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深深夏席清古诗(别院深深夏席清全诗)

本文目录

  • 别院深深夏席清全诗
  • 李白写中午的诗句
  •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是什么意思
  •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 关于夏天的优美诗句别院深深夏席清
  • 幼儿园立夏诗句
  • 赞美浅夏的诗句

别院深深夏席清全诗

原文

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

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注释

别院(bie yuan):正院旁侧的小院。

夏簟(xia diàn):夏天的竹席。清:清凉。

透帘(tou lian):穿透帘子。

觉(jué):睡醒。

李白写中午的诗句

1. 关于写中午的诗句
关于写中午的诗句 1.描写中午的诗句有哪些
唐-方棫

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 【失题】

宋-刘学箕

午日柳阴正,晓风花气新。 【题壁】

张镃

午烟青一点,鱼虎出深丛。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八 沙际亭】

苏轼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 【皇太妃阁五首 其一】

周必大

午位符炎德,真人感赤精。 【端午帖子 其二 太上皇帝阁(淳熙五年)】

午节由来重,今符火德昌。 【端午帖子 其一 太上皇帝阁(淳熙六年)】

欧阳修

午位星杓正,人间令节同。 【端午帖子词 皇帝合六首 其二】

姜特立

午漏奏新诗,昕朝召节飞。 【甲辰岁进诗一编孝宗许其清新翌旦宣谕宰执召试再赋一首】

洪咨夔

晓行如深秋,午憩无点暑。 【发龙州】

洪适

春情百尺牵,午影三眠过。 【盘洲杂韵上 凤柳】

贺铸

薰风酣绿树,午日思黄鹂。 【和王文举别馆初夏】

家铉翁

输他田舍翁,午酲犹未醒。 【风雨归舟图 其二】

钱时

午窗千嶂雨,幽梦一帘香①。 【安素午睡】

寇准

午昼花阴静,春风数蝶飞。 【春昼】

黄庭坚

秋衣犹葛制,午饭厌溪毛。 【次韵吉老十小诗 其一】

程珌

夕阳犹腊日,午夜已春风。 【岁暮】

谢薖

从君觅一斗,午夜泛金波①。 【代柬仲彝索酒】

释文珦

午夜天无云,月满孤篷顶。 【渔艇 其二】

释赞宁

午未未未申,申卯卯辰辰。 【括浙江潮候】

蒲寿宬

午梦恬不成,始知身在笼。 【春日闻禽戏题寓廨】

蔡沈

南风北窗下,午梦听潺湲。 【绝句】



邓云霄

秋裳堪制芰,午醉亦哺糟。 【江上行三十首 其二十四】

吴与弼

午爨来分路,青山四面围。 【分路铺】

庞嵩

午夜漏虹光,出岩观海日。 【龙池寺四首 其四 鸡冠石】

胡应麟

午日照柴扃,先生宿酒醒。 【小斋宴起偶题】

午风吹芒鞋,独往忘日夕。 【秋日独游兰阴山五绝句 其一 兰阴山】

释函可

急携来共读,午后老僧眠。 【柬苏筑】

黎民表

午憩留孤枕,尘心此处降。 【吕氏心文友园亭杂咏十二首 其一十一 溜石】

黎遂球

娇娘委高髻,午睡笼碧纱。 【题陈虎顺东皋诸景五首 其四 绿云堆】

明末清初

王夫之

午日尚曈昽,紫光衬元叶。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九首(庚戍) 其一十一 啸台】

清朝-胡缘

午梦初残后,纱窗独坐时。 【午梦】

民国末当代初

吴未淳

午梦酣于夜,醒来日已斜。 【午梦】
2.找描写中午的优美诗句
句子:

阳光灿烂的正午,烈日当空的正午,骄阳肆虐的正午,太阳喷火的正午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一丝风也没有,树叶低垂着,蝉儿高叫着,大地好像处在蒸笼里,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

远处,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在做午饭,一缕缕青烟直线似的升上天空,看不出有一丝风.4Zj亲子资源网

中午时分,太阳照得五谷的叶子油亮油亮的,知了在树上,蝈蝈儿在庄稼上,振着翅膀叫着.4Zj亲子资源网

中午,烈日炎炎,一丝风也没有,黄狗伸出了舌头,鸡耷拉着翅膀,蝉儿不停地高叫,人们心里更加烦闷.

