是高超音速飞机?什么是火控系统?

这两个是高超音速发展的主要“定理”部分,所以,我们就先介绍一下这两个概念性的东西。

什么高超音速飞机?从高超音速飞机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实并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需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突破:

解决相应动力装置

接受高强度激波的挑战

解决表面温度问题

解决噪声和音爆问题

如果这四个问题没有一个解决,那必然会让所谓的“高超音速飞机”大打折扣。我们也就简单说明下,这个四个问题的概念状态。

展开全文

动力装置——需要提供最小飞行速度大于5倍音速的发动机动力装置。然而,对于正常的发动机来说,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虽然冲压喷气发动机马赫数在3.5~6之间可以有较好的性能,但压力和温度会有较大的损失。

马赫数大于6时,使用碳氢燃料在超音速气流中燃烧的冲压喷气发动机较为适宜。

巡航马赫数大于4时,使用涡喷/冲压喷气/超燃冲压喷气混合发动机是一个较好的方案。这是高超音速飞机发展过程之中必须改变的。

高强度激波的挑战——需要进行风洞试验,优化冲击波的影响。

解决表面温度问题——的确,在高超音速飞机的过程之中,从与大气的摩擦力都可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材质都可以达到,我们需要开发非金属复合材料,突破结构和热管等,维持飞机的稳定运行才行,一旦材料达不到,那必然会出现融化分解的可能性。

解决噪声和音爆问题——高超音速飞机投入使用会遇到比超音速飞机更为严重的噪声和音爆问题,无论是在驾驶高超音速飞行器来说,还是自身发动机等带来的噪声和音爆,都是避免不了需要解决的。

所以,其实高超音速飞机面临的问题还不少,不是这些问题的阻挡,人类早已实现了大规模超音速武器的发展。

而从已知的数据来看,米格-41性能是现有最强的,最大飞行速度的超音速飞行器,接近5马赫,不过,这也是公布出来的数据说明,还没实际性地见识过。所以,这会算是极限,这就是简单的超音速飞机介绍。

什么是火控系统?这个就简单了,火控系统是安装在飞机、装甲车、军舰等平台的设备,又称武器火控系统,全称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是控制射击武器自动实施瞄准与发射的装备的总称。

的确,超音速武器的发射,需要火控系统来掌控,这样才可以实现精准打击,而且高超音速飞机的火控系统必然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独立研究。

不过,这次我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杂志上给出的AI模拟“超音速空战”,实现了更强实力的变化,这说明我国可能也在研究更强的高超音速飞机。

要是真的在未来实现了,那真的就不得了。

AI模拟: 11马赫,30公里外导弹打击, 8秒结束战斗

的确,这是我国利用AI进行的第一个模拟空战,涉及以 11 马赫(11 倍音速)飞行的高超音速飞机,该技术提出了一种令人惊讶的击败敌人的策略。

在这次模拟之中,当一架以1.3马赫飞行的飞机发现敌方战机之后,直接下达摧毁命令。

在团队开发的 AI 引导下,飞到了敌机前方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位置,并“越过肩膀”发射了一枚导弹,将其向后扔向敌人。

根据计算机模拟最终数据显示,导弹以高达11马赫的速度击中了高超音速飞机后方30公里处的敌方战斗机,在不到 8 秒的时间(也就是8秒内)结束了战斗,实力非常的强悍。

而这次的模拟也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情,那就是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飞机在空战中具有许多潜在优势,包括相对较低的任务成本以及能够以极快的速度飞行并具有高机动性。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不是AI模拟吗?有什么意义?根本就没任何意义吧?

其实并不是,在每一个武器建设之前,其实模拟是发展需求,只是要开发出这样的武器系统,这个需要时间。

而这次模拟以11马赫的打击,是对火控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火控系统必须能够执行极其精确的计算。同时,也对高超音速飞机的响应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属于理论性的发展要求。

当然,该论文的结论也指出了,属于模拟,还尚未为以 5 马赫及以上的高超音速飞行的飞机开发用于发射武器的火控系统,只是建立在理论的前提之下,进行扩展。

那真的能够实现吗?

其实,未来的确有可能实现,未来的战略威慑取决于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和渗透深度。

近年来,各军事强国都加强了对高速作战飞机的研究,而我国也在实行高超音速的布局。

所以,只要突破我们上面说的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人类现有的极限是突破5马赫的速度,11马赫的打击实力,那就需要更多时间了。

所以,这会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我国能够发布出这样的论文说明,这样说明了已经朝向这个方法发展,希望继续努力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