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的死亡率占百分之几?郭沫若白鹭板书怎么写

本文目录

  • 白鹭的死亡率占百分之几
  • 郭沫若白鹭板书怎么写
  • 白色鹭鸟是什么鸟
  • 黑脸琵鹭是一种什么鸟黑脸琵鹭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今天在七嫂自然网看到了黑脸琵鹭最近迁徙的图片@
  • 什么鸟以鱼为食,五个脚趾,鸟巢筑于树上
  • 谁能准确告诉我白鹭和白苍鹭的区别
  • 荷兰的国宝是啥动物
  • 白鹭长什么样子呢
  • 白鹭是什么样子
  • 白鹭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白鹭的死亡率占百分之几

这个很难说,如果遇到瘟疫,如果在飞行中或栖息地遇到天敌,白鹭的死亡率很高;但在自然状态下,它的死亡率很低,基本在5%以内。

白鹭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

白鹭图片

郭沫若白鹭板书怎么写

1、解答:
板书 :
常见 被人忘却的 美 赞美
白鹭 诗 (散文诗) 韵
外形美 在
和谐美 骨
神态美 子
动感美 里
平凡 独特的感受 独特的认识
2、拓展: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所写的一篇文章。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
3、原文: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象不是很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澈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作者简介: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省乐山客家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白色鹭鸟是什么鸟

白色的鹭鸟的话,当然应该是白鹭吧,要是其它品种的鹭鸟的话。,肯定不可能是白色。

白鹭(英文名称:Egret):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黄嘴白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均称为“白鹭”。这4种白鹭均是中等体型(45-9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小白鹭和黄嘴白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

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海湾、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带。单独、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的情况都能见到,偶尔也有数十只在一起的大群。白天多飞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盐田和水稻田中活动和觅食。

白鹭的羽毛价值高,羽衣多为白色,繁殖季节有颀长的装饰性婚羽。习性与其他鹭类大致相似,但有些种类有求偶表现,包括炫示其羽毛。成大群营巢,又无防御能力,结果因人类的滥捕而濒于灭绝。是涉禽,捕食浅水中的小鱼,两栖类,爬虫类、哺乳动物和甲壳动物。在乔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

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边、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它的长嘴、长颈和长腿对于捕食水中的动物显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时候,它轻轻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里活动的小动物,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有时也常伫立于水边,伺机捕食过往的鱼类。

黑脸琵鹭是一种什么鸟黑脸琵鹭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今天在七嫂自然网看到了黑脸琵鹭最近迁徙的图片@

