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胡马客歌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古诗词中的地名梳理)

本文目录

  • 国家公务员考试:古诗词中的地名梳理
  • 唐朝有哪两位大诗人察觉到安禄山的反叛之心
  • 苏轼《书韩干二马》有一句“赤髯碧眼老鲜卑”,这句诗的意思是,鲜卑人都是红胡子,绿眼睛吗
  • 诗词《长平箭头歌》《幽州胡马客歌》《送僧入幽州》《独不见》《春宿左省》《

国家公务员考试:古诗词中的地名梳理

近年来,文史常识与地理常识融合出题成为公职考试的命题趋势之一。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隐含着一些的地名,然后以这些古诗词来考察对应的地名,或者以古代地名别称来考察现在现如今对应的城市。下面,结合考试的出题特点,为大家梳理一下古诗词中常考的地名。

一、古代诗词中的地名梳理

二、沙场演练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下列诗句与苏州有关的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D。解析:A项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武汉,与题干不符合。B项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杭州西湖的美景,故排除。C项出自杜牧的《泊秦淮》,而秦淮河在南京,描绘的是南京的奢靡生活,故排除。D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指的现在的苏州。故本题答案选D。

2.下列古代城市别名与现代地名对应错误的是( )

A.石头城——南京

B.广陵——扬州

C.锦官城——西安

D.京口——镇江

【答案】C。解析:成都古代别称为锦官城、蓉城、少城、锦城等,而西安古代别称长安、镐京和西京等,故锦官城与西安不匹配。故本题答案选C。

唐朝有哪两位大诗人察觉到安禄山的反叛之心

最先预见的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三年,也就是天宝十一年,李白曾经写过一首名为《幽州胡马客歌》的诗。李白在这首诗中写到: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刀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大家都知道,李白曾在一段时间内游历名山大川,也正是在这期间,他曾经去过幽州,当时安禄山的老巢就是在幽州。虽然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表现得是一番样子,但是在李白的眼中,他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样子。安禄山身上嚣张跋扈的样子是事实无法掩饰的。李白写的这一首诗中的前几句就暗示了这一点。安禄山是胡人,诗句中的“胡马客”就是暗指的他。

苏轼《书韩干二马》有一句“赤髯碧眼老鲜卑”,这句诗的意思是,鲜卑人都是红胡子,绿眼睛吗

李白的《幽州胡马客歌》一诗记叙“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白居易诗《西凉伎》记叙“紫髯深目两胡儿”;杜甫的《悲青坂》诗记叙有“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岑参诗《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记叙“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
  涉及到鲜卑人形貌的记述也十分传神。如唐代诗人张籍的《永嘉行》一诗中记叙有“黄头鲜卑入洛阳”;苏轼题唐人韩干的画赋诗曰“赤髯碧眼老鲜卑”……
  对这些记述的诠解,后世存在争议。有人说“幽州胡马客”并非生有一双“绿眼”,而是头戴“绿眼虎皮冠”。又如“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说的是安禄山叛军中的黄头奚兵异常骄横。奚是东胡族的一枝,其中有一个名为室韦的部落,以黄布裹头,故称“黄头奚”。
  尽管存在不同注解,但从这些古诗词中,古人传递给后世一明确信息,即包括鲜卑人在内的“五胡”的形貌特征基本是这样的:深眼眶、黄头发、绿眼睛、紫胡子……
苏轼也是这样的。
这是当时的人们对鲜卑的印象。只是一个群体印象。这应该是高加索人的特征。
不能细化到每个个体。就像汉族都是黄皮肤,棕色眼睛,黑头发,可是每个人也都是有差别的。

诗词《长平箭头歌》《幽州胡马客歌》《送僧入幽州》《独不见》《春宿左省》《

长平箭头歌
作者:李贺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簳雨中尽,直馀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汍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幽州胡马客歌
作者:李白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送僧入幽州
作者:贯休
高士高无敌,腾腾话入燕。无人知尔意,向我道非禅。
栗径穿蕃冢,狼声隔远烟。槃山多道侣,应未有归年。
独不见
作者: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春宿左省
作者: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