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简介是什么?谁有梵高的简介啊100字左右的

本文目录

  • 梵高简介是什么
  • 谁有梵高的简介啊100字左右的
  • 梵高简介 梵高简介内容
  • 梵高的简介,要简短精悍,200字左右
  • 梵高简介
  • 梵高简介及作品 梵高的介绍

梵高简介是什么

姓名:Vincent van Gogh
生日:1853年3月30日
职业:画家
去世时间:1890年7月29日
派别:印象派、表现派
性别:男
籍贯:荷兰
供职机构:
经历:为画商工作,当过传教士
代表作:《吃土豆的人们》《夜咖啡》《向日葵》《星夜》《自画像》等
人物简介:
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梵高
——火一样炽热的大画家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患有精神分裂症。青年时期曾从事宗教活动,后转向绘画,以其对生活的热烈渴
望开辟出一个艺术的新天地。)
梵高出生于一个基督教牧师的家庭。16岁时,他到古比尔美术公司海牙分店当店员,以后又去伦敦分店工作。几年以后,由于
痛苦的失恋和对职业的厌倦,梵高投身宗教,决心做一个福音传道者。
1897年,他25岁时来到比利时南部的博里纳日传教。在那里,几乎人人都做矿工谋生。他们冒着瓦斯中毒和爆炸等危险,挣扎
在死亡线上。梵高怀着极大的同情心来到矿区,只见矿工们穿着破烂的衣服,满脸煤灰,浑身污黑,骨瘦如柴,肩狭背驼,不时有
人发出阵阵的咳嗽声。几天以后,梵高就在一间简陋的席棚里开始了第一次宗教集会。他天天去看望那些身患重病的人,把自己的
大半薪水用在为病人购买仪器和药物上。他甚至把床让出去,自己睡在地板上,村里的病人他全都护理过,每一间草棚他都送去过
牛奶,面包。而自己呢,却由于缺吃少穿,得了热病,瘦得皮包骨头。上司以他超越牧师职责为名,禁止他继续讲道。梵高失去了
“上帝”,他不得不离开这个生活了6个月的苦难深重的地方。
梵高贫困潦倒,到处流浪。这时,他阅读了莎士比亚、狄更斯、雨果的作品,并开始学画素描。1882年,他到海牙学习绘画,
比他小4岁的泰奥是一位画商,每月寄钱供梵高学画。梵高后来艺术上的成功,是与泰奥在物质上、精神上对他的帮助分不开的。
一次,梵高在小酒店遇到了憔悴不堪、被贫困损害了身心的女人西恩。西恩以洗衣为生,有时还得找个男人为她的5个孩子挣
点吃的。她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这些孩子的父亲都是一些陌生人。梵高请西恩当模特儿。并收留了她。西恩以充满爱情的双手
为梵高做饭、煮咖啡、铺床、打扫工作室,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梵高多次为西恩画速写,对她身体的线条完全熟悉了,就画
了一张正式的作品,这是一个生命精髓被榨干的妇人,画上题了米歇勒的话:“世上怎么会有一个如此孤独绝望的女人?”
但是,好景不长。梵高把泰奥寄来的生活费大部分用在请模特儿和买绘画材料上,经常身无分文,没有食物。西恩劝梵高把寄
来的钱留作家用,而梵高坚持绘画第一。他和她只好痛苦地分手了。
1883年12月,梵高迁到纽南。在这里,他画了很多朴素的农村场景,画了农民、织工的肖像。1885年5月,梵高画了一幅《食
土豆者》:幽暗的灯光,挖掘土地的手伸向盆里,去拿土豆。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劳动者深厚的感情。
1886年,梵高来到巴黎与泰奥同住。他在巴黎第一次看到印象派的绘画,大为震惊。泰奥把印象派的情况介绍给他,他们还一
起参观了第一次印象派画展。印象派画家大都喜欢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也表现现代都市的运动感。泰奥陪着梵高仔细地揣摩了所
有的展品;莫奈的油画描绘了河水、天空、房屋、树木,捕捉了变幻的色、跳动的光,使他感到充满战栗的生命感。毕沙罗的作品
表现大自然的欢腾之息。日本浮世给版画鲜明的大色块对比的装饰性色彩,使他一见倾心。灿烂的阳光,丰富的色调,给了梵高
许多灵感。他到街头写生,到近郊写生。他力图画得很亮,但却丧失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感到苦恼,他要表现光明的世界。
1888年,梵高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那里碧蓝的天空中悬挂着眩目火球,大地仿佛被炽热的阳光点燃,显示出强烈的色彩。梵
高欣喜若狂,创作激情燃烧着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就在这里诞生了。梵高发自内心地说:“画面里的色彩就是生活里的热情。”
梵高最着名的作品是1888年8月完成的《向日葵》。在这幅画中,黄色是太阳的象征。他还不止一次地描绘灼目的太阳。同年
10月所作的《夕阳剪柳》中那欢快明亮的色彩,大放光芒的太阳,使观众的心和梵高的心一起跳动。这一时期,他还画了《普罗旺
斯的果园》、《阿尔的收割季节》、《圣玛利的渔船》、《邮递员约瑟夫·鲁兰》等着名的作品。他几乎用原色来描绘,强烈的色
彩对比一下子攫住了观众的心;短促而粗壮的笔触,形成一种节奏感。色彩犹如镶嵌在画面上的宝石,闪闪发光。梵高用心灵感受
光明,由荷兰古典画法、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给予的灵感,在绘画艺术领域里开辟出一个新的天

谁有梵高的简介啊100字左右的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出生荷兰
1853年3月30日梵高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鲁特·曾德特,是荷兰新教 牧师泰奥多勒斯·梵·高(1822-1885)和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斯(1819-1907)的长子。毕业于蒂尔堡大学,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 梵高对农民、田野生活有着很高的热情,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有《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作品,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其于1890年7月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

梵高简介 梵高简介内容

1、梵高简介: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2、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kunshaus美术馆。

梵高的简介,要简短精悍,200字左右

文森特•梵高(1853-1890年)是19世纪最杰出的天才画家。生于荷兰一个小村庄里,生前穷愁潦倒,默默无闻,一生仅卖出一幅油画和两幅素描,死后却万众景仰,被尊为大师。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提起梵高,免不了会想到金黄的向日葵、明亮的麦田、被割掉的耳朵等。他早期作画爱用荷兰传统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促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甚至远离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的追求。梵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直到去世前八年,他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崭露头角。梵高着意于表现他对事物独特、强烈而真实的感受,而不是机械复制的视觉形象。梵高自画像,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而紧张的眼神。梵高钟爱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灿烂和动荡的激情,一幅幅狂嚣的画面,都是梵高孤独内心底层的呐喊。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

梵高简介

梵高(全名文特森·梵高,1853年3月30日生,1890年7月29日卒)

荷兰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备尝。患精神病的他完成了他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他选择了自杀。年仅三十七岁。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离开巴黎,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代表作《向日葵》、《邮递员鲁兰》、《 咖啡馆夜市 》、《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星光灿烂》、《梵高在阿尔勒卧室》、《欧韦的教堂》等,都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有深远的影响。作画数量未知,因为在他将近十年的作画间都不是很出名,我只知道有34幅是众所周知的名画。

梵高简介及作品 梵高的介绍

1、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

2、主要作品:《吃土豆的人》、《收获景象》、《星月夜》、《向日葵》、《夜间咖啡馆》、《柏树》 。文森特一生中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而他的水彩画十分出众和油画不分上下。他个人独爱肖像画,一生中画过35幅自画像,11幅向日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