中午,当阳光撒下它最强烈的光线、喷吐出全部热量时,原野上的白雪凹陷下去,渐渐收缩,似乎更豁亮了,反射出耀眼的白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段落:

下午,天空一片青灰色,暴烈的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南风吹来,卷起一股热浪.蝉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声音低沉而缓慢,像在述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老人们坐在树阴下,耐心地摇着扇子,嘴里一边诅咒炎热,一边高兴地议论天气怎样有利于稻谷抽穗.那些林中小鸟,都懒懒地歇在树上,似乎正在做着“丰收”的梦.伏天的响午,风不吹,鸟不叫,牛不走动,山沟里死一般沉寂/极热的中午,天上没有一丝云彩,空间没有一丝微风,空气仿佛凝滞了/中午,烈日当头,野草在酷热中昏睡,没有人敢在太阳下行走/在这夏日的晌午,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强烈的阳光,岸边的绿柳和白杨,给河面投出凉凉的阴影/在中午的骄阳下人们都躲在屋内,只有树枝间千万只蝉在嘈杂地高鸣

作文:《迎春花》

中午的阳光,垂直地射着.黄垒河那泛着涟漪的澄清的水面闪耀着鲤鱼般的光彩,水气随着微风,飘到河畔的村庄.村庄的屋顶,被温暖的春阳晒着,发散出干焦的气息.凉润的水气调剂了干焦的气息,令人舒适、惬意.

《骆驼祥子 》

傍晚:夏日的傍晚,是热情而美丽的.像一个优雅的少妇;穿着五彩的裙裾拢鬓轻挽;雍容华贵.

天是一片淡淡的蓝,时而浮云朵朵,一团团似洁白的棉絮.微风吹动着它们柔软的身体,浅吟低唱着,一路悠哉游哉.当你低下头看着路边,茵茵的绿草与鲜花儿呢喃,这的当会儿再抬眼望去,那一片片似棉的白云,全变成“马尾”丝丝缕缕向天空散去……

斜阳似血,霞光满天.

我最喜欢夏天的傍晚,美的醉人,美的绚灿!那片火烧云笼罩了西边的天际,似一幅绚丽缤纷的水彩画.最初是一片鹅黄色打底,一层淡淡的橙红;橙红中加一条淡蓝色的彩带;彩带的一端满满的展开,一面宽大的血色丝巾,渐行渐远一直扯到天边……就这样把夕阳衬托更加鲜红艳丽.

暮色中的远山,灰暗如岱样的壮丽.苍茫里,我看见那两棵屹立在山巅之上的白杨和青松.微风摇曳着它们的枝叶,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的苍劲,更加的挺拔.婆娑的枝叶透着一抹斜阳的余晖,我看见斑驳的斜阳就挂树梢上,一点点地坠落.赶忙拿起数码相机,定格在那一刹那;啪!美丽的剪影——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进入了我的“快门”里……

夕阳中的山巅凝重而巍峨,它让我陶醉,让我痴迷!

夜色见浓,夕阳终于耐不过时光磨砺,坠落在山谷里.山巅吞噬了最后一抹余晖.望斜阳我嗟叹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丽的斜阳是那么的壮观,却是昙花一现的瞬间.白昼更替日月轮回.人生呢?每人都从幼年,青年,壮年到老年.每个人的夕阳呢?都会如此灿烂吗?岁月匆匆,时光荏苒,花落又花开,青春不再来!

夜色浓了起来.那芽弯月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地挂上天空.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原来行人稀少的一隅,现已人潮如流.平素我就最怕拥挤,便折身奔向那条幽静的小路,回家去.