体略大(76厘米)的白色琵鹭。长长的嘴灰黑色而形似琵琶。似冬季的白琵鹭但嘴全灰,脸部裸露皮 黑脸琵鹭
肤黑色且少扩展。 虹膜-褐色;嘴-深灰色;腿及脚-黑色。叫声:繁殖期外寂静无声。   大型涉禽。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
黑脸琵鹭图片欣赏(40张)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   长像与白琵鹭极为相似,在野外常常会把它们弄混。它的体形比白琵鹭略小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夏季时,后枕部长有很长的发丝状桔黄色羽冠,项下和前胸还有一个桔黄色的颈圈。虹膜为深红色或血红色。嘴全部都是黑色,不象白琵鹭嘴的前端为黄色,形状也是长直而上下扁平,呈琵琶状。黑色的腿很长,胫的下部裸露,适于涉水行走。与黑色部分仅限于嘴的基部的白琵鹭明显不同,它的额、脸、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也都呈黑色,并与黑色的嘴融为一体,故名“黑脸琵鹭”。   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   黑脸琵鹭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在中国发现的大部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本段分布地区
  繁殖在朝鲜岛屿和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庄河市。冬季至中国台湾及南部、越南北部,过去曾在菲律宾越 冬。   种群数量越来越少。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于近辽东半岛东侧的小岛上 黑脸琵鹭
近期有繁殖记录。春季在内蒙古东部曾有记录。冬季南迁至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及海南岛。世界上仅存600余只,多数在台湾及香港越冬。   我国发现的大都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   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黑脸琵鹭是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见于亚洲东部的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山东、湖南、广东、香港、广西、海南、贵州等地。其中可能繁殖于东北的中部,越冬于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东、香港、海南、福建、台湾等地,迁徙时经过其他地区。
本段生存习性
  黑脸琵鹭一般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水稻田以及沿海岛屿和海滨沼泽地带等湿地 黑脸琵鹭
环境。它们喜欢群居,每群为三、四只到十几只不等,更多的时候是与大白鹭、白鹭、苍鹭、白琵鹭、白鹮等涉禽混杂在一起。它们的性情比较安静,常常悠闲地在海边潮间地带、红树林以及咸淡水交汇的基围(即虾塘)及滩涂上觅食,中午前后栖息在虾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红树林中。觅食的方法通常是用小铲子一样的长喙插进水中,半张着嘴,在浅水一边中涉水前进一边左右晃动头部扫荡,通过触觉捕捉到水底层的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等各种生物,捕到后就把长喙提到水面外边,将食物吞吃。飞行时姿态优美而平缓,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地缓慢拍打着翅膀。并且它们的性情温顺,不太好斗,从不主动攻击其他鸟类。   有趣的地方是,黑脸琵鹭在繁殖的时候通常是“一夫一妻”制,夫妻关系极为稳定,当鸟儿开始筑巢的时候,说明他们的配偶关系已经确立。筑巢期大约为一周的时间,他们边筑巢,边相互亲热。让人感觉情意绵绵。它们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7月,但常常3~4月就来到繁殖地区。它们营巢在水边悬崖上或水中 黑脸琵鹭
小岛上,常常二、三对一起在临水的高树上营巢。巢的形状像一个盘子,主要由干树枝和干草等构成。黑脸琵鹭的交配很有特点。交配前,雄性围着雌性不断的跑着,一会儿雄性用嘴在雌性的嘴边和头部不停的爱抚,一会儿又用脖子在雌性的脖子两边急促的左右拍打。此时,雌性半蹲下来,雄性先伸出右腿搭在雌性身上,再把左腿踩到它的身上,雄性用嘴仅仅地咬住雌性地嘴,翅膀开始上下拍打,约持续10秒钟,然后从雌性身上直接飞向天空。接着是产卵,黑脸琵鹭每窝产卵为4~6枚,卵是长卵圆形的,白色,上面布有有浅色的斑点,孵化期大约需要35天。新出生的雏鸟全身被有绒羽,除眼周外脸面并不呈黑色。育雏期间,雏鸟靠亲鸟捕捉贝类、小鱼、小虾等食物来饲喂,一个月后即能离巢出飞,与亲鸟一起活动,练习捕食等。幼鸟长大以后,随亲鸟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
本段保护价值
  黑脸琵鹭历史上在华南地区数量很多,甚至在福建沿海终年居留。但近年来开展的水鸟调查结果,却 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觉,因为它们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许多原来有分布记录的地方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了。1989年在亚洲各国的调查结果为288只,1993~1994年冬季进行的更加全面的调查,其结果也仅有341只,现在估计全世界的总数为500只左右。迄今为止,它的准确的繁殖地点、迁徙路线和途中停歇的地 黑脸琵鹭
