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ppt(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作品原文)

本文目录

  •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作品原文
  • 召公谏厉王饵谤
  • 《国语》之召公谏厉王弥谤
  • 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怎样的历史教训
  • 召公谏厉王弭谤 得到什么启示
  • 召公谏厉王弭谤说明了什么
  •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及翻译
  • 怎么断句啊有解释就更好了 谢谢
  • 《召公谏厉王弭谤》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中心论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所讲的故事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作者如何描绘为广开言路,政通人和的思想的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作品原文

厉王虐(1),国人谤王(2)。召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卫巫(5),使监谤者(6)。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7),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9),为民者宣之使言(10)。故天子听政(11),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曚诵(17),百工谏(18),庶人传语(19),近臣尽规,亲戚补察(20),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1),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2)。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3),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4)。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5)。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26),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7)?”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28)。三年(29),乃流王于彘(30)。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国语》)

召公谏厉王饵谤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读音gu三声,乐官,古代乐官多用盲人)献曲,史献书,师箴(读音zhen一声,劝戒),瞍(读音sou三声,没有瞳人的盲人)赋,蒙(读音meng 二声,有瞳人的盲人)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读音qi二声,‘耆艾’师傅)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读音xi二声,低湿)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於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读音zhi四声)。
翻译
厉王残暴,国人指责国王。召公告诉说:“民众不堪忍受现在这样的生活啊!”厉王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指责的人。(谁)被告发,就杀死他。国人没有敢说话的,道路上(见了面)用眼睛(互相)打招呼。
厉王很开心,告诉召公说:“我可以制止指责啊,都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样是阻隔它们啊。防民众的口,比防川水更难。河川堵塞然后溃堤,伤害的人必定更多,民众(的怨恨)也是如此。所以治理河川的人挖开迂塞让水按照所引导的(方向)流泻,治理民众的人让他们发言宣泄。所以天子听政,让公卿到列士献诗。瞽官献曲(民间歌谣),史官献(记载古王事迹的)书,师官读箴言,瞍官念赋,蒙官诵读,百官劝谏,百姓(口耳)传言,(国王身边的)近臣尽力按法度约束(国王),亲戚作为补救帮着察看,瞽、史官(的职责)是(用歌谣和史实)教诲(国王),老师整理这些,然后国王对它们进行分析决策,这样(国王)事情做得就不会谬误。民众有嘴,如同大地有山川,财物使用的事物(都是)从这出来的,如同它有便于繁衍的肥沃的低湿原野,衣服食物在这里生长(出来)。口用语言说出来,(政治的)好坏在这就(显)出来了,施行好的(政策)备有(以前)失败的经验,这些就是用来增加(国家)财物、(民众)衣食的基础啊。民众心中所想的就从口中说出来,好的就施行怎么可以堵塞啊?如果堵塞他们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厉王不听,在这时国人没有敢说话的,三年后,(厉王)就被流放到彘。

http://shoo.blogbus.com/logs/2005/09/1447867.html

《国语》之召公谏厉王弥谤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邵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阻塞老百姓的嘴,比阻塞河水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开通水道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理。老百姓有口,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怎样的历史教训

厉王强禁舆论,采用“监谤”和“杀之”的残忍手段来消除谤言,从而引出召公的劝谏。召公全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民言胡可壅?”“为民者宣之使言”。为什么民言不可“壅”而必须“宣”?这是谏词要加以论述的。召公以治水设喻的方式,连用两个比喻来阐述这一道理。首先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作喻,用“防川”来喻“防民之口”,说明民言不可堵。接着又用“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作喻,说明用高压手段堵塞民言将会产生的危害有多大。召公将民比作水,自然贴切,将洪水决堤泛滥的一般规律作喻,浅显易懂。显然,召公清楚地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犹如奔腾而来的大水,任何东西无法阻挡它,任何堵的办法,只会招来更大的灾难。所以聪明的治水者“决之使导”,采用放的办法,疏通河道,使水流得欢畅,水自然地滋润了两岸的土地,养育了百姓,国富民泰,化水害为水利。故“决之使导”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上策,由此过渡到“为民者宣之使言”,合乎逻辑,既自然,又中肯,言简意赅,说清了道理。光有道理是不够的,还需有“宣之使言”的具体措施。这措施是广开言路,让各种人献言议政。召公不厌其烦地罗列了各种人的进言职责和方式,“王以此斟酌”,才能“事行而不悖”,大治天下。但周厉王暴虐无道,个人欲望太强,不能加以清醒的认识,所以没有接受召公的劝谏,因而遭到可耻的下场。但作者记载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多听听底层社会的意见,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才是文章真正的命意所在。