此时,街上人声渐渐鼎沸,车水马龙.大都市陷入了一片夜的繁华.绕过熙熙攘攘的人流,漫过一片喧嚣,我踏上小路.这儿有柔柔的垂柳;这儿有淡淡的草香,这儿有浓浓的夜来香,在晚风里飘着迷人的芳香……
3.描写中午的句子
中午,知了觉得温度不怎么高,便睡觉了

空中没有一丝云,头顶上一轮烈日,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太阳刚一出头,地上像已着了火。

天气是那样炎热,仿佛一点星火就会引起爆炸似的。

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

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夏天,草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阴。

夏日里,清清的小河成了孩子们避暑的好去处,你看,他们在水中嬉闹着,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扎猛子摸鱼,玩得十分开心。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水牛早就躲到了池塘里,整个身子埋在了池水中,只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透气。
4.关于中午的诗句
夏意

【作者】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5.描写中午的词语
1描写中午的词语(两个字的)

上午 中午 正午 晌午 下午 日中 前晌 后晌 午时 午前 午后 午休 炙热 艳阳 灼热

2描写中午的词语(四个字的)

中午时分 烈日当头 目正中天 当午日明 日轮当午 骄阳似火 热浪灼人 红日当空 闷热难当

3描写中午的句子

(1)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吵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躁。

(2)一个夏天的中午,天空晴朗,烈日高挂,连一丝风都没有,大地像蒸笼一般,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3)烈日炎炎,沥青大道上,软绵绵的,像冒出一层黑油。

(4)烈日当空的正午,风不吹,鸟不叫,牛羊不走动,山沟里死一般沉寂。

(5)这时正是晌午,太阳像一团火,晒在河面上,连流动着的河水,都给晒得热气蒸人。

(6)中午时分,太阳照得五谷的叶子油亮油亮的,知了在树上,烟姻儿在庄稼上.振着翅膀鸣叫着。

(7)闷热的下午,一丝风也没有,尽管我坐在树荫下,但还是热:脸是热热的,胸膛是热热的,连吸进的空气都是热热的,热得透不过气来。

(8)火球般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树木被烤得聋拉着头,狗趴在阴凉处吐出了红舌头,蝉在树上拼命地嘶叫,处处憋闷,处处烦人。

(9)在这夏日的晌午,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银色的光。

(10)这时已经快正午了,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的,附近树枝上的知了一劲儿地站噪着。

(11)炎热的中午,大海显得格外平静,她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向我敞开了她的怀抱。

(12)中午,烈日炎炎,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蝉儿不停嘴地喊叫: “热死了!热死了!……”人们听了,更加烦躁不安。

(13)时值中午,春阳温暖地直射地面,照得山山水水一片明丽。

(14)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在扇子、电风扇的帮助卜睡着了,也有些人坐在树下乘凉,拼命地挥动扇子饮惬欲睡,只有那知了还在骄傲地叫着:“知―了―”。

(15)当空的太阳如同熊熊燃烧的一团火焰,向大地喷射着过量的光和热,于是大地都像快要燃烧起来。

(16)六月中旬的天气已经够热了,这下午三四点钟时分,更是一天里最难耐的时候,公路上焦干、滚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空气又热又闷,好像划火柴就能点着似的。

(17)中午,北戴河海滨别有一番景致: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淡淡的彩云。碧波荡漾的大海,在丽日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闪光的鱼鳞,变得更加娇艳了。远处,白帆点点;近处,穿着各色游泳衣的人们在大海温暖的怀抱里尽情地游乐;沙滩上是无数的“花蘑菇” 和进行日光浴的人们。

(18)一个无风的中午,天气十分炎热。耀眼的阳光显得格外的威严,照到人身上就像火烤一样。地上升起的热气,仿佛划根火柴就会点燃似的。

(19)中午,天空像一口银亮的白热化的铁锅,倒扣下来笼罩着大地。锅里热气腾腾,人们被蒸得只有出气的份儿,每吸一口气,都仿佛是吞下一个热馒头。

(20)中午很热,天上一片云彩也没有。太阳一动不动地高悬在头顶,烧灼着青草。一丝风也没有,空气凝滞不动,水面上也没有一丝涟漪。
6.描写中午句子
中午,知了觉得温度不怎么高,便睡觉了 空中没有一丝云,头顶上一轮烈日,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太阳刚一出头,地上像已着了火。 天气是那样炎热,仿佛一点星火就会引起爆炸似的。

