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全世界的网民有多少)

本文目录

  • 全世界的网民有多少
  • 目前我国的网民人数有多少排名世界第几
  • 中国网民占世界的比重是多少
  • 中国有多少网民占世界多少百分点
  • 中国网民规模有多少

全世界的网民有多少

截至2013年年初,全球网民数量达到24亿,其中22.4%来自中国,以下是美国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发布的报告公布的数据。
1. 中国 网民5.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0.1%。
2. 美国 共有3.14亿人,网民就2.45亿人。
3. 印度 12亿人中有1.37亿人是网民。
4. 日本 共有1.27亿人,网民的数量是1.01亿人。
5. 巴西 网民8849.4万人,而总人口只有1.93亿人。
6. 俄罗斯 1.42亿人中有6798.2万为网民。
7. 德国 网民为6748.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3%。
8. 印度尼西亚 总人口2.48亿,5500万网民。
9. 英国 5273.1万网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3.6%。
10. 法国 5222.8万人网民是法国人口的79.6%。
11. 尼日利亚 1.7亿人口中网民数量为4836.6万人。
12. 墨西哥 4200万网民占总人口的36.5%。
13. 伊朗 共有7886万人,网民4200万人。
14. 韩国 共有4886万人,网民就有4032.9万人。
15. 土耳其 网民为3645.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5.7%。
16. 意大利 共有6126万人,网民有3580万人。
17. 菲律宾 总人口1.03亿人,网民约为3360万人。
18. 西班牙 网民共3160.1万人,占总人口的67.2%。
19. 越南 网民为3103.5万人,是总人口的33.9%。
20. 埃及 网民2980.1万,是总人口的35.6%。

目前我国的网民人数有多少排名世界第几

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领跑全球互联网。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

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增速十分迅猛。
同时,网络安全成为当前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网络钓鱼、病毒、木马等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给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开展造成了障碍。分析指出,在规模和应用取得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互联网需要由可用向可信阶段发展。
网络规模稳居世界首位 普及率持续稳步增长
持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互联网总体影响不大。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
手机网民半年增三成 3G市场容量存较大弹性
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除了得益于政府和运营商的努力推动外,这种增长与手机上网本身所具有的时尚色彩以及手机上网内容的丰富也有很大关系。而乡村地区手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也推动了这一群体手机上网使用比例的上升。
依据调查,在已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中,有28%的人表示未来会使用3G手机上网,39.6%的人对未来是否使用手机上网态度不明确。而在未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中,14.8%的人表示未来半年可能使用手机上网,而在这部分人中,又有49%表示会使用3G手机上网。这也表明,3G未来市场容量存在较大弹性,需要各运营商着力开发。
娱乐应用平稳发展 商务应用逆势上扬
CNNIC《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在娱乐、信息和社交类使用上比例较高,除了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其中,娱乐类网络应用在长期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网络音乐应用排名仍保持第一,使用率半年增长1.8%;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迅猛,半年内增长了10%,使用率下降1.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互联网交易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而网上支付用户半年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危机使互联网平台高性价比的优势凸显出来,吸引了大量的网购人群,这也是交易类应用迅速增长的原因。不过交易类网络应用水平仍然较低,相对滞后。
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日增 可信网络成未来趋势
CNNIC《报告》指出,半年内有1.95亿网民上网时遇到过病毒和木马的攻击,1.1亿网民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问题。网络安全隐患使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下降,仅有29.2%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这进而制约了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交易类应用的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日趋完善,用户网龄的逐渐增长,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网络应用已经从生活娱乐逐步向社会经济领域渗透,网民对网络信任和安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如何提高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可用”的基础之上,构建“可信”的网络环境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中国网民占世界的比重是多少

收集到的资料不是同一个时间的,但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世界网民数量为14.6亿,青少年网民数量急剧上升已逼近半数8亿,网民数占世界总人口66.8亿的21.9%,比2000年底增加了305.5%。2008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25300万,宽带用户21400万,上网计算8470万台。简单计算可以知道是17.3%。最新数据是 截至2010年6月30日,网民规模达到4.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 说明:世界网民资料来源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中国网民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2次调查和第26次调查。

