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许云峰人物形象及事例有哪些?许云峰性格特点及相关情节分别是

本文目录

  • 《红岩》许云峰人物形象及事例有哪些
  • 许云峰性格特点及相关情节分别是
  • 《红岩》的主人公的名字,作者,故事年代,主人公性格
  • 红岩许云峰外貌特征是什么
  • 狄仁杰许云峰赴宴有怎样的阴谋
  • 许云峰有什么精神
  • 许云峰挖地道是真的吗
  • 红岩中许云峰的主要事件
  • 许云峰的人物原形
  • 许云峰的人物总体形象是什么

《红岩》许云峰人物形象及事例有哪些

主要人物有五个。

红岩主要人物及事件

1、许云峰

主角之一,他坚定、勇敢、老练、机智的地下党领导者。他一到沙坪书店,发现书店有两个来历不明的人,立刻意识到“危险就在眼前”,于是当机立断,撤销联络站,转移人员,掩护革命同志,一切处理得有条不紊。

许云峰坚强勇敢,毫不畏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李敬原在新生茶园碰头,叛徒甫之高带领特务突然袭击,许云峰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沉着掩护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狱。表现了革命者的高风亮节。

许云峰足智多谋,立场坚定,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局势的才能。在狱中,他巧妙地引导徐鹏飞作出错误的判断,承担《挺进报》的领导责任,保护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惊心设计的酒宴,随机应变,戳穿了敌人的阴谋,把筵席变成了揭露敌人的讲台,机智地引出特务头子毛人凤出场。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无敌力量。

许云峰具有压倒任何敌人而不被敌人压倒的大无畏气概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在狱中,他与徐鹏飞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赤手空拳以顽强的毅力挖通了监狱通向狱外的洞口,并把它留给了战友,自己带着必胜的信念从容就义。

2、江姐

主角之一,地下工作者,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警惕。在重庆的朝阳码头,她看到甫志高穿着西装给她掮行李,当即识破了甫志高好表现的心理,表现了她高度的党性。

在赴华蓥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挂在城头上的丈夫的头颅,悲痛欲绝,但她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并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担负起丈夫未竞的事业。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视死如归,宁折不弯。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

行将就义,她神态平静,举止从容,梳理头发,整理衣衫,吻别“监狱之花”,始终带着胜利的笑容。

3、徐鹏飞

小说中反面人物,他凶残、狠毒,着丰富的特务工作经验,善于采用攻心战术抓住对方弱点,瓦解对方意志,对甫志高利用其对家庭的依恋,对刘思扬利用其出身等等。但他越是凶残、狡诈,就越能衬托出革命者的崇高伟大。

4、成岗

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工作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

5、华子良

潜伏最深的共产党员,忍辱负重、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疯老头”,被关押在白公馆。特务对他比较放心,常让他去磁器口买菜。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为越狱的计划作了巨大的贡献。

许云峰性格特点及相关情节分别是

红岩许云峰的人物性格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不畏强权

许云峰一方面在敌人面前是霹雳闪电,锋芒毕露,另一方面,不论是在渣滓洞的单独牢房里还是在白公馆的不见天日的地牢里,他都是带给战友们以安全感,为了自己的同志,他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所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代表,是一个性格坚强有对战友温暖如春的人。

许云峰,这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作为一个进行过长期地下斗争的领导人,从他一出场,就显示出他的高度的政治敏感。

他“沙坪书店“陈松林的卧室里增添了一套盥洗用具,郑克昌抄袭的诗歌以及书店的变化,敏锐地感觉到不安和危险,当机立断撤销这处联络站,转移人员,停开区委的一个会议。

甫志高叛变,带领特务突然出现在茶园的时候,许云峰为了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挺身而出,迎着叛徒走去,表现了他顾全大局、独当危难, 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

狱中斗争,突出地展示了他雷电、钢铁式的性格特点。第一次审讯,面对矜持骄横、不可一世的徐鹏飞,他坦然冷静,看透了这种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满脑子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贪图侥幸的念头,这种人的阶级本能迫使他表现自己的愚蠢,使他急于暴露已经获得的材料。

扩展资料:

许云峰一方面在敌人面前是霹雳闪电,锋芒毕露,另一方面,不论是在渣滓洞的单独牢房里还是在白公馆的不见天日的地牢里,他绝不进行超出整体斗争需要的个人行动,这更能体现一个领导者的品格。

他以坚强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为全监狱的难友准备了越狱的通道,但他绝不自己使用。在地车中最后一次与徐鹏飞的交锋,对许云峰这个钢铁、雷电式的性格塑造得以完成。

与敌人在失败情绪支配下无可奈何的悲鸣成为鲜明的对比,许云峰以完成重任的胜利者的姿态,对面前的特务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这个性格闪耀出特有的光辉。

《红岩》的主人公的名字,作者,故事年代,主人公性格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被共同关押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集中营里,亲身经历过敌人的种种野蛮暴行和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生活。

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这两位作者在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经过著名作家车承友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且历时10年,才完成该部作品。