点等仍然并不十分清楚,唯一已经确定的繁殖地位于朝鲜北部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以及韩国三八线附近西面沿海的多岩石的岛屿上,曾发现有15对黑脸琵鹭繁殖。近年来确认的比较固定的迁徙停歇地点有我国东部的江苏、上海以及韩国的南康其洼岛等地,较稳定的越冬地有台湾的西北部沿海、香港米埔、广东的福田、广西山口红树林、海南岛的东港寨、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河口湾等地。此外,最近在吉林的向海自然保护区也发现了黑脸琵鹭,是否在该地繁殖尚不清楚。   在黑脸琵鹭的最大越冬地台湾,其西北沿海正受到工业化的严重威胁,香港米埔也受到了污染,越南尽管在它的越冬地建立了保护区,但仍受到连续地将泥滩改为水产养殖场的威胁。目前,黑脸琵鹭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   作为主要越冬地之一,总面积为300多公顷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每年都能记录到50只左右的黑脸琵鹭,但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不断有开发商企图蚕食这块仅存的湿地,他们向港府不断施加压力,甚至上告法院,让水鸟们让出部分栖息地。在香港自然环境保护者的努力下,一次又一次勉强顶住了商界的巨大压力,暂时保住了这块黑脸琵鹭的越冬地。   无独有偶,与香港米埔紧密相连的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以及台湾黑脸琵鹭最多的曾文溪口,也分别面临修建高速公路和工业开发区的问题,产生了空前的人鸟争地现象。虽然由于环保部门和鸟类保护组织的强烈反对,据理力争,使得开发进程减缓或做出一些让步,但人类经济发展的势头,使得黑脸琵鹭等珍稀水禽的最后家园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现在黑脸琵鹭已被列为亚洲东部各国最重要的研究和保护对象,并拟定了一项“保护黑脸琵鹭的联合行动计划”,其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对黑脸琵鹭的繁殖地、迁徙停留地和越冬地加以完全的保护,杜绝不利的湿地转换,禁止猎捕,合作研究其生态学和彻底调查整个种群的分布和数量。我们期望着通过鸟类保护部门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使黑脸琵鹭彻底摆脱数十年前朱鹮曾经面临的厄运。   黑脸琵鹭被列入国际红皮书“濒危”级。现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专家们建议升为一级。
本段名字来源
  黑脸琵鹭为1849年由Temmincket Schlegel根据在日本采到的标本命名的,据文献记载,在迁徙期曾普遍见于中国东北松花江、鸭绿江及山东沿海;越冬于湖南岳阳、广东、海南岛及台湾; 黑脸琵鹭
在福建沿海为留鸟。在国外见于朝鲜 半岛、日本及越南。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水域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以及栖息地破坏、乱捕乱猎等因素,它的分布区已大为缩小、种群数量锐减,成为濒危物种。黑脸琵鹭在何处繁殖仍是一个谜,至今只在朝鲜西海岸紧临三八线的4个无人小岛上发现了繁殖种群,总计约30只。朝鲜与韩国的鸟类学家近年又相继考察了许多海岛,并未发现新的繁殖种群。因而大多数现存的黑脸琵鹭是在哪里繁殖的?是亚洲鸟类学家迫切希望调查清楚的,因为对繁殖栖息地及其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说最有希望的潜在繁殖地在中国,特别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近海无人居住的岛屿。此外在吉林省向海以及黑龙江省的许多内陆水域,也是有可能繁殖的。只是由于中国鸟类学工作者相对太少,调查经费远远不足以支持如此广泛的调查罢了。
本段濒危珍稀鸟类
  黑脸琵鹭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珍稀鸟类,它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   经过10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1998年亚洲各国的黑脸琵鹭不足300只,1999年为500只,2001年为700多只,迄今只确定了它的越冬地最主要在中国台湾西北部的曾文溪口及香港特区的米埔、越南红河三角洲等地,其中台湾占二分之一,其余各处都只有几十只。2007年最新调查的统计数据是1695只,全球前五大黑脸琵鹭越冬地均分布在中国。   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办有关负责人说,每年冬天,都会有一批黑脸琵鹭从“三八线”起飞,到南方过冬。其中一部分在海丰沿海一带滩涂栖息过冬,待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去。
本段繁殖地
  石城岛是中国已发现的黑脸琵鹭唯一繁殖地。石城岛位于大连东北部庄河市的黄海水域。这里景色迷人,物产丰富,并有大量的野生水鸟。传说在很久以前,石城岛周围海域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老百姓用瓢在海水中舀起一瓢水,就会有半瓢鱼,打鱼不用去远处。整个岛上森林茂密,各种果树满山坡都是,在密林深处,鸟巢比比皆是。海鸟的叫声与山脚下大海的涛声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每当潮水退去,大片海滩露了出来,小鱼小虾在等待着鸟儿的到来,那里真是鸟儿的天堂。   黑脸琵鹭是一种大型候鸟,每年4月从南方飞来,在石城岛外的 黑脸琵鹭
一个坨子上筑巢繁殖;8月底,飞回南方。石城岛是中国已发现的黑脸琵鹭唯一繁殖地。黑脸琵鹭已被列为亚洲东部各国最重要的研究和保护对象,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黑脸琵鹭的繁殖地、越冬地以及迁徙停留等加以调查和保护。   关于繁殖地,人们认识得还很有限,现在唯一确定的最主要繁殖地位于朝鲜北部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以及朝、韩两国“三八线”附近沿海的岛屿上。这些岛屿多为军事禁区,只有日本研究人员在1996年搞过一次调查。那次调查费尽周折,专家们只能通过望远镜在朝鲜的巡逻艇上进行,初步查明了黑脸琵鹭在朝鲜岛屿的分布特点。黑脸琵鹭在每个岛屿上的巢穴最多不超过5处,共发现30多处。由于是军事禁区,调查也就仅限于此。根据黑脸琵鹭在朝鲜的分布特点和调查统计,世界鸟类保护委员会把中国大连附近的各岛屿也列为最重要的调查地区。1997年,国际鸟类保护基金会出资,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派人到此地区展开联合调查,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基本走遍了大连附近黄海、渤海的100多个岛屿,但没有发现黑脸琵鹭。调查行动的最后一站是石城岛,也没有发现黑脸琵鹭。此时,调查的费用已基本用完,调查组就印制了几百张黑脸琵鹭的照片,分发给当地的渔民,并告之渔民如果发现黑脸琵鹭就给他们打电话,之后调查组返回北京。   1998年的春天,一位细心的周姓渔民发现距石城岛不足1000米的一个坨子上有七八只鸟与照片上的鸟相似,就打电话给中科院。中科院动物所马上派人来到这个坨子,确认这正是黑脸琵鹭。随即动物所的魏博士就留在岛上进行长期的考察研究。就这样,位于石城岛附近的这个坨子成了中国已发现的黑脸琵鹭的唯一繁殖地。当年发现的黑脸琵鹭有7只,共筑3巢,成活6只幼鸟。随后几年,动物所每年都派人来这里考察研究。