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

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夏天,草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阴。 夏日里,清清的小河成了孩子们避暑的好去处,你看,他们在水中嬉闹着,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扎猛子摸鱼,玩得十分开心。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水牛早就躲到了池塘里,整个身子埋在了池水中,只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透气。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出自《夏意》,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原文如下: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如下:

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扩展资料:

诗的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衬托午睡的舒适。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物我之间的通感,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

第二句写院外的环境。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窗外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可以想象,诗人躺在席子上,榴花映照屋内,颜色柔和,带有催眠的作用。

第三句把上两句所说加以综合,点出中午这个时间,说庭院深深,午时也绿阴遍地,凉意沁人。

通过上面三句,午睡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可接手写午睡了,诗却一下跳开,直接写梦醒,用笔灵活。梦醒后宁谧,又通过不时传来断续的莺声来反衬。睡醒后恬静舒适,睡觉时恬静舒适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诗人想表现的“夏意”。

全诗四句,围绕午睡写。前三句是午睡前,末句是午睡后,不直接写午睡,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用笔活泼跳脱。诗又句句切合夏日,不断利用色彩来表现景物,表达诗人满足的心情,与夏午本应给人的炎热与压抑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夏意
作者: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按】描写寂静的夏日午睡方醒的环境,数声流莺,倍感静谧之妙。
【别院】偏院
【簟】竹席

【赏析】
这首诗写夏天昼寝醒来时的所见所感。院子是深的,也就是说是幽静的;竹席是清的,也就是说凉爽宜人的;榴花盛开,是盛夏之景。榴花红得有点火暴,但隔着帘子看,也只是略显清明,而满地树阴才是它此时真正的友情奉献。从卧室向外看去,这一切营造的氛围是多么清爽惬意,真是一片好睡天、好睡地。诗人一觉醒来,听到的只是鸟声,正如古人诗言“鸟鸣山更幽”,为小院平添了几分寂静。

关于夏天的优美诗句别院深深夏席清

关于夏天的优美诗句 别院深深夏席清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宋·陆游《初夏绝句》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午瓯茶。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幼儿园立夏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立夏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立夏诗句 篇1

  立夏

  陆游〔宋代〕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阮郎归·立夏

  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立夏

  赵友直〔宋代〕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元稹〔唐代〕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立夏前二日作

  陆游〔宋代〕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唐代〕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

  郭祥正〔宋代〕

  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

  书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

  立夏前王日出郊送春

  王迈〔宋代〕

  前回马首络青春,春我相逢皆故人。

  今朝出门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

  莺痴蝶騃不知愁,惟有杜鹃啼到晓。

  春到园林邮传哉,藤阴次第庇莓苔。

  愿春长在人长健,何惜与春归去来。

  立夏

  薛澄〔宋代〕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幼儿园立夏诗句 篇2

  1.《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2.《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3.《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4.《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5.《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6.《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7.《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8.《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9.《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0.《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幼儿园立夏诗句 篇3

  一、《诗经·小雅·四月》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二、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三、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四、《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陆游朝代: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五、《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

  作者:陆游朝代:宋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六、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南京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立夏日忆京师诸弟韦应物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幼儿园立夏诗句 篇4

  1)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5)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

  8)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晚晴》

  9)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10)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11)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12)石榴半吐红巾蹙。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3)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 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14) 一片笙歌醉里归。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16)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7)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 杜甫《夏夜叹》

  18)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苏轼《贺新郎夏景》

  19)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 陈文述《夏日杂诗》

  20)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 杜甫《夏夜叹》

  21)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2)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3)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24)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 白朴《天净沙夏》

  25) 过雨荷花满院香。 ——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26) 却是池荷跳雨。 ——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27)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 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28)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 李白《折荷有赠》

  29)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 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30)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 苏轼《贺新郎夏景》

  31)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 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32) 绿杨堤畔闹荷花。 —— 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33)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 李白《折荷有赠》

  幼儿园立夏诗句 篇5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诗词君: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词君: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诗词君: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词君: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诗词君:首句静景,次句动景,三句放眼高远,景物稍虚,却写出光明、温暖和特殊的香气——麦气。结句写另一景,绿阴幽草。此诗取景别致,感受独特,成独到意境。