《红岩》的主人公的名字和主人公性格

1、江姐

江姐是《红岩》中比较丰满的艺术典型。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警惕。在重庆的朝阳码头,她看到甫志高穿着西装给她掮行李,当即识破了甫志高好表现的心理,表现了她高度的党性。

在赴华蓥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挂在城头上的丈夫的头颅,悲痛欲绝,但她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并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担负起丈夫未竞的事业。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视死如归,宁折不弯。

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行将就义,她神态平静,举止从容,梳理头发,整理衣衫,吻别“监狱之花”,始终带着胜利的笑容。“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一席话,充分展示了江姐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生死观。

2、许云峰

许云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地下党的领导者,在他身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才干、品质和气魄。

他在作品中一出现就是一个坚定、勇敢、老练、机智的地下党领导者。他一到沙坪书店,发现书店有两个来历不明的人,立刻意识到“危险就在眼前”,于是当机立断,撤销联络站,转移人员,掩护革命同志,一切处理得有条不紊。

许云峰坚强勇敢,毫不畏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李敬原在新生茶园碰头,叛徒甫之高带领特务突然袭击,许云峰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沉着掩护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狱。表现了革命者的高风亮节。

许云峰足智多谋,立场坚定,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局势的才能。在狱中,他巧妙地引导徐鹏飞作出错误的判断,承担《挺进报》的领导责任,保护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惊心设计的酒宴,随机应变,戳穿了敌人的阴谋,把筵席变成了揭露敌人的讲台,机智地引出特务头子毛人凤出场。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无敌力量。

许云峰具有压倒任何敌人而不被敌人压倒的大无畏气概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在狱中,他与徐鹏飞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赤手空拳以顽强的毅力挖通了监狱通向狱外的洞口,并把它留给了战友,自己带着必胜的信念从容就义。

3、成岗

成岗真名陈然 ,1939年春天在湖北宜昌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起参加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印刷和发行工作,不久重新入党,任《挺进报》特支书记。

1948年4月在工作间被捕,先后关押于歌乐山重庆军统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并坚持出版《挺进报》。1949年12月28日在重庆大坪刑场被公开枪杀,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6岁。

以下是陈然在《彷徨》杂志时撰写的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散文的摘录: 在平时能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富贵荣华的诱惑之下能不动心志;在狂风暴雨袭击之下能坚定信念,为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于江苏邳州,1949年9月在重庆被杨钦典害死,遇害时年仅8岁,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小的战士。

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就随父母被带进了监狱。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再加上营养跟不上,七八岁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经过地下党对特务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

在革命胜利前夕,小萝卜头被敌人残忍杀害。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5、双枪老太婆

双枪老太婆是著名小说《红岩》中塑造的传奇人物,为华蓥山游击队的成员,因善使双枪被誉为双枪老太婆。其人物原型为陈联诗。

陈联诗(1900年~1960年),女,又名陈玉屏,四川广安岳池县人,川东华蓥山游击纵队的主要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多次参与并领导华蓥山武装起义,为中国近代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因陈联诗善使双枪,故被世人称为“双枪老太婆”。据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杨益言先生讲诉,陈联诗为《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

红岩许云峰外貌特征是什么

红岩许云峰外貌特征是什么。高高的前额上,深刻着几道皱纹,象征着性格的顽强。清癯的脸膛上,除了一副旁若无人的,钢铁似的眼神以外,看不出丝毫动静。厚厚的嘴唇紧闭着,阔大的嘴角上,带着一丝冷笑。

红岩的介绍

重庆解放前,斗争更为激烈。敌人耍尽阴谋妄图破获地下党组织,狱中同志与敌人艰苦斗争,巧妙周旋,击败敌人假释放,安插奸细等诡计,并千方百计准备越狱。大屠杀提前了,敌人疯狂屠杀革命同志,同志们为了迎接黎明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书写了壮丽诗篇。

并且留下了著名的狱中八条这是他们对党和人民共和国的最后嘱托和期望。特务头子徐鹏飞派爪牙打入重庆大学和我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妄图追查出挺进报的线索,破获我重庆地下党组织。

狄仁杰许云峰赴宴有怎样的阴谋

目的是想让许云峰和他们合作。
策划者是特务头子毛人凤,目的是想让许云峰和他们合作,结果被许云峰严词拒绝,连一张碰杯的照片也没有得到。
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许云峰有什么精神

忠诚,坚贞不屈,“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机智勇敢、英勇 无畏的精神;革命者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许云峰(1916-1949),又名许晓轩,江苏江都人,1938年加入共产党。1940年4月被国民党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1946年7月,许云峰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馆“监狱)。1949年11月27日,许云峰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3岁。《红岩》有记载。

许云峰挖地道是真的吗

是真的。
在小说《红岩》中,徐云峰在狱中用双手挖出秘密通道,在他被害前,同志们都让他从那条通道跑出去的,但是他不同意,坚持要把通道留给更多的同志。
许云峰被捕后被敌人关押在地窖里,为了将来同志们能逃出去,许云峰在地窖里徒手挖地道。