什么鸟以鱼为食,五个脚趾,鸟巢筑于树上

  • 我们那里也有,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鸬鹚,粪便很白对吧?

  • 夜鹭?
    夜鹭资料:夜鹭图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2%B9%F0%D8

谁能准确告诉我白鹭和白苍鹭的区别

1、科属不同

白鹭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鹭科,白鹭属。

苍鹭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鹳形目,鹭科,鹭属。

2、生活习性不同

白鹭有些种类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白鹭成大群营巢,又无防御能力,结果因人类的滥捕而濒于绝灭。后来人们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的数量又有所增加。白鹭是涉禽,常去沼泽地,湖泊,潮湿的森林和其他湿地环境,捕食浅水中的小鱼,两栖类,爬虫类、哺乳动物和甲壳动物。在乔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

苍鹭成对和成小群活动,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大群,有时亦与白鹭混群。常单独的涉水于水边浅水处,或长时间的在水边站立不动,颈常曲缩于两肩之间,并常以一脚站立,另一脚缩于腹下,站立可达数小时之久而不动。飞行时两翼鼓动缓慢,颈缩成‘Z’字形,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的拖于尾后。晚上多成群栖息于高大的树上休息。

3、分布范围不同

白鹭中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三多桥村,有全国第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各种鹭类2万多只。厦门有10类鹭类,占中国鹭科鸟类总种数的50%。其中白鹭属的5个种齐全,反映了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环境在鹭类资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苍鹭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荷兰的国宝是啥动物

  荷兰国花:郁金香

  荷兰国石:钻石

  荷兰国鸟:琵鹭

  荷兰“四宝’’:风车 木鞋 奶酪 郁金香

  至于【国宝】应该是郁金香或者琵鹭。国宝不仅可以指动物,也可以指植物。

  郁金香图片:

  琵鹭图片:

  

白鹭长什么样子呢

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白鹭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白鹭是脊索动物门、鸟纲动物,又叫鹭鸶,鹳的一种,羽毛白色,能涉水捕食鱼虾子。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白鹭

中文别名:白鹤,白鹭鸶,白鸟,舂锄极,鹭鸶,一杯鹭

英文名:LittleEgret 

二名法:Egretta garzett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鹳形目(Ciconiiformes))

