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古诗浮现了一个怎么样的景象)

本文目录

  •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古诗浮现了一个怎么样的景象
  •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古诗如何翻译
  • 过百家渡四绝句的作品原文
  • 过百家渡四绝句
  • 《过百家渡四绝句 其二》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 过百家渡(其二)突出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何特点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古诗浮现了一个怎么样的景象

写野径早行,提供给读者的也只有单纯的集中的印象:沿途红红白白、四方飘香的野花。诗人集中兴趣于郊野的自然景物,而景物中最耀眼的则是向行人献媚竞艳的路花。这时,他身外的一切都不在他眼里了,见到的只是白白红红之花,闻到的只是四面八方袭来的香气,他就将这刹那间的感兴形之于诗。诗句并不特别警拔,但诗人的兴会却表现得异常鲜明。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古诗如何翻译

译文:

园庭中早已繁花落尽,而路边草花却正盛开;红白相映,争相惹人喜爱。何必问我清晨赶路有何特别感受,难道,你没觉得野花的馨香正四面八方轻轻飘来?

原诗: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作者:宋·杨万里

扩展资料:

隆兴元年(1163年)初春,杨万里任零陵丞秩满,而代者又未至,这首诗即作于这前后。诗人带着愉悦的心情,早行于郊外,目之所及,身之所感,是那争奇斗艳的野花和弥漫于四野的花香,

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他不由得泛起一种异常的亲切之感,觉得那野花似乎也透着灵性,有着拟人的色彩,正各以其媚态争相引起行人的注意和喜爱,从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诚斋诗多咏自然景物,诗人对事物所蕴含的原生的美感,常常会流露出一种别有会心的体味,诗也就特别活泼而新鲜,此诗即可见一斑,有着鲜活动人之态。

过百家渡四绝句的作品原文

过百家渡四绝句⑴
其一
出得城来事事幽⑵,涉湘半济值渔舟⑶。
也知渔父趁鱼急⑷,翻著春衫不裹头⑸。
其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⑹。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其三
柳子祠前春已残⑺,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湿⑻,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过百家渡四绝句

过百家渡四绝句
杨万里 〔宋代〕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百家渡:从零陵朝阳岩往南行里许,有诸葛庙,庙前一渡口,旧名百家渡,为零陵至道县的必经之地。

《过百家渡四绝句 其二》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过百家渡四绝句: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这四首绝句是作者任零陵丞最后一年所作。全诗让人体会到悠闲自在,惬意喜悦的情绪,抒发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

田园风光之情,平淡中见韵味,给人留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四首诗随着不同的感兴,各具新意,不落俗套,是“诚斋体”的开创之作。

扩展资料

《过百家渡四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四首绝句是作者任零陵丞最后一年所作。全诗让人体会到悠闲自在。

百家渡在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城西湘江畔,这四首诗作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春。此年是杨万里任零陵丞的最后一年,秋天就离任回都城临安。

惬意喜悦的情绪,抒发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之情,平淡中见韵味,给人留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四首诗随着不同的感兴,各具新意,不落俗套,是“诚斋体”的开创之作。

过百家渡(其二)突出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何特点

这首诗诗人集中兴趣于郊野的自然景物,而景物中最耀眼的则是向行人献媚竞艳的路花。这时,他身外的一切都不在他眼里了,见到的只是白白红红之花,闻到的只是四面八方袭来的香气,他就将这刹那间的感兴形之于诗。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南宋·杨万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