红岩中许云峰的主要事件

主要事件:

早年经历

许云峰,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到本地的一个钱庄当学徒。1931年“九一八事变”,许云峰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投身革命
1938年5月,许云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和发行工作。1939年春,许云峰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1940年,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在他的组织发动下,新市区党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被捕入狱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许云峰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每当危险的时候,他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
坚强不屈
1946年7月,许云峰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馆”监狱。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军统监狱中,他用秘密方法和党员相互联系,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和领导狱中的地下斗争。敌人为割断他与狱中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将他戴上重镣,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云峰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他都是没有效果的。
英勇就义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许云峰从容就义,年仅33岁。许云峰牺牲后三天,重庆回到人民手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苍松翠柏护卫着的歌乐山上。
许云峰,又名许晓轩(1916-1949)江苏江都人,1938年加入共产党,1940年4月被国民党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1946年7月,许云峰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馆”监狱)。1949年11月27日,许云峰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3岁。《红岩》有记载。

拓展资料 :

许云峰

许晓轩(1916—1949),学名永安,字小轩,江都县仙女庙(今江都镇)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许晓轩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殉难。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

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许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许晓轩故居是江都城区重要的旅游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1998年8月23日。《红岩魂》展演团负责人和演员抽出时间来到许晓轩烈士家属居住的江宁街道,与居委干部、学生、侨台属等近百名代表一起举行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座谈会。贵阳市文化局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摄制组的工作人员。

他们此行是为了寻访革命烈士许晓轩在息烽集中营走过的光辉岁月,以此制成专题片带回上海,在社区和居民中进行爱国教育宣传。据悉,许晓轩遗孀姜绮华老人现居住在上海静安区江宁路。革命传统教育课在肃穆的春风中开始。许晓轩的女儿许德馨女士在父亲塑像前,为少先队员深情讲述了感人肺腑的红岩故事,传承红岩精神。嘉定区普通小学100多名少先队员却完全沉浸在红岩故事中,被革命烈士许晓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吸引。

学生们在许晓轩同志塑像前纷纷献上鲜花,并表示,红岩精神早已深入学子心中,将不忘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要把今天的学习活动化为在今后的实际行动,为将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而努力。

在《红岩》这部小说的人物长廊中,有许云峰、江姐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志士,许晓轩就是许云峰的主要生活原型之一。1997年9月28日,故居修缮完毕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是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青砖小瓦,古朴庄重。正门顶上挂着一方匾额,匾额上“许晓轩故居”五个镏金大字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

许晓轩烈士生平事迹展陈列于故居六间房间中,沿墙布展,由100多幅珍贵照片,烈士的10多件遗物以及一组群雕组成,分为“少年时代”。“参加革命”、“狱中斗争”、“英勇献身”、“光耀千秋”五部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许晓轩故居开放以来,前来瞻仰的各界人士达数万人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许晓轩

许云峰的人物原形

许建业(1920~1948),原名许明德,后名许明义、许立德,化名杨绍武、杨青等等,延胜乡人。
1937年抗战爆发,许建业受同学欧汝钦影响,参加救亡歌咏会,举办抗战壁报社,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县特支组织委员和书记、重庆市委委员并主管重庆工运工作。
1938年11月到1940年间,他在天府煤矿以白庙子绞车站管理员的公开职业为掩护从事工运,与工人同吃霉米饭,同住煤炭棚。自己微薄的工资大部分用于接济贫苦工人,连所得烤火木炭也分与工人享用。因此,他很快便与工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建业从教工人识字、学算术、唱歌开始,逐步开展革命思想启蒙,直到宣传抗日救国真理,进而培养工人骨干,发展党组织。他多次机智果敢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反抗资本家残酷压榨和克扣虐待工人。

许云峰的人物总体形象是什么

许云峰的人物总体形象

许云峰机智,勇敢,为重庆地下党的领袖,他尽职尽责,为地下党做了很多贡献,却被叛徒出卖,在被抓捕的最后关头,他依然淡定地掩护李敬原,自己被捕入狱。

他在狱中不断与敌人周旋,却没有屈服,他在黑暗的牢里,用自己的双手,凿穿了狱墙,为共产党员们的越狱准备了条件。

人物介绍

许建业(1920~1948),原名许明德,后名许明义、许立德,化名杨绍武、杨青等等,延胜乡人。

1937年抗战爆发,许建业受同学欧汝钦影响,参加救亡歌咏会,举办抗战壁报社,投身抗日救国运动。

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县特支组织委员和书记、重庆市委委员并主管重庆工运工作。

1938年11月到1940年间,他在天府煤矿以白庙子绞车站管理员的公开职业为掩护从事工运,与工人同吃霉米饭,同住煤炭棚。

自己微薄的工资大部分用于接济贫苦工人,连所得烤火木炭也分与工人享用。因此,他很快便与工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建业从教工人识字、学算术、唱歌开始,逐步开展革命思想启蒙,直到宣传抗日救国真理,进而培养工人骨干,发展党组织。

他多次机智果敢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反抗资本家残酷压榨和克扣虐待工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