科:鹭科(Ardeidae)

属:白鹭属(Egretta)

种:白鹭 E. garzetta

分布:非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

简介

正在加载白鹭

正在加载白鹭

白鹭属鹳形目,鹭科,全世界只有几种。大多数白鹭有白色的羽毛,到了繁殖的季节,还会长出很长的漂亮羽毛。它们的习性和其他鹭相似。羽衣多为白色,繁殖季节有颀长的装饰性婚羽。习性与其他鹭类大致相似,但有些种类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英语中egret(或aigrette)一词亦指白鹭的羽毛,白鹭羽在东方的礼服上用作贵重的饰物,以前亦用於西方的女帽业。白鹭的羽毛价值高。  

鹳形目(Ciconiiformes)鹭科(Ardeidae)鸟类,尤指白鹭属(Egretta)的种类。羽衣多为白色,繁殖季节有颀长的装饰性婚羽。习性与其他鹭类大致相似,但有些种类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英语中egret(或aigrette)一词亦指白鹭的羽毛,白鹭羽在东方的礼服上用作贵重的饰物,以前亦用于西方的女帽业。白鹭的羽毛价值高。白鹭成大群营巢,又无防御能力,结果因人类的滥捕而濒于绝灭。後来因服饰的改变,加之人们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的数量又有所增加。白鹭是涉禽,常去沼泽地,湖泊,潮湿的森林和其他湿地环境,捕食浅水中的小鱼,两栖类,爬虫类、哺乳动物和甲壳动物。在乔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

白鹭(Egretta alba, 有时作Casmerodius alba)见于两半球,体长约90公分(35英寸),仅背部有羽毛。其美洲的种群有时称为美洲白鹭或普通白鹭。牛背鹭(Bubulcus ibis, 有时作Ardeola ibis)大部分时间栖于陆地上,与家养或野生的食草动物为伍,吃这些动物惊起的昆虫,有时也啄食它们皮上的蜱类。体壮实,长50公分(20英寸);羽衣白色,婚羽短而蓬松;脚和喙淡黄色.

分布范围已从欧洲、非洲和亚洲扩展到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小白鹭(E. garzetta)分布于旧大陆;体长约55公分(22吋);羽衣白色,头部的羽毛坚挺,而背部的羽毛呈花边状。淡红鹭(Hydranassa rufescens, 或Dichromanassa rufescens)见于北美温暖的沿海地区,有白色和深色两种色型。雪鹭(E. thula, 或Leucophoyx thula)为白色;体长约60公分(24吋);背部和头部的羽毛轻薄透明而向後弯曲;分布范围自美国到智利和阿根廷。