召公谏厉王弭谤 得到什么启示

召公谏厉王弭谤启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说如果统治者滥施暴政,且又堵塞言路,终将自食其果。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白话译文: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的暴政。召穆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政!”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穆公说:“我能制止毁谤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穆公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啊。可是,阻止人民说话的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的危害。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

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

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年高望重的师傅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之实施。

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

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老百姓把内心考虑的事说出来,这是内心想法的自然流露,怎么能加以堵塞呢?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扩展资料:

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遭到人们的谴责,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堵塞舆论的批评。结果,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起反叛的旗帜,把他从国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它告诉人们一条真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

召公谏厉王弭谤说明了什么

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

《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

创作背景

周厉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任用佞臣,封山占水,不让人打柴、渔猎,断绝广大民众的生计。他还增加平民的负担,对邻邦进行不义的征伐。

他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也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及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及翻译如下: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

召zhào公gōng谏jiàn厉lì王wáng弭mǐ谤bàng

厉lì王wáng虐nüè,国guó人rén谤bàng王wáng。召zhào公gōng告gào曰yuē:“民mín不bù堪kān命mìng矣yǐ!”王wáng怒nù,得dé卫wèi巫wū,使shǐ监jiān谤bàng者zhě。以yǐ告gào,则zé杀shā之zhī。国guó人rén莫mò敢gǎn言yán,道dào路lù以yǐ目mù。

王wáng喜xǐ,告gào召zhào公gōng曰yuē:“吾wú能néng弭mǐ谤bàng矣yǐ,乃nǎi不bù敢gǎn言yán。”

召zhào公gōng曰yuē:“是shì鄣zhāng之zhī也yě。防fáng民mín之zhī口kǒu,甚shèn于yú防fáng川chuān;川chuān雍yōng而ér溃kuì,伤shāng人rén必bì多duō。

民mín亦yì如rú之zhī。

是shì故gù为wèi川chuān者zhě,决jué之zhī使shǐ导dǎo;为wèi民mín者zhě,宣xuān之zhī使shǐ言yán。

故gù天tiān子zǐ听tīng政zhèng,使shǐ公gōng卿qīng至zhì于yú列liè士shì献xiàn诗shī,瞽gǔ献xiàn曲qū,史shǐ献xiàn书shū,师shī箴zhēn,瞍sǒu赋fù,朦méng诵sòng,百bǎi工gōng谏jiàn,庶shù人rén传chuán语yǔ。

近jìn臣chén尽jǐn规guī,亲qīn戚qī补bǔ察chá,瞽gǔ、史shǐ教jiào诲huì,耆qí艾ài修xiū之zhī,而ér后hòu王wáng斟zhēn酌zhuó焉yān。

是shì以yǐ事shì行xíng而ér不bù悖bèi。民mín之zhī有yǒu口kǒu也yě,犹yóu土tǔ之zhī有yǒu山shān川chuān也yě,财cái用yòng于yú是shì乎hū出chū;犹yóu其qí有yǒu原yuán隰xí衍yǎn沃wò也yě,衣yī食shí于yú是shì乎hū生shēng。

口kǒu之zhī宣xuān言yán也yě,善shàn败bài于yú是shì乎hū兴xìng。行xíng善shàn而ér备bèi败bài,所suǒ以yǐ阜fù财cái用yòng衣yī食shí者zhě也yě。

夫fū民mín虑lǜ之zhī于yú心xīn,而ér宣xuān之zhī于yú口kǒu,成chéng而ér行xíng之zhī,胡hú可kě壅yōng也yě?若ruò壅yōng其qí口kǒu,其qí与yǔ能néng几jǐ何hé?”

