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于鸿毛的人的事例(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事例 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本文目录

  • 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事例 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 轻于鸿毛的认人物及事迹
  • 死得轻于鸿毛的人物有哪些
  • 轻于鸿毛的人有哪些

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事例 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1、秦桧-轻于鸿毛。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2、蔡京-轻于鸿毛。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蔡京天资凶狠狡诈,舞弄权术,以智慧控制别人,在皇帝面前,专门窥伺人主之意以求固位专宠,始终对皇帝说,不必拘泥流俗,应该竭尽四海九州的财力来满足自己享乐,处处患得患失,培植个人势力,盘根错节,牢不可破。最终导致国家祸乱,虽贬死在道路上,天下人仍以没处死他为恨。

3、吴三桂-轻于鸿毛。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由于他作为汉人,却与清朝勾结,导致大顺政权及南明政权等汉人政权的覆亡,加上曾杀死永历帝、明朝皇族、大臣等,故他的行为应被视为“汉奸”。

轻于鸿毛的认人物及事迹

魏忠贤(1568年-1627年),原名李进忠。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明熹宗是个“木匠天才”,喜欢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他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魏忠贤总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
时东林党人士吏部尚书赵南星,在朝廷中排斥反对派,于是非东林派愤而结交魏忠贤。1624年,魏忠贤遭到杨涟的弹劾,但幸免于难,于是开始大规模迫害镇压东林党人士,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借熊廷弼事件,诬陷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人有贪赃之罪,大肆搜捕东林党人。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杀害了高攀龙、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人,东林书院被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至此,东林党被阉党势力彻底消灭,时东林“累累相接,骈首就诛”。
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被封为“九千岁”,自己也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1627年崇祯帝(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遭到弹劾,被流放凤阳,在途中畏罪自杀。
秦桧是南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视为汉奸或卖国贼。他本来是一位知名的抗金义士,後来随同徽、钦二宗被掳到金国,与金廷议和。建炎四年(1130年)陪同高宗逃返南宋。此後,辅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在南宋朝廷内属於主和派,反对国内主战派的势力。当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十二金牌召岳飞」的故事。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在秦桧的帮助下解除了岳飞和韩世忠等人的军权,以「莫须有」的谋反罪状杀害岳飞父子。之後南宋与金廷签订了极有争议的「绍兴和议」。 至宁宗开禧二年被追夺王爵。改諡缪丑。
後来南宋为了鼓励抗金斗志,为岳飞平反,并把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魁祸首。相传平民为解秦桧之恨,用面团做成他的形像丢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并演变成今时今日的「油条」(香港地区仍称做「油炸鬼」,闽南语亦有将油条称为「油炸桧」之发音)。位於浙江杭州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庙,有与岳飞被杀有关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等四人跪像,铸造於明代,经常受到侮辱性破坏。後世有秦姓人(一说为乾隆年间进士抚台秦涧泉)在此作诗:「人从宋後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死得轻于鸿毛的人物有哪些

2012-03-15 22:141、伯嚭,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国。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担任太宰,与伍子胥一起共事。起初,由于尚未在吴国站稳脚跟,他与伍子胥同舟共济。后助勾践引美女入吴最终国破身死。
2、安禄山,带甲二十万,起兵造反。
3、杨国忠,盛世奸雄,杨贵妃的哥哥。
4、张邦昌,卖国求荣,屈身事敌。被金人推为大楚皇帝,定都南京。
5、蔡京,敌政专权,误国害民,有才无德。
6、秦桧,通敌卖国,残害忠良。
7、阿合马,狂征暴敛,心黑手毒。死后在其家中搜出两张人皮,心狠手辣令人发指。
8、严嵩,巨奸大恶,贪贿误国
9、鳌拜,欺主乱政,专横跋扈
10、和珅,惊世巨贪。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其私人财产是国家十年收入的十倍。是当时法王路易十四私人财产的四十倍。

轻于鸿毛的人有哪些

轻于鸿毛的人有如下:

一、商鞅

秦孝公时期,秦国能够变得无比富强,是和商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商鞅,大家都知道他变法的事迹。为了能够推行变法,商鞅使用重金让人知道他是可信的。在他的各种法令实行下,秦朝变得越来越强大。国家是富强了,但是朝廷中的权贵利益也因此受到侵害。

商鞅也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商鞅一心为国,缺乏了对于自己后路的考虑。秦孝公在世的时候还可以护着他,等到秦孝公去世之后,商鞅就被弃用,并且被按上“谋反”的罪名,后来被五马分尸而死。想想这个场面,就让人浑身发寒。

二、李斯

李斯是个极为有才能的人,秦朝能够统一天下,少不了李斯的存在。众所周知的小篆,就是由李斯发明的。当然,后来胡亥能够成为皇帝,这当中也少不了李斯的一份力。李斯对于秦国还是有感情的,常劝胡亥轻徭薄赋,但是因此遭受胡亥不喜,后来更是在赵高的诬陷下锒铛入狱,最终被腰斩。腰斩常常并不能瞬间杀死人,犯人很可能是失血疼痛而死。

三、韩非子

韩非子是著名的法家人物,他继承了商鞅的思想,并且发扬光大。韩非子的巨著被嬴政奉为治国之宝,并且因此使国家富强,最终成就统一大业。那个时期出名的人物,相互之间总有一些联系。韩非子和李斯是同门师兄弟,但是最后却死于李斯之手,被李斯毒害而亡。

四、韩信

楚汉相争,汉朝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项羽没有重用韩信,最终导致韩信助汉,从而导致项羽灭亡。韩信用兵如神,百战百胜。虽然战场战无不克,但是难识人心。因为对于太过相信刘邦,后来被吕雉骗到宫中害死,自己的三族也全被诛杀。

五、晁错

汉朝时期采用分封制,虽然都是姓刘,但是依然会对皇权带来威胁。为了加强朝廷统治,汉景帝利用晁错进行削藩,从而打击诸侯的势力。如果能够削藩成功,晁错的地位会更上一筹。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很残酷。诸侯为了保留自己的势力,悍然反击,打出了”清君侧“的名义。皇帝为了坐稳龙椅,晁错就成为了替罪羊,也是被腰斩而死。死的不仅他自己,他的亲属也都被杀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