白鹭是什么样子

白鹭,鹳形目鹭科白鹭属。通常也叫小白鹭(Little Egret),是厦门的市鸟,重要的湿地鸟类,是厦门数量最多的鹭科鸟类。由于其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是环境质量的指标。是最具魅力的湿地观赏鸟类之一。 繁殖前期 白鹭到繁殖期会换上美丽的繁殖羽。繁殖羽出现于春夏时节所以也叫夏羽。此时白鹭头上长出2枚辫羽,颈背长出细长饰羽,背及胸还有蓑状羽。脸部裸露皮肤会由黄绿色变成粉红色。 巢区选择 鹭类巢区的功能主要供栖息交尾、做巢和喂雏等行为活动之用。选择的筑巢区一般位于湿地的附近,人为干扰不大的植被覆盖较好的树林、竹林或灌木林。岛屿较好的符合了以上的条件,所以厦门很多岛屿是白鹭的繁殖场所。厦门是海滨城市,经常有台风过境,岛屿上的风力较大。白鹭选择的巢区还必须具有避风的特点,以防台风将蛋或者雏鸟吹落巢下。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就能够安心的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了。白鹭进入繁殖地之前,会对营巢地进行察访。先是少数白鹭多次飞到岛上察访营巢地,它们常常在往年营巢地树林上空盘旋后折回,有时也在树梢上停留一会儿,然后歇息于滩涂的所有白鹭全飞到树林上空盘旋。这样持续几天后,少数白鹭栖息于繁殖地上的小片树林中。但随即又换一处甚至多处树林最终才定居繁殖随后别的白鹭成批陆续迁来。白鹭喜欢聚群繁殖,种群大小从数百只到上万只不等,也可与其他鹭类一起营巢繁殖,厦门多为白鹭、夜鹭、池鹭和牛背鹭一同营巢繁殖。 求偶和交尾 白鹭栖息入后马上出现求偶交配行为。此时飞离巢区觅食时间推迟,在巢区逗留时间较长。有的个体几乎终日留在巢地,此间可见鹭群活跃在树冠顶部,且多成对活动。白鹭常展开背部及前胸蓑羽不停地抖动,有时白鹭衔着树枝飞翔于树林上空,也有雌雄个体在枝间追逐并发出阵阵鸣叫声,同栖一树的个体常为争夺筑巢枝而发生争斗。白鹭交配时雄鹭靠近雌鹭,雄鹭蓬松羽毛伸展翅膀在雌鹭附近发出鸣叫,然后与雌鹭喙互相交合。交合4-6次随之雄鹭替雌鹭梳理羽毛向对方”求爱”。 雌鹭蹲伏尾上翘扇动双翅最后雄鹭站在雌鹭背上,用喙咬住雌鹭颈部羽毛双翅下垂并不停扇动,随即发生交配,每次交配约20 秒。交配后雄鹭停留于雌鹭附近休息。雌鹭用喙不停地梳理身体两侧及腹下羽毛。 筑巢 进入繁殖期后白鹭飞出觅食的时间推迟,少数个体白天也停留在繁殖地,逐渐出现领域行为和占据巢位现象。在其他个体侵犯领域时,会发出“嘎-嘎-”的恐吓声,同时和入侵个体产生对峙,嘴峰相对但没有猛烈的争斗属于无伤害的恐吓行为,有的时间可长达40多分钟。白鹭巢主要建筑在粗大树枝的向阳隐蔽处,完全由枯枝叠成,呈盆状。白鹭每天早上开始营巢到傍晚才停止营巢。刚筑巢时,由一只白鹭把选好的树杈(筑巢枝)四周的枝条踩平或折断,整理出巢址,然后就近折断枯枝铺在上面。另一只白鹭站立旁边梳理羽毛及警戒。一旦有其它个体接近,马上停止筑巢,两亲鸟共同驱逐入侵者。如果筑巢过程中,周围出现不寻常的声响或空中有老鹰盘旋,两亲鸟立即抬头张望,有时飞离筑巢枝,但会马上飞回。两只白鹭总是一只休息,一只筑巢。巢材折自邻近的枯枝。刚营巢时安放第一枝巢枝比较困难,枯枝常从树上滑落,筑巢鸟再折枯枝重新开始。筑巢的第一天一般只能在筑巢枝上安放好几根枯枝。筑巢的第二天白鹭开始从较远处叼运树枝。叼树枝和筑巢由两亲鸟分工合作进行。叼树枝的白鹭拾取地面的枯枝或折取附近树木上的枯枝,叼住树枝中间部分即重心处,先飞临巢旁树枝上,然后走到巢边,利用喙的不断张合,使枯枝在喙间滑动,直到露出枯枝的重心部位给筑巢的白鹭。筑巢白鹭站在巢上,用喙对准枯枝的大致中心部位接衔枯枝,咬住枯枝后,往往也得利用喙的不断张合移动枯枝,直到恰好咬住重心部位,便于操作时才筑巢。筑巢初期筑巢的速度及效率较低。当巢建筑到一定高度时,巢材易于放置且不易滑落,此时两亲鸟同时外出叼运巢材,筑巢的速度及效率大大提高。巢距地高2.4-7.2米,巢外径长27-46厘米,巢内径长为19-37厘米,巢高为10-19cm厘米,巢深为2.5-7.4厘米。筑巢为3-6天不等,有的巢未完全筑好时即有卵产出。此时白鹭的鸣声与未进入繁殖期阶段变化明显音质较粗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白鹭除了叼运地面上的枯枝及折取树上枯枝作为巢材外,还有叼取旧巢枯枝的习性,也有少数白鹭利用旧巢直接加以修补再利用。 产卵及孵化 白鹭在巢未完全成形时便开始产卵,边产边筑随着卵数增多巢亦不断扩大一直到孵化期结束。白鹭鲜卵呈鸭蛋青色钝椭圆形,卵体积为24mL左右,卵重23克左右,一窝产卵2-6枚多为4-5枚。亲鸟产卵期为7天左右,基本是隔天产卵。在产卵时期经常见到两只成鸟共同出现于领域内,一只主要负责孵化另一只在附近警戒,二者共同担任驱赶其他个体和继续筑巢的任务,轮流进行孵化,但孵化不专注。产完全部卵后成鸟逐渐单独孵化,另一只外出觅食,坐巢时间开始延长,离巢次数逐渐减少,有修补巢和翻卵的行为。孵化过程中白鹭驱赶其他个体的行为表现剧烈,在其他鹭鸟飞入攻击范围内时行为上不再是对峙而是猛烈的用嘴峰直接进攻对方的身体,但此现象发生的次数很少,邻近的个体并不轻易的接近正在孵化的巢。孵化期24-25天,全窝雏鸟出壳相差3-6 天。 育雏 白鹭的雏鸟属晚成雏。刚出壳雏鸟全身湿润,头较小,眼紧闭,腹部很大。体除前颈、腹部和腑下裸露无羽外,被灰白色胎绒羽。育雏时白鹭亲鸟轮流飞出觅食,觅回的食物先吞下或叼在嘴中,回巢后吐到雏鸟的嘴中或者于巢中,由雏鸟自行取食。每日亲鸟飞进飞出,多时可达30多次。直到雏鸟能够飞行离巢随父母外出觅食。雏鸟于3日龄时脚能够紧握巢材;5日龄时颈能够伸直啄取亲鸟嘴中食物;9日龄时能在巢内爬行;11日龄时腿能不完全站立;16日龄时腿能完全站立并能够攀爬;21日龄时能在枝条上煽翅行走离巢抢夺亲鸟食物;26日龄时能短距离飞翔。育雏期一般持续28-35天。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鸟能够完全掌握野外生活的技能时,会随它们的父母相继飞离繁殖地。宣告繁殖期的结束。 http://image.baidu.com/i?kw=≻=img&cl=2&tn=baiduimage&ct=201326592&rn=&lm=-1&ie=&rs2=&myselectvalue=&f=&pv=&z=0&from=&word=%B0%D7%F0%D8