王wáng弗fú听tīng,于yú是shì国guó人rén莫mò敢gǎn出chū言yán。三sān年nián,乃nǎi流liú王wáng于yú彘zhì。

译文: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

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

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

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

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

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怎么断句啊有解释就更好了 谢谢

断句如下: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这段话出自左丘明《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
以下是《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文的原文、注释以及参考译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周语上》)
【注释】
【注释】
(1)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原义指责,公开批评。后指背后议论他人过失,逐渐成为贬义词。
(2)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3)莫:没有人;没有谁。
(4)目:用眼睛看,用作动词。表示不敢说话。
(5)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塞。
(6)川壅(yōng)而溃: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
(7)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决,排除;导,疏通。
(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开导。
(9)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
(10)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
(11)瞽(gǔ)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瞽,无目,失明的人。
(12)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
(13)师箴(zhēn):音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14)瞍(sǒu)赋:盲人吟诵讽谏之诗。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15)曚诵:盲人诵读讽谏文辞。曚,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
(16)百工:百官。
(17)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
(18)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尽规:尽力规劝。
(19)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
(20)耆(qí)、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耆,60岁的人。艾,50岁的人。
(21)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
(22)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悖,违背。事行,政事畅行,政令通行。而:转折连词,但是。
(23)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
(24)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5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宣言:发表议论。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
(26)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加财物衣食的办法。所以,用来……的方法。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阜,丰富,增加。
(27)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
(28)其与能几何:这句是说,这能有多少帮助呢?其,代词。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29)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副词,终于。流,流放;放逐。于,介词,到。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参考译文】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的暴政。召穆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已不能忍受您的政令了!”周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旦这个卫国的巫师告诉周厉王(有人批评他),就杀掉他。于是国都里的老百姓都没有人敢随便说话了,(大家)在路上(见到),就互相使个眼色罢了。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穆公说:“我能消除百姓的批评了,现在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召穆公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啊。可是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的危害还要严重啊。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伤害的人必然会很多,堵住老百姓的嘴,后果也是如此啊。因此,(真正善于)治理河道的人,是疏通河道而使河道畅通;(而真正善于)治理百姓的人,是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年高望重的师傅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诸实施,因此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老百姓有嘴,就像土地上有山水一样(自然),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自然),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老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财富衣食的(正确)途径啊。老百姓在心里有所考虑,然后说出来,朝廷认为行得通就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么赞同您帮助您归附您的人能有多少呢?”
周厉王不听(召穆公的劝谏),于是国都里的老百姓再也没有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的了。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周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召公谏厉王弭谤》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中心论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所讲的故事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要勇于接纳别人的意见。 故事:召公谏厉王弭谤,说的是权周厉王正确面对谏言,正确疏导,但周厉王不听,终于被流放;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听从,结果齐国变得非常强盛。不同点召公谏厉王弭谤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区别速度速度 谢谢召公谏厉王弭谤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区别速度速度 谢谢最佳答案不同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召公谏厉王弭谤》 出处 《战国策》 《国语》 故事年代 战国时期 西周后期 劝谏者 邹忌 召公 劝谏方式 讽谏 近于直谏 劝谏艺术 《邹》用自己向美、比美、思美的经历,来类比推理,启发对方明白事理 《召》从正反两方面生动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多用比喻 被劝者 齐威王(开明君主) 周厉王(昏庸暴君) 反应 “王曰:‘善’,乃下令” “王不听” 最终结果 “战胜于朝廷” “流王于彘” 比较以上内容之后,我还指出:尽管邹忌讽谏很有成效,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召公进谏的动机与艺术,因为厉王是一个刚愎自用、暴虐凶残的独夫,无论进谏者的言语如何委婉、动听,他都听不进去。如果年代可以错位,邹忌到周厉王面前,也采用讽谏齐威王的方法,我猜测也拒不纳谏。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作者如何描绘为广开言路,政通人和的思想的

作者通过记载周厉王不听邵公谏言,残酷镇压百姓,禁止百姓议论朝政得失,最终激起民愤而被流放的事实,表达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蕴含着广开言路的民主思想。

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给后世人敲响了警句。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叙述周厉王凶残暴虐,对民众的压迫、剥削无所不用其极。到头来,终于被民众驱逐、流放。第一段点明事情的起因在于厉王弭谤;第二段由此引出召穆公的劝谏之辞——反弭谤;第三段交代弭谤的自然结果,又验证照应第二段谏辞。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修辞设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明人民的意见不可阻塞,无法壅蔽。如果暴虐无道,一意孤行,甚至以杀人相威逼,尽管暂时使人“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但终将“川壅而溃”。

“前喻防民之口有大害”,“后宣民言有大利”,全文妙在善于运用比喻,贴切巧妙,论证生动,笔意纵横,浑然一体,极尽行文变化之妙。

这篇文章“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这是“在道理上讲”的,而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笔法十分新警。前后叙述描写,紧紧扣住国王与民众,如以“王虐”、“王怒”、“王不听”为一条叙事线索,和民众的“谤王”、“莫敢言”、“流王于彘”一条线索,交织对立,叙事有序,起伏照应,极为精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