中国有多少网民占世界多少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8年7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内容摘要
(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网民规模
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
 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同比增长56.2%。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
 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
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的28.9%在过去半年曾经使用手机上过网,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305万人。手机上网成为网络接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网民结构特征
 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上升到46.4%,比2007年底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逐渐走向性别均衡。目前中国男性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为19.9%,女性为18.3%。
 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
 从学历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显现向下扩散的趋势。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到39%。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趋近,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表现。
(二)互联网基础资源
1.IP地址
 IPv4地址数量为1.58亿个,年增长率为33.7%。比其他三类互联网基础资源中的增长水平低,IPv4地址平稳增长。2008年6月份,中国IPv4地址拥有量已经超过日本,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 IPv4地址的人均拥有水平为6251个/万网民,与2007年12月相比,网民万人拥有量减少了191个,IP地址的增速落后于中国网民规模的增速。如果IP地址数和网民人数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可能制约中国互联网的整体发展。
2.域名
 我国的域名注册总量为1485万个,同比增长61.8%。
 中国CN域名数量为1190万个,同比增长93.5%,已占我国域名数量的80.1%,是我国域名数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3.网站
 中国网站数量为191.9万个,年增长率为46.3%。其中CN下的网站数为137万,占总网站数71.4%。
4.国际出口带宽
 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数达到493,729Mbps,年增长率为58.1%。目前人均拥有水平为20Mbps/万网民,比2007年12月增长了2Mbps,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连接能力不断增强。
(三)上网条件
1. 上网接入设备
 家庭上网计算机数量为8470万台,2008年上半年增加了670万台,半年增长率为8.6%。
 台式机仍为目前上网设备的主流,有87.3%的网民使用台式机上网。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选择,分别有30.9%和28.9%的网民使用这两种设备上网。就总体趋势而言,台式机的使用比例在下降,笔记本和手机的使用比例在上升。但是手机目前还主要以辅助性上网设备的身份存在。
2. 上网地点
 网民在家上网比例持续上升,从2007年12月的67.3%上升到目前的74.1%。随着上网条件的改善,在家上网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 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为39.2%,规模达到9918万人,半年内在网吧上网的人数增加了2800万人。网吧网民以男性居多,占到63.3%。以年轻人居多,24岁及以下网民占到网吧网民的70.7%,比总体网民高了20.8个百分点。
3. 上网接入费用
 在家上网的网民月均家庭上网接入费用为77元/月,略高于2007年12月的74.9元/月。在网吧上网的费用有所降低,目前网吧网民的月均网吧上网费用为44.8元/月,每月比2007年12月的51.6元/月降低了6.8元。
4. 上网时长
 2008年6月网民每周上网时长为19个小时/周。继2007年12月上网时长略有下降之后,2008年6月上网时长呈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网民中新增网民数量较多,网民的属性结构不够稳定,上网时长也有所波动。
(四)网络应用
1. 网络应用概述
 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和网络购物。
2. 互联网基础应用
 十大互联网应用中,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三大互联网基础应用均榜上有名,使用率均超过60%,说明互联网基础应用是网民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方面,在网民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 中国网民的搜索引擎使用率为69.2%,为中国第五大网络应用。2008年上半年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了2304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15.5%。但总体使用率低于美国(91%)。
 网民学历越高,搜索引擎使用率越高。在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搜索引擎使用率已经超过93%。近一两年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可能会对搜索引擎使用率有所影响。
 电子邮件的使用率为62.6%,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六位。2008年上半年用户增长量较高,半年增长了3973万人。某些网络应用的发展,如电子商务等,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国较高的即时通信使用率,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 即时通信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到1.95亿人,半年增长了2442万,半年增长率14.3%。使用率远高于美国网民的39%和韩国网民的47.8%。
3. 数字娱乐
 十大网络应用中,三大娱乐类网络应用——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都分列其中,娱乐仍旧是中国网民的主要互联网活动之一。
 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网络应用,使用率达到84.5%,用户量高达2.14亿人。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重要娱乐方式,也是促进网民群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 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71%,用户量已经达到1.8亿人,是中国的第四大网络应用。
 网络游戏使用率为58.3%,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七位,用户规模达到1.47亿人。超过美国35%的使用率。中国网络游戏网民中玩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的比例为53%,此类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达到7815万人。
4. 电子商务
 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5%,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人,半年内用户量增加了1688万人,已经成为十大网络应用之一。
 上海是网络购物最为普及的城市,使用率达到45.2%;其次是北京,为38.9%。经济发达城市的电子支付和物流等环节较为通畅,带动了城市网络购物的发展。
 中国25%的网络购物使用率低于美国网民的66%,也低于韩国网民的57.3%。
 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是与网络购物密切关联的两个网络应用。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发展都较为迅速,网民对两者的使用率分别达到22.5%和23.4%。尤其是网上支付,半年用户增量达到2379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71.7%。这两项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会对网络购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 网络社区
 博客/个人空间和论坛/BBS跻身前十大网络应用,反映了中国网络应用的新特点,社交类网络应用在中国呈兴起之势。
 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访问率为38.8%,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九。
 拥有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亿人关口,达到1.07亿人。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8%,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人,半年更新用户增长率高达43.7%。
6. 网络新闻
 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网络音乐使用率。半年增长了5164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了33.4%。网络新闻阅读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个百分点。这与中国上半年出现的社会事件密切相关,2008年上半年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出现使得更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
7. 其他网络应用
 网上银行使用率为23.4%。用户增长率较快,半年用户增长率达到47.1%。但使用率远低于美国网民53%的使用率,也低于韩国网民39.1%的使用率。
 网上炒股/基金使用率为16.9%。网上炒股/基金的使用率与中国的股市同步波动,使用率在下降,总体用户量略涨了466万。目前中国网民的使用率仍高于韩国网民的5.4%,也高于美国网民的11%。
 网络求职的使用率为14.9%,增长幅度较大,2008年上半年用户增长率达到72.8%,上半年是求职高峰,用户量增长也比较多。网络教育的使用率为18.5%,用户量达到4669万人,近几年来持续增长。

中国网民规模有多少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

中国网民,指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 

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8.02亿,普及率为57.7%;2018 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 年末增长3.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6.3%,规模为2.11亿,较2017年末增加1.0%;城镇网民占比 73.7%,规模为5.91亿,较2017年末增加 4.9%。

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3%,较2017年末提升了0.8个百分点;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48.9%、34.5%,较2017年分别下降4.1、1.3 个百分点;网民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达29.7%,较2017年末提升了1.5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1/5;互联网普及率达67%,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 

中国网民分析:

从年龄段看,截至2020年3月,网民中20岁至29岁、30岁至39岁占比分别为21.5%、20.8%,高于其他年龄群体;40岁至49岁网民群体占比为17.6%;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16.9%,互联网向中高年龄人群渗透。

在学历方面,截至2020年3月,网民中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1.1%、22.2%,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9.5%。

而在收入方面,月收入在2001元至5000元(人民币,下同)的网民群体合计占比为33.4%,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7.6%,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0.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