白鹭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白鹭中型涉禽,体长52~68厘米。喙、脚较长,黑色,趾黄绿色,颈甚长,全身白色。繁殖期枕部着生两根狭长而软的矛状饰羽。背和前颈亦着生长的蓑羽。生活习性:喜集群,常呈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于水边浅水处。晚上在栖息地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白天则分散成小群活动。

白鹭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虾、水蛭、蜻蜓幼虫、蝼蛄、蟋蟀、蚂蚁、蛴螬、鞘翅目及鳞翅目幼虫、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白天觅食,晚上休息。常飞至离栖息地数里至数十里的水域岸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亦守候在一定地方等待食物和跟随牛群活动或在附近草地上觅食,偶尔也见栖息于牛背上和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虫。 

扩展资料

白鹭国内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四川中部峨嵋、雅安、西昌、贵州、北达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南至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岛和台湾,偶见于甘肃兰州、山东威海、潍坊、青岛和北京。

国外分布:分布于非洲、欧洲南部和中部,往东到土耳其斯坦、小亚细亚、伊朗、中亚和日本,往南到印度、中南半岛国家、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和南非开普省。

繁殖期是3~7月。在进入繁殖前1个月已成对。通常结群营巢于高大的树上,甚至有多达200多对的白鹭和150对夜鹭同时在一棵大的黄桷树上营巢 。

巢距地高15~20米。营巢由雌雄鸟共同进行,雌鸟留在巢边,雄鸟外出觅找巢材,运回后交雌鸟筑巢,有时亦就近强占同一树上的喜鹊巢,将巢拆掉来营建自己的巢。巢呈浅盘状,结构较简陋,由枯树枝、草茎和草叶构成,亦有在芦苇丛中地上和灌木上营巢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