  早夏游平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宋·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诗词君:此词写大雨后的.山光水色的傍晚景色,上片首写起云,次写骤雨,再次写放晴,是写夏天山村的天气变化;下片是作者设想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全词浅显明快,恬淡清新,反映了作者退居上饶后,寄情山林的心情。文字秀丽、温婉,深似李清照词风。

  幼儿园立夏诗句 篇6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朝中措》(立夏日观酴醿作)

  宋代:管鉴

  一年春事到酴醿。何处更花开。

  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

  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

  寄语故园桃节,明年留待归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宋代: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日南风大作》

  宋代:项安世

  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

  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立夏》

  宋代: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立夏》(其一)

  宋代:方回

  小楼欲不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

  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立夏》(其二)

  宋代:方回

  今年草草过清明,春莫曾无十日晴。

  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

  《立夏》(其三)

  宋代:方回

  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

  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

  《立夏》

  宋代: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山中立夏即事》

  明代: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赞美浅夏的诗句

1. 关于赞美夏曰的诗句
关于赞美夏曰的诗句 1.形容夏日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司马光《客中初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山亭夏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阴阴夏木啭黄鹂。 ——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范成大《喜晴》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晚晴》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 李商隐《赠荷花》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 戴敏《初夏游张园》

绿槐高柳咽新蝉。 —— 苏轼《阮郎归·初夏》
2.赞美夏天的古诗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3.歌颂夏天日月的有关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4.形容夏日的诗词
唐代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宋代苏轼的《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唐代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代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唐代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赞美“春季”或“夏季“的诗句有哪些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宋代:朱熹

释义: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释义: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4、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唐代:高骈

释义: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唐代:李白

释义: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

6、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池上早夏》唐代:白居易

释义: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塘里的水积得很深,抬头望头顶的枝丫上已经长出了叶子。

7、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清代:袁枚

释义:春风就像贵客一般,所到之地立刻繁华起来。

8、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春风》唐代:白居易

释义: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9、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幽居初夏》宋代:陆游

释义: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10、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

释义: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6.赞美初夏的诗句
描写初夏的诗句大全:

1、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2、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李世民《度秋》

3、共粉泪,两簌簌。——苏轼《贺新郎·夏景》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窣窣珠帘淡淡风,香里开尊俎。——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6、晚来妆面胜荷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8、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9、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0、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1、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叹》
7.关于夏日的诗歌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3、《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14、《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15、《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1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8.描写夏日的诗歌
夏的精彩

夏天的夜晚,

有小虫的呢喃,

有草儿的低吟,

有花朵的私语,

有人们的身影

在繁华的大街上、

在大型商厦里。

夏天的夜晚,

微风哼着小曲,

树叶跳着芭蕾,

冷空气开着party。

那群自在的少年,

在大型商厦前、

在繁华的大街上,

留下了一个个激情的节拍,

留下了一段段强烈的旋律,

留下了一个个奔放的舞步,

留下了一段段快乐的笑声,

留下了一曲曲青春的放歌!

节拍,是那样的有力;

旋律,是那样的强劲;

舞步,是那样的自如;

笑声,是那样的清脆!

那群快乐的少年,

将街舞演绎得如此热情、

如此美丽!

是的,

属于他们的时代,

属于街舞的时代,

属于酷夏的时代,

属于奔放的时代,

到来了!

这是他们的青春、

他们的季节,

就让街舞、让RAP

伴随着他们,

演绎这美好时光。

如果,

你也是个热爱舞蹈的少年,

如果,

你也希望自己的季节灿烂、快乐,

那么,

就和我们一起,

加入到他们当中去吧。

让我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

成为最high的舞者,

让我们用欢快的舞步、

清澈的笑容,

来点缀这个精彩的夏夜,

来奏响这一季的青春乐章!

参考资料:baidu
9.赞美夏天的诗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南京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空,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孟夏——〔宋〕贾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居洛初夏作——〔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夏日杂题——〔宋〕陆游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参考资料:/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蔡确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